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行千里 发表于 2010-10-20 14:36:00

我的09珠峰攀登,活着真好--中国农资联盟农资论坛巨献

我的09珠峰攀登,活着真好

只有我这样的忠贞

才敢于倒在这样荒寒的乡野

只有我这样威武的狮子

才敢于倒在这样寂然无声的水面

我流着

永不停息……

——摘自好友杨键的诗作《古寺》送给遇难的老吴

序:

下山后,这么长的时间里,我已不能写出自己的悲怆了,我也写不出内心的欢喜。当我尝试着用一个人的卑微,去体悟一座山的庄严时,我似乎触碰到了它,却怎么也写不出那种永恒。
面对着山,也许根本没有必要去写什么了,但我还是写了出来。
我是一个普通人,有着普通人的梦想,也有着普通人的虚荣,我所能做的,就是将所经历的,不论梦想还是虚荣,将那些细节都一一写出来,并尽量真实完整地呈现。
登上世界巅峰,就攀登本身来说,我能不悲不喜。但后来,老吴的死和自己在下撤途中所经历的那七小时、三百五十米时空生死的跌宕,以及在机场见到妻儿,重温亲情后的喜悦,悲喜间,生命本身就像月光一样,刹那便在内心映照了出来,不能不说这是我此行最大的收获了。
下山后,我看到的一切还是以前的一切,却已有所不同了,马路更坦荡了,楼梯的过道里也充满感激,以前做的好多事情,现在看起来,都是自己错了。
在山的面前,生命如果是一条河,我知道,我流得很不彻底。
但三生有幸,作为09春季攀登珠峰劫后的一个幸存者,此刻,我还能坐在电脑前,夜空中,再次攀爬上8844米,那一段风雪弥漫的故事里……

   此生若能去一次,死而无憾!!!本帖共有千张图片,贴出来需要时间,请耐心等待。为他们喝彩,也为遇难的老吴祈祷。。
                                                          ---- 中国农资联盟农资论坛注




1):一、为了梦想:
1、文革期间,我还很小,但父亲的这套登山邮票,却让我有了一个向上的梦……


03年人类登上珠峰五十周年央视的直播,8844米空间,那雪色的震撼,重新触发了我儿时那个梦



我知道攀登雪山,高寒常常是致命的,为提高耐寒能力,从03年秋季开始,只要是在室外,就再也没有穿过长袖了,即使是冬天,即使面对纷扬的大雪。这是06年2月5日中午下班时,朋友抓拍到的。(但骑行时,为保护关节,会戴上一付护肘)。



从04年环青海湖之行算起,05年徒步喀纳斯、赛里木湖,06年转神山岗仁波齐翻越海拔5700多米的卓玛拉山口,都是为了攀登雪山而作的前期准备。



07年夏季,作为菜鸟的我,战战兢兢,终于在48个人的攀登队伍中,在左腿十字韧带拉伤的情况下,第二个登顶了海拔7546米的慕士塔格峰,那次的收获是知道了自己可以适应高海拔雪山的攀登。



08年初,我还通过了中国登山协会在双桥沟举办的攀冰课程考试


08年秋季,我也是第二个登顶海拔8201米卓奥友峰的,那次的收获,是给了自己八千米以上雪山的经验和信心。



终于,我做好了所有攀登珠峰的准备。但3月26那天凌晨的一个梦,让我的珠峰之行,在初始就蒙上了一层心理阴影。梦里做到珠峰冲顶的时间是5月14日,醒来后,恍若真的一样,想了一想,突然惊觉“514”谐音正是“我要死”三个字。因为这个梦,离家前,对着镜子,我便留下了这张自拍照,万一挂了,这也算是遗像了。



拉萨附近的适应
20、3月29日晚上,依然是南京山友老李和孔兵(网名老革命)将我送上了火车,已经没有卧辅了,我只能在高低不平的三个大包上蜷缩着,度过了珠峰之行的第一夜。其实,只要心态好,车厢的一切,嘈杂与喧嚣便已与我无干了,我拥有一个过道的感觉,就像拥有一座山谷般寂静、空旷。

狼行千里 发表于 2010-10-20 14:43:00

已经习惯了一个人的旅行,可以使我枯坐成一条河流,已经学会不再着急,等待的时间里,用书、音乐、茶,消磨自己。



车窗外,我看到了这样一道光。这是怎样的一道光呀,这道光,使我想起了创世纪之初,上帝说,要有光,就有了光。



这道光本是我们世界的万物之源,此刻,映现在我们人类的窗口上,却让我悲悯不已。



无疑,人类的一些活动,都会对原始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包括登山,我能悲悯山河,却不能克制自己本身。


4月1日上午10点,我们十多个队员来到了拉萨近郊这座山下,开始作适应性训练。昨晚一夜没怎么睡好,下半夜头开始疼痛。


攀爬了一个多小时,上升约200米。





28、攀爬到尼姑庙的下面,我们不再走了,那天我所看到的拉萨充满阴影。





玉溪的杨雪松,是我07年慕峰队友,雪松是一个普通的公务员,他用自己在当地的口碑和人脉,一笔一笔地找来了赞助,每个人都分到一大包绿色生态食品,玉溪甜馨公司的喵哆哩、酸角果派,还有泰华公司“真牛牌”牛肉干,都特别适合作路餐,经常途中休息时会听到队友问,谁有喵哆哩呀。谢谢雪松了。




二天上午的活动,是与藏队的一个见面会,藏队英雄们给我的印象都低调、纯朴。



尼玛校长(中)现在已是藏队队长了,他那天的眼神,有些忧虑。会上,我谈及今年外国队会不会过多的问题,还有就是对指挥系统的担心。因为尼玛校长担任队长后,从圣山公司抽调了一部分骨干充实藏队,桑珠本人则是首次指挥攀登珠峰。尼玛校长回应说,因为西藏的局势外国队一时进不来,很多队已经转道尼泊尔南坡了,他自己则会等西藏登山大会结束,尽量赶到大本营参与指挥工作。

狼行千里 发表于 2010-10-20 14:49:00

中国农资联盟农资人论坛

会后,我与十四座英雄边巴扎西一起合影。05年边巴在冲击迦舒布鲁姆I峰途中,被滚落的山石砸中,颅骨骨折,两年后,在右眼不能闭合、右耳完全失聪的情况下,完成了最后一座山峰的攀登。 (雕爷摄)



广西美女白雪,以前只是仰慕,这次是她第四次来攀登珠峰了,但她参加的是新疆乔格里探险公司所组的队。之前,只在网上和她交流过几回,那天,却是在拉萨街头,我们一起喝着这种藏民自己做的酸奶。




白雪是那种比较性情也比较小资的女人,率真而活泼,但沉静的时候,雍容的气质自然天成。




沉静的时候,那种美,冷艳如冰雪。


更多的时候,则又透着男孩般的顽皮。


灯光下,眼神里流出的神情,妩媚、清新。


那晚,白雪的兴奋,是来自于她对装备的酷爱。



4月3日傍晚,离拉萨不到一百公里海拔4300米的羊八井登山训练基地空旷无人,那天积雪还未完全消融,冰冷的风从峡谷中带来山和落日的味道,熟悉而陌生……



基地坐落在群山之间,后面是一块偌大的高寒草原,草原上有20户藏民生息在此,三、四里处还有一个地热发电厂。4日早晨,我站在房间的窗前,草原还是一片枯黄。

狼行千里 发表于 2010-10-20 14:55:00

向前,远处山峦上还覆盖着一层薄薄的雪,院子右边是个室内温泉池,紧挨着的是露天游泳池。

上午,车将我们带到一个离基地不远的山坡下,今天的目的地原本是启孜峰的前进营地,需要上升700米。



走到了海拔4800米的嘎罗寺时,大伙都感到有些累了。在嘎罗寺修行的全是尼姑,右侧是主寺,我也进去拜了一下,捐了一点钱。


透过久远的天空,嘎罗寺其实是噶玛噶举派的一个尼姑庵,以前确实是个寺,已经有700多年的历史了,我不知道300多年前发生了怎样一个故事,因为一个尼姑在此修行,喇嘛们渐渐全走了,现在寺里有一百多个尼姑。



寺院里的尼姑,用酥油茶和糖果招待我们这群登山客,淳朴热情的主人,只要看你杯子里不满,就会为你续上。


风干的牦牛肉,很香,我却不敢吃,从到拉萨的那天起,我就肠胃不好了,几乎天天拉肚子。




离开的时候,按寺里的习俗,客人必须从仅容一个人的墙之间穿行,并按顺时针方向绕过主寺,才能下山。


我没有问为什么,走了一段时间后,我又远远地看了一眼因为修行而成了一个村庄的嘎罗寺。在西藏,在一些远离世俗的山上,有一些人,在苦炼自己的内心。


如果我们远眺群山的时候,也远眺下自己就好了。




基地里那个温泉池,已经好久没用了,费了好大劲,才将池子清洗干净,晚上终于能泡上温泉了,虽然温泉的水很黄很浑。

狼行千里 发表于 2010-10-20 15:02:00

在那个傍晚,面对暮色中的群山,心情也变得像草原上的那个村庄一样幽暗起来,我在日记中写道,我们来了,我们终归还要走,其它的,都不重要了。



4月5日上午,车开到这里后,我们开始徒步上山,今天的目标是徒步看看穷日岗母峰。


大连的林涛和赵阳是我卓奥友的队友,他们因山相识而相爱。



广西的孙岩辉(呢称孙二娘)和沈阳阿郎也是我卓奥友的队友,那天阿郎的快乐是将二娘当做一头导盲犬。




深圳的阿忠(左)和玉溪杨雪松。阿忠也是我在慕峰的队友,阿忠体能超群,记忆力也好,不仅喜欢登山,还喜欢一个人自驾,几乎跑完了中国所有的县,是个活着的地图。




那天我一直陪着来自成都的小肖慢慢走着。小肖有个二岁的女儿,在我们这个队里,除了他,最低的登山记录也是慕峰了,他却只登顶过哈巴,攀爬过玉珠峰,但肖以前曾经是学校的击剑队员,为爬珠峰也一直在坚持锻炼。



横切一个这样的雪坡,虽然没有什么难度,但那天,每一个队员都在适应着一个新的高度,很累,走一会就要休息一下。





过了那个雪坡,上了盘山公路,路又好走了起来。




喜欢走在这样的路上,在阳光和雪山的怀中,心情一如蓝天里的空气。




下午一点半,在海拔5300米的山口上,所有的疲惫在穷日岗母雄俊山峰的映衬下,都变成了我相机里的一次景深。

狼行千里 发表于 2010-10-20 15:07:00

山谷中空气清冷,那天,我的歌,是从穷日岗母方向吹过来的强劲的风……(阿忠摄)


我们下山了,补充路粮。山岗上,牦牛总是那样温良恭顺,一副逆来顺受的样子。



我也爱他们的样子,在这个世上,只有爱情还是一片未消的雪了。




高海拔“断臂山”。



这些俊美的山峰,每次都会让自己痴痴去想一下爬上去的样子。



穷日岗母,这座山一直是想来爬的,只能回头看一眼了,伴随着冰河消融的声音,我想着是不是最后一眼呢?




回到拉萨,听说白雪病了,晚上,我去看了她。




腰上贴着厚厚的膏药,看得出她内心的忧虑,临走时,我想,这样一个娇小可爱的人,因为登山,因为美貌而被寄托了太多登山以外的东西,是不是显得过于沉重了些,如果这次运气不好,她是否依然还能承受珠峰之重呢?




看过白雪后,我漫步走到大昭寺的广场,看到了一家幸福的人。




也看到了这样一位还在为生活艰辛奔波的老年藏妇。

狼行千里 发表于 2010-10-20 15:13:00

中国农资联盟农资人论坛

每当我来到大昭寺这扇门前时,那长明的灯火,都会让我感到温暖,都会让我的心更加谦卑不已。



有时,我在揣摩那叩长头人的心思,有时,又想着自己就是地上那块温厚的石头就好了。



乔格里探险公司所雇的夏尔巴向导因为西藏的局势,因为一时得不到签证而无法进入西藏,整个队伍也就面临着无法攀登的结局,后几经有关go-vern-ment部门的协调、撮合,尼玛校长才同意他们以中国联通队的名义加入到我们队伍中来了。4月7日那天下午,我为白雪在登山学校宾馆门口留了一张影,他们队在我们走后,就从外面搬进来住了。




那天下午,队友们整理装备,每人都有三个大包,杨雪松却有四个包,三个大纸箱,他要将厂家赞助的食物分发给已经在大本营的向导和协作们。



这是登山学校新的学员,他们来帮我们搬运行李。这些孩子们都出身于贫困山区,因为尼玛校长,他们才能来到这里,并享受免费的教育和吃住。




桑珠,圣山公司总经理,登山学校一期毕业,也是我以前的攀冰教练。



那天晚上,依然是在突击营地西餐吧,西藏登山协会为队伍饯行。

8日上午10点半,拉萨的阳光温暖和煦,终于要启程了。




那天在大昭寺的夜晚,我穿得太少受凉了,吃了两天的药,还没见好,当我回头看着车窗外送别的人群时,心情轻松而不安。(队友摄)




9日下午1点在海拔4430米的腊拉山口,向导们将哈达结成一条几十米长的白色经幡,高高挂起在公路两旁的山坡上。

狼行千里 发表于 2010-10-20 15:18:00

中国农资联盟农资人论坛

每当我来到大昭寺这扇门前时,那长明的灯火,都会让我感到温暖,都会让我的心更加谦卑不已。



有时,我在揣摩那叩长头人的心思,有时,又想着自己就是地上那块温厚的石头就好了。



乔格里探险公司所雇的夏尔巴向导因为西藏的局势,因为一时得不到签证而无法进入西藏,整个队伍也就面临着无法攀登的结局,后几经有关go-vern-ment部门的协调、撮合,尼玛校长才同意他们以中国联通队的名义加入到我们队伍中来了。4月7日那天下午,我为白雪在登山学校宾馆门口留了一张影,他们队在我们走后,就从外面搬进来住了。




那天下午,队友们整理装备,每人都有三个大包,杨雪松却有四个包,三个大纸箱,他要将厂家赞助的食物分发给已经在大本营的向导和协作们。



这是登山学校新的学员,他们来帮我们搬运行李。这些孩子们都出身于贫困山区,因为尼玛校长,他们才能来到这里,并享受免费的教育和吃住。




桑珠,圣山公司总经理,登山学校一期毕业,也是我以前的攀冰教练。



那天晚上,依然是在突击营地西餐吧,西藏登山协会为队伍饯行。

8日上午10点半,拉萨的阳光温暖和煦,终于要启程了。




那天在大昭寺的夜晚,我穿得太少受凉了,吃了两天的药,还没见好,当我回头看着车窗外送别的人群时,心情轻松而不安。(队友摄)



9日下午1点在海拔4430米的腊拉山口,向导们将哈达结成一条几十米长的白色经幡,高高挂起在公路两旁的山坡上。

狼行千里 发表于 2010-10-20 15:24:00

中国农资联盟农资人论坛

每当我来到大昭寺这扇门前时,那长明的灯火,都会让我感到温暖,都会让我的心更加谦卑不已。



有时,我在揣摩那叩长头人的心思,有时,又想着自己就是地上那块温厚的石头就好了。



乔格里探险公司所雇的夏尔巴向导因为西藏的局势,因为一时得不到签证而无法进入西藏,整个队伍也就面临着无法攀登的结局,后几经有关go-vern-ment部门的协调、撮合,尼玛校长才同意他们以中国联通队的名义加入到我们队伍中来了。4月7日那天下午,我为白雪在登山学校宾馆门口留了一张影,他们队在我们走后,就从外面搬进来住了。




那天下午,队友们整理装备,每人都有三个大包,杨雪松却有四个包,三个大纸箱,他要将厂家赞助的食物分发给已经在大本营的向导和协作们。



这是登山学校新的学员,他们来帮我们搬运行李。这些孩子们都出身于贫困山区,因为尼玛校长,他们才能来到这里,并享受免费的教育和吃住。




桑珠,圣山公司总经理,登山学校一期毕业,也是我以前的攀冰教练。



那天晚上,依然是在突击营地西餐吧,西藏登山协会为队伍饯行。

8日上午10点半,拉萨的阳光温暖和煦,终于要启程了。




那天在大昭寺的夜晚,我穿得太少受凉了,吃了两天的药,还没见好,当我回头看着车窗外送别的人群时,心情轻松而不安。(队友摄)



9日下午1点在海拔4430米的腊拉山口,向导们将哈达结成一条几十米长的白色经幡,高高挂起在公路两旁的山坡上。

狼行千里 发表于 2010-10-20 15:25:00

中国农资联盟农资人论坛

每当我来到大昭寺这扇门前时,那长明的灯火,都会让我感到温暖,都会让我的心更加谦卑不已。



有时,我在揣摩那叩长头人的心思,有时,又想着自己就是地上那块温厚的石头就好了。



乔格里探险公司所雇的夏尔巴向导因为西藏的局势,因为一时得不到签证而无法进入西藏,整个队伍也就面临着无法攀登的结局,后几经有关go-vern-ment部门的协调、撮合,尼玛校长才同意他们以中国联通队的名义加入到我们队伍中来了。4月7日那天下午,我为白雪在登山学校宾馆门口留了一张影,他们队在我们走后,就从外面搬进来住了。




那天下午,队友们整理装备,每人都有三个大包,杨雪松却有四个包,三个大纸箱,他要将厂家赞助的食物分发给已经在大本营的向导和协作们。



这是登山学校新的学员,他们来帮我们搬运行李。这些孩子们都出身于贫困山区,因为尼玛校长,他们才能来到这里,并享受免费的教育和吃住。




桑珠,圣山公司总经理,登山学校一期毕业,也是我以前的攀冰教练。



那天晚上,依然是在突击营地西餐吧,西藏登山协会为队伍饯行。

8日上午10点半,拉萨的阳光温暖和煦,终于要启程了。




那天在大昭寺的夜晚,我穿得太少受凉了,吃了两天的药,还没见好,当我回头看着车窗外送别的人群时,心情轻松而不安。(队友摄)



9日下午1点在海拔4430米的腊拉山口,向导们将哈达结成一条几十米长的白色经幡,高高挂起在公路两旁的山坡上。

狼行千里 发表于 2010-10-20 15:31:00

中国农资联盟农资人论坛

每当我来到大昭寺这扇门前时,那长明的灯火,都会让我感到温暖,都会让我的心更加谦卑不已。





有时,我在揣摩那叩长头人的心思,有时,又想着自己就是地上那块温厚的石头就好了。






乔格里探险公司所雇的夏尔巴向导因为西藏的局势,因为一时得不到签证而无法进入西藏,整个队伍也就面临着无法攀登的结局,后几经有关go-vern-ment部门的协调、撮合,尼玛校长才同意他们以中国联通队的名义加入到我们队伍中来了。4月7日那天下午,我为白雪在登山学校宾馆门口留了一张影,他们队在我们走后,就从外面搬进来住了。






那天下午,队友们整理装备,每人都有三个大包,杨雪松却有四个包,三个大纸箱,他要将厂家赞助的食物分发给已经在大本营的向导和协作们。





这是登山学校新的学员,他们来帮我们搬运行李。这些孩子们都出身于贫困山区,因为尼玛校长,他们才能来到这里,并享受免费的教育和吃住。






桑珠,圣山公司总经理,登山学校一期毕业,也是我以前的攀冰教练。





那天晚上,依然是在突击营地西餐吧,西藏登山协会为队伍饯行。




8日上午10点半,拉萨的阳光温暖和煦,终于要启程了。






那天在大昭寺的夜晚,我穿得太少受凉了,吃了两天的药,还没见好,当我回头看着车窗外送别的人群时,心情轻松而不安。(队友摄)





9日下午1点在海拔4430米的腊拉山口,向导们将哈达结成一条几十米长的白色经幡,高高挂起在公路两旁的山坡上。

中国农资联盟 发表于 2010-10-20 15:52:00

农资人论坛

队员们手捧哈达,依次走向山去。


将哈达系在那组经幡上,以示敬意。




下午2点,车到达拉孜县城,在一个叫家常便餐的小餐厅里,罗布占堆老婆娘家的人在等着我们。




我们受到了他妻子和长辈的祝福,并接受了雪白的哈达。罗布就是山上点燃圣火的那位向导。(右边队员为广州华仔,中间者为罗布占堆)。





在餐厅外,当我看到了两个孩子时,我的心又低沉了下来。




下午3点多,车进入珠峰保护区了,在定日县海拔5248米的嘉措拉山口,真正的珠峰之旅是从这里开始的,我们开始进入冰冻地带,河是冰河,不再流动……



4月10日上午,到达海拔5200米的久乌拉山口时,当一排雄伟的八千米级山峰蓦然出现在我眼中,当珠峰在众多的山峰中更显得卓尔不群时,我的心竟为之狂跳不已。




下午3点多,我们来到了海拔5200米的大本营,大本营里因为只有我们一支队伍而显得有些空旷


当夕阳将余晖斜斜地挂在了营地后面的山岗上时,队员们已经吃过饭,站在帐篷的外面,忍受寒风,期待着珠峰的第一场落日的到来。


雨桐 发表于 2010-10-20 15:54:00

洁白的哈达,深深的寓意!

中国农资联盟 发表于 2010-10-20 16:01:00

在攀登珠峰的那些日子里,我不想错过珠峰早晨的每一个寂静。11日早晨,虽然已经快九点了,但从这个方向看去,珠峰的营地里依然没有阳光。



风吹了整整一夜,昨晚睡前帐蓬外的气温零下9度,帐蓬里零下5度。早上进来,茶杯里水和茶叶已经是一块冰砖了。干冷的气候,还让自己的鼻粘膜始终都充着血,来到大本营后,感冒的症状又加重了。



白天,帐篷里是呆不住的,温度能达到29度,吃过中饭后,只能坐在帐篷前,晒晒太阳,看看书。


12日早上,珠峰上空晴朗无云,来到大本营的第一次适应性训练是向下走的。


虽然是向下走,却因为没走现成的公路,依然很累,昨晚因为高反,几乎一夜没睡,清鼻涕也流得更多了。




河面上的冰已经消融,水很清。


在寒冷的风中,那晚的珠峰像一座正在燃烧的火炬,点燃了夜空。




那天傍晚,我像一尊枯透的老树,久久地望着山巅。山巅上那层薄暮的后面,泛着淡淡的温暖,就像冬天下班后,仰望着楼上家里窗户里泛出温暖的灯火一样。


那晚,白雪落寞的神情里,蕴含着一丝坚毅。


虽然大本营的早晨依然那么寒冷,但却也能感受到一点暖和的迹象了。15日那天一大早,在营地后面的一个山坡上,煨桑仪式的准备工作就开始了,那天珠峰干净的像被水洗过一样。

中国农资联盟 发表于 2010-10-20 16:11:00

上午11点,煨桑仪式正式开始。



喇嘛念起了经文,次培的叔父桑杰也在其中。

经文印在这样的纸上,已经有些年头了。


一脸虔诚。




那天,我将自己化成了一缕桑烟,我不奢求什么,只愿平安。

每个人抓起一把米。


随着经文的内容,不时抛洒向空中。

仪式的高潮是将青稞粉洒向嘛尼堆的上空。



然后再相互抛洒嬉戏。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我的09珠峰攀登,活着真好--中国农资联盟农资论坛巨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