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med66 发表于 2014-5-1 20:50:07

蔬菜百问百答——基础(肥水土部分)


问:冬季低温季节日光温室蔬菜应该怎样冲施肥料,冲施什么肥料较好?

答:冬季正是秋延迟和越冬茬蔬菜生长的关键时期,也是全年大棚蔬菜获得高效益的关键季节。广大菜农朋友们非常重视深冬季节和早春低温阶段的田间管理和肥料的科学施用。日光温室栽培蔬菜管理的重点是增温、保温、降湿、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保证蔬菜根系健康生长发育、增强根系吸收能力,实现日光温室蔬菜高产、优质、高效的目标。

冬季低温阶段在肥料冲施方面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实行测土配方施肥,及时进行土壤化验,根据土壤养分丰缺情况、土壤有机质、盐分含量状况,科学施肥,真正做到土壤中缺什么、就施用什么,过量的不施或少施,蔬菜生长发育需要什么就用什么,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二是低温季节适当冲施颜色较深的肥料,如含腐植酸固体水溶肥料,半腐熟的有机肥料,以增加土壤的吸热量,以期达到提高地温,促进根系生长发育的目的,但应尽量少用膏体肥料。三是要保证蔬菜健壮的生长发育,冬季低温季节也应根据蔬菜需肥规律、土壤养分含量情况及时冲施一定量的养分含量高的水溶性化学肥料,以满足冬季蔬菜生长发育对各种养分的需要。四是冲施养分含量高的化学肥料时,要避免因大量的化学肥料溶解吸热而较大幅度降低水溶液的温度,影响根系的吸收能力。应在随水冲施肥料的前一天,先将肥料在棚内溶解,待溶液温度提高到与气温接近后再进行冲施,这样既能有效避免因冲施化肥而造成水温、地温降低,又能满足作物对养分的需求。

▲问:蔬菜缺硼有什么表现?
       答:缺硼是蔬菜最为常见的微量元素缺乏症。山东地区,土壤含硼量低,种植豆类等对硼比较敏感的作物时受影响较大。缺硼的表现一般为:生长点受抑制,节间变短,植株矮化,严重者生长点生长停滞、枯萎,甚至死亡,形成枯顶现象。叶片皱缩不平整,扭曲、变厚、变脆,易折断,叶色变深。茎和叶柄缩短、变粗、变硬、变脆,严重时开裂,有木栓化现象和水渍状坏死斑,如芹菜“茎裂病”。
防治方法:(1)选用硼砂土施,每亩用量为0.5-2.0公斤。喷施一般用0.1-0.2%硼砂或硼酸溶液。(2)增施有机肥料,防止施氮过量。有机肥料全硼含量约为20-30毫克/千克,施入土壤后能提高土壤供硼水平。同时,要控制氮肥用量,以免抑制硼的吸收。

▲问:如何区分蔬菜作物缺铁与缺锌?
      答:因为铁元素影响叶绿素的合成,所以缺铁时,易出现失绿症,表现为新生叶黄化或黄白化,叶脉残留绿色,斑叶形成羽状花纹,尤其是双子叶蔬菜作物更容易表现缺铁症。缺锌时,植株簇生小叶,全体萎缩,叶脉间黄化。由于锌元素影响花粉萌发、花粉管伸长及授粉受精等,所以缺锌持续到生育中后期,生殖生长受阻,减产显著。

▲问:鲜鸡粪不发酵晒干后做基肥可以吗?
       答:我们不提倡鲜鸡粪不经发酵晒干后直接做基肥施用,因为这容易出现肥害烧根或气害伤苗等问题。但在以下条件下可以做基肥:可基施深翻后灌水一次,待地面生出大量霉菌,约10天以后可移栽幼苗。如干鸡粪基施时可混合加入生物菌肥,如激抗菌968,在浇水后7天左右可移栽幼苗。

▲问:土壤的酸碱度与养分转化和作物生长有什么关系?
       答:土壤的酸碱程度能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和养分的转化吸收。如土壤过酸或过碱都要引起蛋白质的变性和酶的钝化。一般说来在酸性反应条件下,作物吸收阴离子多于阳离子;而在碱性条件下,作物吸收阳离子多于阴离子。氮在pH6—8的范围内有效性高,磷在pH6—7.5的范围内有效性高,铁、锰、锌、铜等微量元素在酸性条件下有效性显著提高,而在碱性条件下,可溶性显著降低,甚至完全沉淀,致使作物感到这些微量元素不足。

▲问:大棚蔬菜施肥不当会造成哪些危害?
答:施肥不当,可能造成肥害,出现烧苗、植株萎蔫等现象。一次性施用化肥过多或施肥后土壤水分不足,会造成土壤溶液浓度过高,作物根系吸水困难,导致植株萎蔫,甚至枯死,这也是通常所说的盐害。施氮肥过量,土壤中有大量的氨或铵离子,一方面氨挥发,遇空气中的雾滴形成碱性小水珠,灼伤作物叶片,在叶片上产生焦枯斑点,这是通常所说的氨害;另一方面,铵离子在土壤中易硝化,在亚硝化细菌作用下转化为亚硝铵,气化产生二氧化氮气体会毒害作物,在作物叶片上出现不规则水渍状斑块,叶脉间逐渐变白,这是通常所说的亚硝酸气害。因此,施肥一定要合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蔬菜百问百答——基础(肥水土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