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农资经销商公司化运作初探
本帖最后由 贾磊 于 2013-4-7 21:47 编辑县域农资经销商公司化运作初探
文/贾磊江西省永修县农鑫农资公司
县域农资经销商为什么需要公司化运作?就目前现状而言县域经销商大多维持个体户经营状态,公司化运作比率较低。另外众所周知的县域经销商大多数已经面临经营困境:销量增长乏力;赊销带来资金周转困难;利润越来越薄;库存难以控制;人员流失转而成为竞争对手,团队建设难等。论坛上讨论上述困境的文章可以车载斗量了,我们也都认识到了公司化运作是一条通往希望的“彼岸”之路。下面我对县域经销商公司化运作的思路做一些浅层次的分析,如有不妥,不吝赐教。
一、引入目标管理 笔者曾经私下调查了解过许多县级经销商,当问到今年销售目标是多少,很少能作答的。县级经销商大多起家于个体户,挣多挣少都是自己的,很多帐都没算的那么仔细,这种做账方式既灵活又简便,适应了经销商初级阶段的发展需要。但是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逐渐暴露出许多弊端:利润来源不明晰,觉得哪个产品好卖,利润高就主推那个。一个人没有目标就会庸俗化,一个经营性的组织没有目标就容易随波逐流,日子得过且过。县域经销商要想有所突破,不但需要制定销量目标,而且要进行严肃的目标管理。从目标制定,到目标宣导,再到目标的落实和检查,最后总结和重新制定下年度的目标,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公司化运作的第一步就是给自己的“公司”设定一个目标,很难想象一个没有销量、利润目标的公司是什么样的。
二、明确老板与员工的责权关系 公司化运作意味着要用人,用人就得“分权”、“分钱”。老板要授权并且确保权力不被干扰。员工是拿工资的,老板是拿利润的,这就是天大的区别。你很难做到让员工像你那样尽责,更别期望着员工能像你创业时那么卖命。如果出现了那种情况,只有一种可能:这个员工他也想当老板。老板得学会用员工的思维来管理员工,那样你就会少生些气,多活几年。要理解员工,但不能原谅员工。员工为了完成工作,需要很多条件,我们应想办法为他创造“做成事”的条件,当好“后勤部长”,如果员工没有完成工作,做为老板我们是不能原谅的,年底的时候对不起,该怎么惩罚就怎么惩罚。企业小的时候要靠老板的个人魅力来制造“粘性”老留住员工,企业做大了就得靠企业文化来作为“粘性”吸引员工。想有所突破的县域经销商,请改掉你作为个体户的形象,做一个有魅力的老板吧。
三、薪酬机制以利润为导向 公司是个盈利性的组织,公司不盈利,就是犯罪。这句话有个潜在含义是:公司不是个慈善机构,员工所挣的每一份钱都是自己创造的。想在我这不劳而获,门儿都没有。员工在公司里,要让他意识到,不是老板在给他发工资,而是市场,是客户在给他发工资。所以员工所有的报酬都要向市场要,老板只是提供一个平台。农资经销商的员工起初多用亲戚,这其中最忌讳“因人设岗”,救济式的招收员工。老板要明白,员工不向市场索取,就会向你索取,你招收的人越多,最终可能会把你吃掉,在你这没赚到钱的亲友,想想他们私下会怎么讲你吧。公司是个帮大家(员工)赚钱的组织,老板就是这个组织者和协调者,在一定的游戏规则下,大家共同成长,共同受益,利润是我们共同的追求。
综上所述:目标管理是公司化运作的主轴,权责分配是基础,利润为导向的薪酬是动力。公司化是通过组织团队建设和运作来完成我们追求盈利的目的,也是作为个体户的经销商彻底摆脱越做越累,疲于应付的唯一途径。县域经销商发展到今天,要实现业绩的突破,公司化运作是一条必走之路,个人的力量是薄弱的,团队的力量是强大的,当你手里有一直能征善战的团队时,就是你在当地呼风唤雨,大显身手之时。当然公司化运作过程中有许多细节要解决,在此抛砖引玉,希望有更多同行朋友来探讨来实践。
(声明: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联系方式:QQ376067292)
写的太好了,看来是个人的真实感受啊 好多经销商都被淘汰了,还公司化运作!!!农药12-5规划过后,经销商也会淘汰一大批 县域农资公司公司化运作是做大做强的战略规划,如何保持企业长青,战术上还是要与时俱进,团队最重要,如何使员工老板化,客户员工化,是带头大哥必须考虑的 l楼上的正解啊 谢谢点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