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桔溃疡病、疮痂病专用特效药
柑桔溃疡病、疮痂病果实受害,影响外观,降低商品价值。此菌侵染未老化的叶片、新梢和幼果,形成病斑,严重时,引起落叶、落果和枝梢枯死。传播途径 在气温适宜有水湿时,病菌从病部溢出,借风雨、昆虫以及人和工具传播,由寄主的气孔、皮孔和伤口侵入。春梢期的潜育期为13~28d,夏、秋梢期为6~10d。病菌的远距离传播主要通过带病的接穗、嫁接苗、砧木实生苗和果实,带菌的包装物、工具和土壤亦可以传病。种子一般不传病。发病条件(1)在气象因素方面,高温有雨与感病的寄主幼嫩组织配合是病害流行的重要条件,当时如遇大风,增加寄主伤口,加剧病菌传播,从而加剧病害。 (2)在寄主感病性方面,甜橙、柚和枳等高度感病,柠檬亦感病,宽皮柑橘比较抗病,若单独种植时,一般不发病,但温州蜜柑和桠柑等品种与感病品种混栽时,发病亦相当严重。 (3)栽培管理方面,潜叶蛾等害虫为害引发寄主伤口,明显加剧发病。肥水管理不当,引起新梢多次发生或延缓其老化也加剧病害发生
防治方法农业措施:(1)加强栽培管理,结合春季发芽前的修剪,剪去病梢和病叶,并清除园内落叶,一并烧毁,保持树冠通风透光,合理施肥;(2)严格检查外来苗木、接穗。化学防治:喷药保护新梢和幼果。一般喷药2次,第一次在春芽萌动时,第二次在落花三分之二时。药剂有:50%氯溴异氰尿酸水溶性粉剂,20g兑水15公斤,稀释1500-2000倍喷雾。详情可咨询:18903860377 QQ在线:2559574993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