稼稼乐(小徐) 发表于 2014-9-11 10:41:50

秋冬季大白菜栽培技

秋冬季大白菜栽培是大白菜栽培的主要茬次,于初冬收获,贮藏供冬春食用,素有“一季栽培,半年供应”的说法。秋冬季大白菜栽培应针对不同的天气状况,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提高管理水平,控制或减轻病害发生,实现连年稳产、高产。(一)土地耕作  大白菜不宜连作,合理的轮作,对于减轻病害的蔓延有重要意义。一般以黄瓜、四季豆、番茄为大白菜的前作。1.整地:栽培大白菜首先要选好地块,因为大白菜的根系较浅,对土壤水分和养料要求高,宜选择保水保肥力较强、结构良好的土壤。大白菜种籽细小,要求地势平坦、土粒细碎,才能保证出苗率和出苗整齐度高。为了增强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使土层松软,根系发育好,扩大吸收水分、养分范围,要求深耕。  2.施基肥:大白菜的生长期长,生长量大,需要营养较多,要有肥效持久的肥料打基础,因此要重施底肥,以有机肥为主,因为有机肥对大白菜有促进根系发育,提高抗性的作用。还可适当配搭化肥。据试验,生产 5000公斤 产品,需堆肥、厩肥4000~5000公斤。有机肥要沤制腐熟,碎细均匀,才能充分发挥其肥效。过磷酸钙也应和堆肥、厩肥一道沤制,至少也应粉碎后和堆、厩肥拌和均匀。基肥的用量可根据前作物的种类,土壤肥力以及肥料的质量而定。一般每亩可用质量较好的厩肥3000~4000公斤,或堆肥5000~6000公斤,草木灰 100公斤 ,过磷酸钙15~25公斤,如条件许可增施10~15公斤氯化钾。如要夺取更高产量,可亩施N∶P∶K为1∶1∶1的复合肥25公斤,这样可弥补“三要素”配合上的缺陷,供植株前期生长外,莲座期以后还保持旺盛的后劲。如果土壤偏酸,地势低,曾发生根肿病的田块,应把PH值调整到6~6.5,一般每亩需施石灰150~200公斤。3.作畦:大白菜固然对土壤水分要求高,但土壤水分过多,则影响根系发育,尤其在排水不良的土壤中,常常引起根系变褐或变黑,致使大白菜不能正常生长。因此,作畦时必须重视排水问题。地面潮湿,容易发生软腐病和霜霉病。所以,在长江流域应以高畦为主。  (二)选用良种  在引进和选用大白菜品种时,须选用生长期相当、抗病、丰产、耐贮藏的品种。总的看来,为实现大白菜稳产、高产,最好选用生长期80~90天的品种,适当晚播,易于成功,也便于冬季贮藏。种植晚熟品种,早播易感染;晚播遇仲秋温度偏低,难以形成紧实叶球。种植生长期短的品种,虽可晚播,病害轻,但不少早熟品种不适于长期贮藏。三要避免品种太单一,最好每年种植2~3个品种,搞好品种组合。每年的气候条件总有变化,品种间表现总有差异,在安排好主栽品种的同时,搭配种植1~2个品种,可避免品种因气候不适或突然发病造成严重减产的被动局面。特别在选用杂种一代时尤应注意此点。  (三)播种1.种子处理:大白菜播种前先精选种子,将秕粒、破伤、瘦小种子淘汰,选种粒饱满、整齐一致、生活力强的种子播种。种子消毒有用温汤浸种的,水温在 54℃ 左右;有用药剂拌种的,如以1%浓度的40%乐果拌种,或以1%浓度的50%福美双、90%的乙磷铝1∶1比例混合粉拌种15分钟。2.育苗移栽:大白菜可实行育苗移栽,一般在前作收获迟的情况下,为了保证正常季节栽培,多采用这种方式。(1)苗床设置:选土壤肥沃、灌排方便、靠近栽培大田的土地作苗床。苗床在作畦时要充分施肥,每 66平方米 的苗床施腐熟厩肥100~150公斤、硫酸铵2~3公斤、过磷酸钙1~2公斤。将这些肥料7昆合后撒于畦面,翻耕15~18厘米,均匀和入土中,再耙平耙细。苗床一般宽1~ 1 .5米  ,长8~ 10米 。为防止烈日、暴雨危害,可在苗床上设遮荫棚,一般栽培一亩大田需苗床20~25平方米。(2)播种技术及管理:育苗移栽的播种期比直播早3~5天,播前苗床浇水,待水渗透后播种。条播开浇沟,沟深0.8~1厘米,沟距 10厘米 。小穴播时每穴播4~5粒种子。每 66平方米 苗床,用种量200~ 250克 。播种后盖细土0.8~1厘米厚。出苗期一般不浇水,如高温干旱,可行喷灌。出苗后,分2次间苗。幼苗出土后3天第一次间苗;具3~4片真叶时第二次间苗。条播的最后一次间苗使株距为10~12厘米,小穴播的每穴留苗1株。在幼苗生长期,应合理浇水、迫肥、防治病虫,促使幼苗健壮生长。(3)定植:苗龄20天左右定植。定植时间以晴天下午和阴天为好,可以减轻幼苗的萎蔫程度:移栽前苗床先充分灌水,在床土相当湿润而不泥泞时起苗,尽量使根部多带土,以便定植后早成活。  (四)管理  1.中耕除草中耕除草工作结合间苗进行。一般在间苗后浇清水粪定根提苗,在浇水或雨后适时中耕,防止地面板结,促进土壤通气,并清除杂草。这时中耕应浅,一般以锄破表土为度,深度约为 3厘米 ,切忌中耕伤根。在定苗之后的中耕除草,深度约为 5厘米 ,需掌握远处宜深,近苗处宜浇的原则。用深沟高畦栽培者,应锄松沟底和畦面两侧,并将所锄松土,培于畦侧或畦面,以利沟路畅通,便于排灌。中耕的目的在于消灭杂草和造成疏松土面以保持水分,所以不必太深。中耕过深会伤根,大白菜根的再生能力很弱,伤后不易恢复生长,且容易引起发病,在莲座期中耕,不要损伤叶片。中耕时间以晴天为好。2.水肥管理:幼苗期幼苗期植株生长总量不大,约为最终重量的0.41%,因此对水肥的需要量相对来说是比较小的。大白菜两片子叶张开后,已能独立生活,这时对养分的要求虽然不太多,但是由于根系分布浅,吸收力弱,同时基肥施得比较深,幼根还不能及时利用,相对来说,这时对养分的要求还是比较迫切的。在南方栽培大白菜定苗后开沟施浓粪肥并配合磷钾化肥,防止徒长,如此次追肥不足,则莲座叶生长不良,即使结球期补肥也不能挽救,故又称“关键肥”或“临界肥”。莲座期上述大白菜根系发育的动态和叶片生长量的情况看,根系的大量发生和叶片生长量的骤增,这个时期必须加强肥、水管理。只有肥、水供给充分,才能促使植株旺盛而健壮的生长,增强抗病力;在莲座期提高施氮量,并配合适当的磷、钾肥,结合灌水。既促进了叶片生长,也控制徒长,提高抗性,这样的管理是合理的。结球期结球期是大白菜产品形成时期,在这个时期根系发展达到最大限度,叶的生长量猛增,如果这时脱肥,往往结球不紧实,影响产量和品质。结球期的肥水管理,重点在结球始期和中期。即所谓“抽筒肥”和“灌心肥”,这两次肥料都要用速效性的肥料,并须提前施入。一般在开始包心时立即追肥,每亩用粪 1500kg 左右,或硫酸铵5~ 10kg ,或尿素5~ 7 .5kg  。在植株抽筒后再追施一次,追肥后均需结合灌水。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秋冬季大白菜栽培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