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勒比海带 发表于 2014-2-27 20:02:34

农民会营销模式大比拼,您属于哪种?

农民会作为农资会议营销的终端,曾被视为一种非常有效的产品推广模式,对于产品销售、企业品牌形象的树立和忠实客户的培养等都起明显作用,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获得业内认可, 并屡试不爽。

放羊型
近年农资行业景气度逐年下降。很多企业觉得农民会收效甚微,已经不愿意花费多少精力去组织。而是根据经销商、零售商一年经销公司产品的销售总量,给予一定赠品和返利给经销商。如何推广产品则让经销商、零售商自己安排。

成本:视产品销售情况而定,预算额度一般一年在4000元以内。
优点:不用顾虑推广营销费用超支,也不需投入较多人力、物力。
缺点:新产品推广销售进度慢,市场影响力弱。


游击队型
一部车,一个喇叭,一锦红旗,一沓资料,几盒样品,白天或晚上现场演示,开完就走。这是蔬菜区、果树区的农民经常能见到的农资业务员宣传产品的身影。如潍坊乐多收公司的“红色娘子军”专业推广队伍,成为农村推广大军中独特的风景。企业有选择的在重点区域、重点作物上举办此类推广会。相比专门组织农民到会议室里听课,部分企业更愿意让业务人员通过产品药效试验、田间示范等形式来吸引农户。然后现场观摩交流,解决技术问题并派发样品和资料,有时带上零售商通知产品促销通知等。

成本:只需要产品样品,200元以内一次。
优点:只要产品效果立竿见影,可以少投入而获得较大收获,会议组织时间、地点比较自由。在蔬菜区、部分果树区效果明显。
缺点:需要大量人力投入更多试验示范,产品影响范围较小。

扫荡型
一个乡村,一个教室,一场讲座,一顿饭,一场促销,这是目前多数以产品促销为主的农民会场景。植保企业在作物病虫害暴发前最喜欢“扫荡”乡村,通常在重点县市挨镇挨村召开此类小型农民会。这样的农民会,企业会事先做产品药效实验,田间示范,并与经销商,零售商沟通,确定会议时间、地点、参加人数和流程,让其协助做好准备和现场工作,必要时找关系好的种植大户提前准备现场说法。此类会议会找当地土专家讲解专门技术讲座,也会找企业技术讲师(推广经理)讲解当地种植作物、病虫害发生规律、用药习惯、农民需求等,以产品促销方案而终。

成本:一般20-30元/人,一场需300元-5000元不等。
优点:产品宣传推广直接,效果明显,辐射面广,能直接带动销售,提高零售商,经销商进货积极性。
缺点:此类促销型农民会有越来越多企业参与,会议质量参差不齐。企业间出现恶性竞争:促销力度越来越大,打折越来越多。农民也出现抵触情绪,或成送礼物和吃喝会。


文艺范
一台电脑,一部投影仪,一个喇叭,一部面包车,以送科技下乡为主题,但不现场销售农资产品,这是前几年部分企业以放电影形式开展的农民会。在湖南、湖北、山东等地不少企业采取此方式,主要是在当地作物比较集中的村庄,通过村委会,让村长或村书记召集村民参加。企业会在放电影的时候适当免费派发鸡蛋、洗衣粉、毛巾、T恤等小礼品。放一两场电影,同时会在电影期间播放产品宣传或讲解产品。

另外,有些实力雄厚的企业,通过文艺下乡的形式,紧密结合企业的产品特点,最有代表性的是山西天脊公司。

公司拥有5支“文工团”,在山西、河南、河北等地产生了极佳的推广效应,业界传说该公司一场文艺推广会能销售好几十吨肥料。

优点:会议组织方便,会议场地要求和时间安排都比较灵活。一个月可以开展多场次的会议。既可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及时解决农民疑问,拉近与农民的关系。 
成本:200-2000元不等
缺点:老人、小孩都会凑热闹,目标受众不集中,比较容易影响会议效果。

超大规模型
此类农民会一般是在市县大会堂举行,规模在数百人甚至千人以上。举办此类会议企业同经销商实力都比较雄厚。由于涉及参会人数众多,一般是由当地经销商或政府组织,企业则提供费用。如此大规模的会议,从策划准备开始,到产品田间示范实验,组织现场观摩会,如何邀请农民参会,邀请讲课专家等各个会议事项,企业和经销商都需要认真考虑,并详细安排好。不仅如此,开规模型农民会还要求农资产品质量过硬,有一整套的产品组合方案,畅通的销售渠道。

成本:产品宣传推广费,会场费,农户的交通费,餐饮费等。一场农民会需要5-12万元。
优点:易产生轰动性宣传效果,辐射面广,且能直接带动销售,提高零售商积极性。企业在推广品牌、打造样板市场,新产品进入新市场,以及农药销售旺季之前开此类会议都会取得很好效果。
缺点:在作物比较分散区域难以组织。一般企业难以接受如此高费用。

整合资源型
目前,越来越多企业会偏向于多企业联合一起办农民会,或者是与经销商、政府、高等院校一起联合举办农民会,起到资源整合的效果。

近两年,南方农村报,荆州电视台垄上行等农业媒体加入农资行业,整合政府、企业和媒体等资源,他们联合举办农民会,成为了另一道风景线。2 0 1 2 年, 南方农村报承办的大型公益活动“南农科技下乡直通车”

在华南拉开序幕。直通车相继走进惠州、清远、肇庆、湛江、韶关、广州以及广西等农作物主产区,开展了30多场声势浩大的农技培训活动,覆盖柑桔、水稻、蔬菜、甘蔗、荔枝、龙眼及菠萝等作物。此会议都是由农业大学教授和广东省农科院专家亲自指导授课。此会议受到了政府、农民朋友积极响应,会议场场爆满,气氛热烈,开创华南服务三农新模式。

成本:1-3万
优点:媒体牵头组织,政府配合召集农户,知名专家教授讲课通俗易懂,针对性强,并现场解答问题,效果非常理想。南农科技下乡直通车科技培训服务更注重公益性和服务性,能真正帮到农民解决实际生产问题。
缺点:需要整合各方资源,单凭企业很难做到。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农民会营销模式大比拼,您属于哪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