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yjwch88 发表于 2014-10-24 10:08:26

中期看粮食整体比较安全,可是损耗严重(原创)


   根据《中国粮食安全发展报告(2013—2014)》,根据报告,我国粮食安全等级为比较安全。等级评估主要参照粮食产量、粮食储备及在国际粮食贸易中的地位前景。产量方面,我国粮食连续十年增加,今年我国夏粮又获丰收,为 2731.9 亿斤,再创历史新高。2005至 2013 年,中储粮总公司累计完成政策性收购 4.4 亿吨,销售 3.6亿吨,跨省移库调运 4700 万吨,年均完成政策性收购 5500 万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粮食安全问题专家程国强说,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指标,如果国内粮食的储备占整个消费的比例在 17%以上,就认为是安全的。我们现在的小麦、玉米、大米、水稻库存高于 30%。从粮食安全的指标上来看,我们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中国粮企也纷纷走出去,参与到国际粮食市场的收购。今年上半年,中粮集团启动两轮海外并购,继收购荷兰粮商尼德拉51%股权后,又拿下来宝集团旗下的农业板块业务(来宝集团是世界 500 强粮贸企业)。目前这两大并购的审核已接近尾声。蓝海涛表示,按照国际上的粮食统计惯例,去除大豆、薯类之后,现在中国粮食处于非常安全甚至是超安全的状态。中国食品电子商务研究院院长洪涛说,我们进口了大豆,就等于进口了大量的耕地和水资源。报告中还指出,我国农业劳动力的短缺也是粮食安全的一个隐患。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代表伯希·米西卡说,现在中国很多年轻人移居到城市,留在农村的老年人口是没有生产力的,应该刺激年轻农村人,为下一代生产粮食。       我国每年粮食收储等损耗700 亿斤约占总产量 6%。收割机漏不捡、存储火烧霉变、流通搬运抛洒、加工过度抛光„„仅生产后环节,我国一年损耗的粮食就超过 700 亿斤,接近我国粮食总产量的6%,相当于产粮大省吉林省一年的粮食产量。粮食产后损耗已成为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随着机械化收割普及,粮食遗漏数量也逐渐增加。黑龙江省一些农民介绍,以前人工收玉米时都是先把玉米秸秆割倒,然后再把玉米棒逐一掰下来,这个收的过程中损失很少。但机械化收割后,有时候玉米水分少,玉米粒比较干、脆,收割玉米棒时就容易掉下玉米粒子,水稻也是如此。很多农民称在地里找那么一点稻谷或玉米棒子,不如出去打一天工。在粮食仓储环节的损耗,除了农民储粮,“国有粮库”因非正常原因造成的损耗也不可忽视。2013 年,中储粮黑龙江林甸粮库起火,仅过火粮食就高达 4 万多吨。今年 10 月,存有 42000 多吨玉米的中储粮黑龙江海林的仓库再次发生火灾,大火持续 50 多个小时。目前东北不少粮食运往南方都要经过多道转运:粮贩子从农民手中收粮后,集中运输卖给当地粮库;到了粮库以后,如果走铁路,需要先用汽车运到火车站,运到销区后再倒汽车,才能到市场批发商或者加工商的手里。从东北到东莞,走铁路最少三四次搬倒,每搬倒一次就多一部分损耗。但具体损耗了多少,每一家每一次都不一样,不好统计。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购买大米时,不仅要求口味,还要求卖相。大米抛光加工后,看起来的确是晶莹剔透,卖相良好,但事实上,抛光一次,大米就减少一层,降低了出米率。也就是同样数量的稻谷,抛光越多,产出的大米成品就越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期看粮食整体比较安全,可是损耗严重(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