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农资经营模式:高级庄稼医院
农资经营经历了两次变革,第一次在上世纪九十年末到二十一世纪初,其标志不少供销社、农资公司倒闭或歇业,为什么会这样?本质在于供求矛盾变化,在这之前,农资商品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制造商日子好过,销售科长最吃香。农民求供销社,供销社求农资公司,农资公司求制造商。只要有产品就能赚钱,农资经营一切工作围绕产品转。到上世纪九十年末供求矛盾发生了变化,大部分品种供求基本平衡,或供大于求。国务院95年取消农资专营,农资经营渠道由原来单一变为多渠道竞争。不少农资公司面对这样的变化束手无策,坐以待毙自我淘汰出局了。第二次变革正在进行中,同行少数人已感觉到了地震前征兆。总觉得农资经营越来越难了,到底为什么会这样说不清道不明。经历第一次变革剩者和之后介入这个行业的就是现在生存者,这些生存者靠服务包括送货、赊欠、返利、旅游、铺货、吃喝等等,总之把服务做到了极致,赢得客户忠诚,赚了钱就生存了下来。但现在家家都服务做到了极致,经营还是感到难,说明仅仅靠服务已经赢不了市场了。农资市场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变化。
未来谁种田?
随着国家变化政策的调整,土地流转加快我们可以清晰预见到未来种田人主要由四部分人组成。1.用资本种田,办农业类公司;2.农民专业合作社;3.种植大户;4.2013年国务院1号文件提出了“家庭农场”概念。这四种人与传统农业不同,他们追求产量和效益,要提高产量必须大量投入农资产品。要提高效益又必须把农资产品成本压到最低,这就迫使他们向县里或市里大经销商采购。可以预见未来农资经营模式中没有零售商,同时,这种情况对农资经营提出了更高要求。
上世纪末,农资产品供不应求,土壤贫瘠,农民即便撒网式使用也能产生明显效果,后来,随着过量使用土地,造成污染土壤,污染土壤种植作物就无法达到人的健康要求。现在,
十三亿人对农副产品要求无污染,绿色的。一经发现“毒蔬菜”等,市场被毒害同时市民利益也彻底毁了。
所以,十三亿人的餐桌迫切要求农资产品使用进入狙击手式精准使用即第三阶段,经过检测进行科学施用,象狙击手一样一枪一个准,达到“缺啥、补啥、缺多少、补多少、吃好不浪费,不污染,人健康”。这里的“吃好”是刚刚好的意思。这样使用方法农民也达到了成本最经济目的。
但是,我们的农资经营目前又面临着一些矛盾:统一配方与个性化需求的矛盾。工厂生产最好是统一配方,如肥料N:P205:K2015-15-15S。统一配方从工厂生产角度看是最经济的,但从土壤作物角度看是不科学的,如我们金华地区P偏多,K偏少,3个15复合肥意味着P偏多造成浪费污染,而K偏少不能满足农作物需求,大家知道农作物必需元素16个,根据木桶理论作物最高产量取决最少那块板,高于最少那块板部分的元素是多余的,是浪费的增加成本的,是造成土壤污染的源泉,是造成农产品不安全原因之一。每块土壤肥力不同,所种植作物不同,所需要的肥料也不同,而我们用统一配方来应对使用,这是不符合农业生产需要的,也就是为什么肥料越来越难卖原因所在。怎么解决矛盾?
办“高级庄稼医院”
看病买药常到三个地方
1.药房,感冒了买白加黑到药房。到药房买药患什么病自己是清楚的,药品也是常用的,不需要医生诊断;
2.药堂,生病了到药堂,坐堂郎中先号脉,开方,抓药。到药堂的病人情况就比到药房购买复杂了,患什么病自己不清楚,吃什么药也是不清楚,需要医生诊断开方;
3.大部分人生病到高级医院就诊。为什么?高级医院因为拥有高超的医术水平和检测设备,所以到高级医院看病的人远比到药堂的多,到药堂买药比药房多的原因。再看我们农资行业,大部分公司还处在“药房”阶段,只知道卖顾客自己要的品种,如敌敌畏,尿素等,卖这些品种不赚钱啊!这样卖下去不倒闭才怪?第三阶段,是统一配方与个性化需要的矛盾,解决的方法是技术,技术指导决定了农民购买行为。
医院看病流程
到医院看病,医生首先开一大堆化验单,排队化验,等各类化验单拿齐,再回医生那里。医生查看化验报告,哪个数据高了或低了,病根也就找到了,最后对症下药。其实,我们农资行业与医院看病流程是一样的,所不同的无非一个是人,一个是作物。而我们农资行业恰恰缺了“化验”这环节,没有找到“症”就下“药”了,或者说我们在干“瞎子摸象”的活。不知道土壤缺什么?缺多少?反正用3个15复合肥,用统一配方应对个性化需求,这样能把病治好吗?提高产量改善品种吗?进一步分析医院流程发现,医生用药是指定的,同时是不容讨价还价的,如果我们农资经营的品种是个性化的(量身定做的)同时能达到预期效果,也是不容讨价还价的。瞎子摸象的经营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生产需要了,必然被狙击式精准使用方法替代。
庄稼医院职能
1.农业部门(农科所)试验示范职能。引进新的产品,先后进行安全性、注意事项、使用效果等等“把关”,也就是坚持先试验再经营原则,本质是规避经营风险;
2.农业部门植保站、土肥站,具备两个条件“高级检测设备”和“教授级医生”,能对庄稼进行“会诊”,开处方,对症下药,是庄稼医院最具价值的核心部分,也是衡量这家医院水平高低的标准;
3.乡镇技术推广站职能,医院是患者自己跑到医院治病的,庄稼医院刚好相反,庄稼种在田间是不能动的,所以,需要跑田间地头,也就是跑订单:现在的农资公司业务人员正像乡镇农技人员跑田间地头,变为高级庄稼医院赤脚医生;
4.现农资公司起到进货储货职能,并把种子经营包括在内;
5.制造部门拌和职能由高级庄稼医院承担,因为制造个性化品种工厂化生产很难,已经有公司和原生态迈出了这一步;
除以上只能,庄稼医院也担任物流配送和农民使用职能,当高级庄稼医院建立后,还应把规模越建越大,争取成为航空母舰式的庄稼医院,这样的话,庄稼医院就具备了攻击性和核心竞争力,也可以流动并复制,最后成为全国性连锁高级庄稼医院。当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我们广大农资人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链接
庄稼医院概念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供销社提出来的,是建立在计划经济基础之上的,当时供求矛盾处于严重供不应求状态,其作用只是起到“点缀”作用,对农资经营大局不起决定性作用,之后随着农资公司倒闭而结束。我们称谓初级庄稼医院。我们现在讲的庄稼医院是高级庄稼医院,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之上,现在的供求矛盾处于严重供过于求状态,对经营起到全局性、决定性作用,并且有高级医生和设备,我们称为高级庄稼医院。(责任编辑:周洁)
那下一步就准备做医生去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