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农资网 发表于 2013-4-11 11:47:13

“正规军”与“游击队”生死对决

  要注意到一点,“百全”、“美特”等农资“沃尔玛”的市场重心在于县乡镇市场。在此,不妨称这些农资“沃尔玛”为“正规军”,而传统的农资经销商(终端商)为“游击队”。那么,这些“正规军”会剿灭“游击队”吗?不会!“正规军”甚至还会被“游击队”打败!

  农资“沃尔玛”的优劣之处

  道理何在?我们先来看一看这些农资“沃尔玛”相对于传统农资经销商(终端商)的优势与劣势之处。对于优势,主要体现为五个方面:

  第一,良好的企业形象与购物环境及体验,更有利于聚集人气。第二,品类丰富,品种众多,有利于农民消费者“一站式”购买,能够为农民消费者创造更多的便利。第三,通过大规模集中采购容易带来成本优势,进而获得终端销售价格优势。第四,有利于采取品牌传播与促销活动组织,品牌传播与促销活动更容易落地。第五,资本优势,强大资金实力做后盾,无论是开展促销,还是促进农资产品大流通方面,都是那些“游击队”所不可比拟的。

  当然,也存在很多相对劣势:其一,农资“沃尔玛”的大而全,未必是优势。农民购买农资相对保守,认牌子、认品种,过多的新品牌、新品种未必能够有效动销,不过这有利于聚集人气。其二,很可能本土化不足。传统的农资经销商、终端商往往起步于乡镇市场,熟悉本土市场,拥有良好的人脉关系,这是坐地经商的优势之一。其三,很可能会灵活性不足。俗话说:“船小好调头”,农资沃尔玛很可能会面临灵活性不足的问题,尤其在销售政策上,以及适销品种的组织上。其四,淡季成本可能相对高昂。在很多地区,农资销售淡旺季很明显,农资“沃尔玛”必须面对高昂的淡季成本,而其他农资经销商、终端商在淡季则可以采取很多措施压缩或降低运营成本。其五,“坐商”可能会成为不利因素。农资“沃尔玛”如果只是立地经营当“坐商”,恐怕会很难争取到顾客。

  “游击队”的核心优势

  相比之下,“游击队”的核心优势也就体现出来了。主要体现为三点:一是有“根据地”,有“堡垒户”,客户关系成为决胜市场的法宝;二是灵活应变,让农民朋友感觉到更多的实惠。要知道,农民对农资价格具有极高的灵敏度。诸如买种子送药送肥,管饭,送货到家,这是农资经销商(终端商)常用手法,方法很简单,也有些随意,但农民却很“买帐”。三是强调专业与特色,更加突出经营上“专”与“特”,在某个品类上或某个品种上,综合优势可能会更明显,这也是吸引农民消费者的的一个关键点。综上所述,农资经销商们大可不必惊慌失措。“狼”是来了,但“狼”未必会吃“人”。

  农资“沃尔玛”的王牌

  说到这里,倒是要提醒一下那些农资“沃尔玛”,必须要重视与“游击队”作战的战略战术。笔者认为,如果农资“沃尔玛”能够打出下述几张王牌,可能会很使农资经销商、终端商“很受伤”:

  第一,本土化经营。虽然农资“沃尔玛”具有集中采购、规模采购的优势,但是如何针对不同区域市场推广适销对路的产品至关重要。如果在农资超市中过多展示陈列难于动销的产品,浪费商业空间的同时也增加了成本。其实,本土化经营绝对不仅体现为农资产品,还体现为人员本土化,尤其是技术服务人员本土化、销售人员本土化上更是如此。另外,在传播上也要利用好不同区域市场最有利的宣传武器,获得最大化的传播效应。

  第二,技术化服务。做农资市场不能只管卖,还必须承担起技术服务的责任,没有技术服务就没有销售。其实,俱乐部是一个很好的技术服务平台。可以采取农资新品推广会、农资经验报告会、厂家技术服务会等多种形式,以技术服务聚集人气,以技术服务积累人脉。

  第三,承诺化销售。仅仅把农资卖到农民手里还不行,还要敢拍着胸脯承诺,敢于承担风险与责任,给农民吃下“定心丸”。尤其是针对农民购买的经济风险,可以建立赔偿基金,或提供响应保险,让农民消费者从农资超市购买产品无后顾之忧。

  第四,俱乐部营销。从原则角度讲,作为潜在消费者的农民都可以成为会员。不过,对会员要分出三六九等,诸如分为白金卡会员、金卡会员与银卡会员,享受不同的待遇与优惠政策。这不但有利于激发农民购买的积极性,还有利于培养常客,建立农民消费者的忠诚,为农资超市长期生存下去积累宝贵的客户资源。

  第五,超市流动化。仅仅坐在超市里等着农民上门还不行,农资真正的销售启动不在于旺季,而在于淡季。淡季技术流动“下乡”,旺季产品流动下乡。或者说,只有“坐”“行”结合,才能真正地打下一片天地。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正规军”与“游击队”生死对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