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家寡人 发表于 2014-10-21 15:41:02

规模农业暴露国产农机具短板

10月16日一大早,汶上县大力农机合作社理事长胡寿昌,就带着美国进口的深松联合整地作业机,来到次丘镇白马河村深翻耕地。在大马力拖拉机的牵引下,这台美国犁能将地深翻40厘米。
  据了解,这种进口的深松犁具在济宁地区是首次使用,在省内也很少见。因为,这台看上去只是由几根钢条构成的深松犁的价格达16万元,超过国产机具十余倍。用了多年国产机具的胡寿昌也认为,花“冤枉钱”买进口犁实在是无奈之举。
    传统旋耕犁松土
保墒和排涝难满足需要
  据了解,以往汶上县当地农民秋种时,一般用旋耕犁松土,深度大约为15厘米。常年如此,土壤中形成了坚硬的犁底层,不利于水分的疏通和作物根系下扎。自己包了1400亩地的胡寿昌说,很多土地已经至少三四十年没有深翻了,保墒和排涝能力都跟不上增产需要了。胡寿昌认为,这与国内农机具的质量有一定关系:“国产机具的松土深度也就达到18-35公分,35公分以上就很难了。”
  为此,胡寿昌今年夏天花30万元,买来了两套美国产的深松整地的犁具。
    地块土质硬,
国产机具啃不下来
  几根钢条,凭啥能值十几万元?在南站镇,800亩托管地作业“硬仗”难题频出。这块地由于土质太硬,一些国产机具相继损坏,吓得没人敢再动。“这台进口机器进场后干得很轻松,一天能干300亩左右。”农机手胡新华说。
  胡新华说,一般的国产机器,每天需要保养一次,一次需要一两个小时;而这套进口机具只需要在农忙结束后保养一次。胡寿昌说着从拖拉机上拿来一根弯折了的国产钢条,与松土机上的进口钢条对比:“国产的钢条看着厚,但不如进口钢条结实耐用。”
    进口机具难享补贴
机手盼国产农机提高性能
  包地种粮13年,胡寿昌几乎把国内外的农机具研究了个遍。随着种植规模和作业范围的扩大,他自有的动力机械达到12台。“国内农机很多都达不到使用年限。”胡寿昌痛心地说。
  这些年,当地逐渐形成成方连片的规模种植,效率更高的大型进口农机与国内生产条件逐渐适应。因此,他逐渐青睐上价格昂贵的进口农机。除了这两套深松机,他今年还买了一套价值22万元的美国产的玉米精播耧,但是这些进口农机享受不到国家的农机具购置补贴。“目前能享受补贴的,都是国产农机。但发展大规模种植,短时间内我又离不了这些进口农机。什么时候国产农机也有进口农机这性能就好了。”胡寿昌说。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规模农业暴露国产农机具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