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大多个科研机构将入驻通州国际种业园
中国农业大学将在通州国际种业园区设立工作站,国家玉米改良中心、种子科学研究中心、种子健康中心、节水农业工程技术中心等机构将先行入驻,通过科技支撑整个园区发展,最终实现互利共赢。日前,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瞿振元、副校长李召虎等一行,在区委常委、副区长于世疆的陪同下,冒雨走进位于于家务乡的通州国际种业园,实地考察园区规划建设等情况。
在随后的座谈中,通州国际种业园区负责人介绍了园区建设进展。通州国际种业园于2011年7月被正式授牌,并纳入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一城多园”体系。园区一期规划用地1.5万亩,二期规划达到3万亩,将按照“以科研为基础,以孵化为支撑,以展示为窗口,以交易为核心,以服务为保障”的思路,逐渐形成高端、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作物种业产业链。目前已有国际、国内排名领先的德农、登海、利马格兰等30多家种业企业入驻。
据了解,中国农业大学将与通州国际种业园开展科技合作对接,将以种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为重点,在园区建立中国农大中心工作站,国家玉米改良中心、种子科学研究中心、种子健康中心、节水农业工程技术中心等机构将先行入驻,逐步拓展对接领域,通过科技支撑北京通州国际种业科技园区发展。对接后,种业园区将吸引聚集更多的优质科研、人才资源,聚集更多的优势种业企业,最终实现双方互利共赢,形成可持续的产学研结合机制。
会上,中国农业大学领导对种业园的建设给予充分肯定,并表示将研究确定更多农学合作的结合点,早日对接、早出成果。
区委书记王云峰参加座谈。王云峰说,近年来,通州农业品质有了大幅度提高,花卉、果品、蔬菜等逐渐形成了通州区的特色农业品牌。随着种业园的建设,通州农业的现代化、国际化也已逐渐显现。希望通过此次“项目建设有技术专家、产业发展有技术骨干、田间指导有技术能人”的对接工作,把园区做出高水平,形成人才培养、科技推广、成果转化、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的新模式。同时希望通州这块土地也能成为中国农业大学的科研基地、实践基地、成果转化基地,实现互利双赢。(文章来源于:http://www.hao888.tv/market.aspx)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