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服务我们该面对谁?
编者按:在竞争激烈的农资市场中,农资企业如何立足?实践证明,农资企业只有真正为农民着想,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在贴近土地与农民需求上下功夫,把农资销售和农资服务真正结合起来,才能抓住广大农民的心,才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战略。当下,农资服务已经成为了农资人主要的竞争手段,也是农资人巩固渠道有利的方法,再加上农资产品的特殊性,只要有农资产品的地方,就少不了农资服务。但是眼前五花八门的农资服务,是否能够起到它应有的效果呢?农资服务应该面对谁?农民,抑或终端?根据笔者多年来从事农资销售的经验,在此,阐述一下个人的看法。
面向农民?成本>收效
只要提及农资服务,我们必会想到农民会,因为农民是最终的消费者,于是很多厂家人员、县市级批发商都将重点放到了农民身上,可是,在他们尽其所能,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大手笔的投入时,却发现并没有带来意想中的效果,为什么大的成本带不来高的收效,甚至会起到相反的效果呢,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某个厂家召开农民会的情况:
2009年青岛某厂家在山东沂源电影院召开农民大会,与会群众1200余人,场面堪称壮观,一车一车的农民像赶集一样从四面八方涌来,场面甚至无法控制。会议结束了,参会人员像潮水般涌向门外,去找组织者要钱,说好的按人头算每人15元会议费。这种拿钱请农民开会不知道能起到什么效果,会后我问参会者有什么收获,他们说:“什么也没有听见,要不是为了15块钱谁去啊!”
这样的结果当然不是组织者所想要的,可是为什么本来不错的方案得到的效果却是相反的呢?这是因为他们找错了对象。我们只想到了农资产品应该详细的介绍给农民,召开农民会是一项很好的办法,却没有弄明白农民想用哪个产品不是他们说了算,还要有终端商愿意卖。
在市场上,经常能听到农民这样说:“自己不当自己的家。”是啊!的确如此,也许我们农资人为了成功召开一场农民会竭尽全力,倾其所能,费了三天的努力,结果终端客户三句话就给你践踏了,因为利润问题,还有和厂家的感情因素,导致某些零售商极其不配合,误导农民朋友,这样厂家的产品就被终端商挡在了门外。农民会得到的也是成本>收效的收益比。
面向终端?销售提量
市场上,经常能听到终端客户这样说:“想买什么货,我说了算”,事实确实如此,所以终端零售商对农资企业来讲至关重要,我们的农资业务员一定分清谁是我们最终消费者,农民重要,零售商更重要。
终端客户是农资销售链条的最后一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将农资服务面向终端客户,然后联合他们去做农民服务,这样,我们的收益比才能成正比,我们的销售才能提量。
谨记:严于律己做良心产品
除了知道农资服务所面向的对象,我们还需谨记要严于律己,做良心产品,这个是农资服务的基础,
经常在一些杂志、论坛上看到对农民这样的评价,因为农民没有接受他们的产品,就说农民怎么怎么的没有素质。试想,咱们的这种说法是否超出了道德范畴,有点大了吧?咱们是否应该扪心自问咱们真的是在做有益于农民的事情吗?咱们是真的在为农民服务吗?咱们真的不是在打着服务的幌子坑农害农吗?
农民真的被坑怕了,所以才对咱们的推荐的产品置之不理,漠不关心,这是农民的错吗?是咱们很多没有职业道德的农资人留下的后遗症。
现在只要是召开农民会,农民就会很鄙夷地说又是卖药的,无利不起早在农民心目中已经是根深蒂固了,所以作为农资人,要真正把良心产品卖给农民,真正把我们的技术无偿送给我们的农民兄弟。才能有良好的信誉,才能将品牌树立起来。
作为农资人,只有质量过硬的产品,营销方法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我们拥有了优秀的产品,然后针对终端客户进行服务,并联合终端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这样,我们才能提高销量,拥有更多的市场占有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