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稻米品质的科学管理方法
水稻抽穗以后,叶片中含氮量降低,光合能力下降,容易早衰和死亡。施用粒肥,可以增加叶片含氮量,延长其功能期,增加光合产物。在使用粒肥的时候,广大农民朋友应做好合理高效的施肥。粒肥是指在水稻抽穗后施用的追肥。水稻抽穗以后,叶片中含氮量降低,光合能力下降,容易早衰和死亡。施用粒肥,可以增加叶片含氮量,延长其功能期,增加光合产物。因此,要重视后期粒肥的施用,对保证子粒饱满、改善稻米品质、促进成熟均具有良好效果。因为食味良好的稻米,受结实期子粒充分成熟程度和氮的含量所决定,而后期能使功能叶片保持旺盛机能更为重要。所以,掌握科学施用粒肥对培育优质稻米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粒肥宜看苗、看天酌情施用,具体施用时间与条件要根据群体叶色变化特点决定,苗不黄不施,天多雨不施;叶色褪淡,天气多晴好的施粒肥效果明显,对后期追肥不足的,应施粒肥。如叶色落淡,株型开张,剑叶挺直,行间清晰,田间受光态势好,基部茎秆、叶清秀,可以施粒肥;而前期多肥,中期过分繁茂,叶色浓绿,受光态势差,有贪青晚熟现象,无效分蘖多,基部茎秆、叶不清秀的群体(田块)不适宜施用粒肥。粒肥一般采用根外施肥的方法,根外追肥是指不施入水田让水稻根部吸收,而施在(喷施或撒施)根以外的器官(茎、叶、穗,主要是叶片)上,让稻株吸收养分的追肥方法。
学习中,谢谢{:3_230:}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