最新小麦市场行情
上周(3月5日-3月9日),国内小麦现货市场整体平稳,局部地区价格小幅波动;郑强麦多头选择获利了结,期货价格大幅回调;政策性小麦拍卖交易基本稳定,成交量周比略有增加。进入2月份以来,受天气及流动性宽松等因素预期的影响,郑强麦价格震荡偏强。3月9日,强麦期货WS1209合约收盘报价2644元/吨,虽较3月2日收盘价2667下跌23元/吨,但同春节前收盘价2330元/吨仍上涨了314元/吨。由于小麦市场的平稳预期一直主导者市场走势,近日强麦价格的上扬自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期市的上行能否带动小麦价格上涨?从目前来看,强麦的上行未能持续,还难以打破麦市整体平稳预期。
现货价格上涨并不明显元宵节过后,随着加工需求回升,小麦市场购销逐步回暖,但产销区活跃的态势并没有改变市场持续平稳的行情。主产区河南、河北、山东普通小麦价格基本稳定,受饲料企业饲用小麦替代增加影响,江苏、安徽小麦价格小幅上涨,波动幅度基本在20-40元/吨之间。
优质小麦市场购销较春节之前趋于活跃,但价格并未上涨,部分地区甚至有所回落。有关贸易商反映,市场需求稍有增加,但总体仍然较少,低于此前预期。河北石家庄地区优质小麦藁优2018出库价2550元/吨,较2月下旬下调20元/吨左右,山东济宁地区济南17出库价2530元/吨,较2月下旬下调10元/吨。
分析原因:在供给充足的市场大环境下,需求启动缓慢仍是制约小麦价格上行的主要因素。
我国小麦消费制粉需求占据着总消费的70%以上,这可以说是小麦需求的最主要力量。从当前来看,制粉企业采购小麦的积极性并不高。春节后面粉市场虽有所恢复,但面粉出厂速度仍然较慢,企业开工率不高,单线生产的厂家居多。一些厂家为了维持开工率及市场占有率,面粉价格都压得很低,让利经销商。由于终端市场对面粉的需求预期不是很强,因此企业多会采用以销定购的平稳策略。
从饲用小麦消费来看,春节后由于玉米价格高位运行,部分饲料企业小麦替代玉米的幅度有所加大,尤其南方地区小麦饲用需求量较高。近期江苏、安徽低价小麦区域小麦价格走高,主要原因也是市场对低价小麦需求增加。笔者认为,饲料需求增加将会提振局部小麦价格,但由于国内小麦市场库存庞大,供应充足,饲用需求的增加只能对市场起到一定程度的支撑作用,但仍难以成为推动小麦价格上涨的主要力量。
强势上行态势未能持久2月份,国内小麦市场的整体表现基本中规中矩,春节后在天气因素的推动下,国内强麦期货一跃突破60日均线,但是在之后的时间里基本在60日均线与2600整数关口之间震荡。进入3月份,强麦主力合约期价强势上扬,2日收盘价创出2667高位。
上周,郑州强麦期货承压大幅回调。主力WS1209合约周五收盘报价2644元/吨,周比收盘价2667下跌23元/吨,跌幅0.86%,强势上行态势未能持久。
如何看待近期的小麦期市,当前有关市场人士认为,尽管西南出现严重干旱,但对小麦总体产量的影响微乎其微。优质小麦现货价格看涨预期并不强,期货上涨的动力主要来自资金面,近期股市、期市全面上涨的气氛也带动了资金的热情。强麦扬仍可以定性为技术性反弹,而来自基本面的配合仍不充分。上周小麦期货价格承压大幅回调,说明小麦市场的整体压力依然较大。目前来看,小麦市场资金推动的动力在逐渐减弱,近日仍有可能进一步回调,在没有基本面支持的情况下小麦市场难有持续涨势的动能。
国内市场,春节以后国内小麦现货价格基本稳定,局部地区价格因供需状况有所改变价格发生小幅波动,但小麦市场攻击充足市场大格局并没有发生大的改变。春节后国家政策性小麦拍卖成交量增加,只能显示市场低价粮源减少,而最近几周各省区平均成交价格并未较此前出现明显变化,亦表明市场供求的变化仍不足以拉动价格走高。
国际市场,欧债危机一直悬而未决,或有继续发酵的可能,市场对全球经济复苏的信心不足。另外美国农业部将公布3月供需报告,市场普遍预计小麦基本面将继续宽松,市场价格承压。上周CBOT 5月小麦期货下挫5%,为指标月合约三个月前大跌6.3%以来的最大周度跌幅。
供给充足的市场节难解从整体市场来看,我国小麦市场整体处于供大于求格局,库存处于高位、社会粮源较为充裕,小麦价格的上涨仍将会受到长期制约。
从当前市场来看,小麦市场依然面临供应多元的局面。一方面农户、粮库、贸易商售粮及最低收购价小麦拍卖不断持续,尤其多数粮库和贸易商面临着较强的资金压力,出库套现情绪仍然较高。另一方面后期将面临中央、地方储备小麦的轮换出库,市场供给阶段性增加不可避免,宽松的市场基本面依然会持续。
从进口状况来看,小麦进口呈现增长态势。2011年我国日历年度进口小麦124.88万吨,同比增长2.48%.2012年1月份,小麦进口量为21.3万吨,同比增加258.42%.值得关注的是进口硬粒小麦在挤占国内优质小麦市场份额的同时,饲用小麦的进口也不可忽视。1月份我国进口澳大利亚小麦大幅增加,主要是源于南方销区饲料需求旺盛。估计未来数月澳大利亚小麦进口量仍将保持较高水平,这一定程度上将会制约国产小麦对玉米的替代数量。
综合分析,由于一定时期内国内小麦市场供需宽松的局面不会改变,虽然地区性、阶段性的起伏不可避免,但局部的波动还不足以打破小麦市场整体平稳预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