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抗菌968生物菌 发表于 2013-11-29 15:48:49

如何预防大棚蔬菜死颗、烂花烂果等病害?

 山东寿光稻田镇的张德发已种了好几年大棚,但近年来,令他十分头疼的是,大棚蔬菜在生产过程中死棵、烂花烂果等各种病害逐年加重,病害发生时即使多次用药也难彻底治愈。那么,怎么做,才能预防大棚蔬菜死颗、烂花烂果等病害呢?
专家建议:把好幼苗定植时期的病害预防第一关,那么幼苗定植时期的病害预防工作就成了蔬菜生产中的重要一关。
  一、土壤处理
  1、高温焖棚 拔园后,大棚种植下茬作物前,趁着大棚内土地尚处于空闲时,应抓紧深翻耕重晒垡。一般需经20天左右,土块晒白为止。
  2、大水漫灌 将土壤翻耕敲碎、耙平,然后往大棚内灌水。
  3、化学药剂处理 拔园清棚后,翻耕土壤结合施入有机肥料,并进行土壤杀菌处理,喷药时要注意避开高温。
  4、熏蒸处理 使用土壤熏蒸剂对大棚内的线虫、病菌、虫源或杂草等杀灭进行。
  二、选用健壮幼苗 无论是自己育的苗还是从育苗工厂订购的苗,都要认真检查有无病苗,并仔细挑选。
  1、剔除根部或根茎部有病斑的苗子 因为定植这些苗子后,一旦浇灌定植水,病斑就会逐渐扩大,即使灌用好药也难防治,甚至传染健壮植株。就像菜农说的:“定植苗带病,后期死棵重。”因此,建议菜农把这些带菌苗挑出坚决不用。
   2、对于可能感染线虫的苗子不能用 如果选用带根线虫的苗子,不仅这批不能正常生长,更严重的是将根线虫遍布棚内土壤中,影响整个棚内植株生长,还会影响到下茬蔬菜种植。生物菌肥,它能专门解决蔬菜重茬,死根,抑制根线虫等土传病害,同时还能改良土壤,增产效果非常好。
   3、一定不能用感染病毒病的苗子 避免其成为后期蔬菜生产的病毒传染源。
    4、在播种前,选择晴日将蔬菜种子晒2-3天,可利用阳光杀灭附在种子表面的病菌,减少发病。瓜类、茄果类蔬菜的种子用55℃温水浸种10-15分钟,豆科和十字花科蔬菜的种子用40-50℃温水浸种10-15分钟,都能起到对种子消毒杀菌作用,预防苗期发病。用10%的盐水浸豆科种子10分钟,可将种子里混入的菌核病菌、线虫卵漂除和杀灭,防止菌核病和线虫病发生。
  三、摘除病叶 定植后,有些幼苗可能会子叶上表现出黄化,黑褐色病斑等不良症状,有的会在真叶上感染病害病斑。此时应在喷施杀菌剂之前,摘除病叶。无论是真叶还是子叶,只要其病斑面积占到整片叶子的50%以上,就要摘除该病叶,以防后患,然后再严密地喷洒一遍杀菌剂。
  四、及时施用杀菌剂
  1、定植时 结合穴施杀菌剂,可有效预防由于重茬而导致的死棵等不良现象。
   2、定植后 酌情预防有可能发生的病虫害。
      五、生态环境防治蔬菜病虫害
   生态防治法是利用蔬菜与病菌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要求不同,创造有利于蔬菜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虫害发生发展的生态环境条件,就可减少和减轻病虫害发生。例如:霜霉病、灰霉病和白粉病等,在高于32℃和相对湿度低于80%的条件下,病菌不发生或发生缓慢。喜温蔬菜的适宜光合温度为18-28℃,且上午8-12时完成光合量的70%-80%。因此,在生态上可采取上午适当早揭草苫,延长光照时间,并注意适当通风,使棚温度不高于28℃,湿度不高于80%。午后闭棚,使短时间棚温升至33℃,以高温抑制病菌发生发展,然后再放风排湿,在下午高温下排湿后,夜间棚内空气湿度也相对较低,可减轻结露,有利于抑制病菌传播。
   在大棚蔬菜冬春寒冷期间浇水上,可采取"三不浇三浇和三控",即阴雨不浇,晴天浇;下午不浇,上午浇;不浇明水,浇膜下水;苗期控制浇水;连阴天控制浇水,低温时控制浇水。这样能有效地抑制疫病等喜温高湿耐低温病菌的发生和蔓延。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如何预防大棚蔬菜死颗、烂花烂果等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