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苗木冻害的因素有哪些?
冬季气温较低,寒冷干燥,而且多风,一些不耐寒的植物在冬季易遭受冻害,轻者树木抽条、花芽干瘪、主干纵裂,严重时全株死亡。影响植物耐寒的因素有很多,除树木自身状况外(品种、枝条成熟度),还与温度、光照、地势坡向、土壤含水量、土壤养分及种植时间有关。 1、温度随着温度的降低,植物进入休眠状态,耐寒性就会增强。如果低温突然来临,树木本身还未经过抗寒锻炼,就很容易发生冻害
2、水分
土壤水分过多或过少都是有害的,恰当的土壤含水量是有利于植物安全越冬的必要条件
3、养分
土壤中营养元素过量或贫乏也会影响植株耐寒力,如氮肥施入过多(尤其秋季),植株停止生长晚,耐寒力会减弱。钾肥施足时,木质化程度增强,耐寒力会增强
4、植物易发生冻害部位
植株易发生冻害的部位有根系、根颈、主干、枝杈、花芽及枝条等。
根系
根系无自然休眠期,比植株地上部分耐寒力差,近地表的根系常易遭受冻害。根系受冻害后的常见表现为根部变为褐色,韧皮部与木质部分离。地上部分树枝春季虽然会发芽,但过一段时间会突然死亡,多因根系受冻造成的。
根颈
根颈停止生长晚,来年早春解除休眠早,抗寒力差。根颈接近地表,受气温影响大,极易发生冻害,根颈受冻后,树皮先变色,后干枯。
主干
主干受冻一是冬季日灼,初冬和早春温差大,皮层组织随日晒温度增高而活动,夜间温度剧降受冻;二是冻裂,温度剧降,皮层组织冷缩,木质部产生应力将树皮撑破。一般生长过旺的幼树主干易受冻,落叶树比常绿树严重,如椴树、悬铃木、鹅掌楸、核桃等。冻裂一般不会直接引起树木死亡,但由于树皮开裂木质部失去保护,容易导致病虫害,削弱树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