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多 发表于 2015-3-21 16:58:41

多菌烯唑醇为什么预防小麦纹枯病?

    小麦纹枯病发生普遍而严重。在长江中下游和黄淮平原麦区逐年加重,对产量影响极大。一般使小麦减产10%-20%,严重地块减产50%左右,个别地块甚至绝收。       症状小麦各个生育期均可受害,造成烂芽、病苗死苗、花秆烂茎、倒伏、枯孕穗等多种症状。1、病苗死苗:主要发生在小麦3-4叶期,在第一叶鞘上呈现中央灰白、边缘褐色的病斑,严重时因抽不出新叶而造成死苗。2、花秆烂茎:返青拔节后,下部叶鞘产生中部灰白色、边缘浅褐色的云纹状病斑,多个病斑想连接,形成云纹状的花秆。田间湿度大时,病叶鞘内侧及茎秆上可见蛛丝状白色菌丝体,以及由菌丝纠缠形成的黄褐斑的菌核。3、倒伏:由于茎部腐烂,后期极易造成倒伏。4、枯孕穗:发病严重的主茎和大分蘖常抽不出穗,形成“枯孕穗”,有的虽能够抽穗,但结实减少,籽粒秕瘦,形成“枯白穗”。      影响小麦纹枯病发生流行的因素包括品种抗性、气候因素、耕作制度及栽培技术等。1、品种抗病性。2、耕作与栽培措施。3、灌溉条件的改善,播种密度的增高。4、气候条件:不同发病阶段对气象因子的反应有显著差异。5、土壤条件:小麦纹枯病发生与土壤类型也有一定关系。      春季是病害发生高峰期,仅靠种子处理很难控制春季病害流行,在小麦返青拔节期应根据病情发展及时进行喷雾防治。在用药上可选用柯旺达进口杀菌剂--多菌烯唑醇。一种混合型内吸性广谱杀菌剂,作用机理独特、高效、微毒、无公害杀菌剂。能有效抑制病原真菌菌丝体的正常生长或直接杀灭病菌,在土壤中能提高药效,且持效期长,使用两周内仍有杀菌活性。对子囊菌、担子菌、半知菌等亚门的病害均有良好的控制和杀伤作用。       在发病初期用多菌.烯唑醇一袋兑水15公斤,叶面喷施,7-10天喷施一次;病情严重时,用多菌.烯唑醇两袋兑水15公斤,5-7天叶面喷施一次,连续喷施2-3次。沃尔德(加拿大)国际作物有限公司http://www.worldofcanada.comhttp://www.沃尔德中国.com阿里旺铺:http://zzwoerde.1688.com官网:http://www.woerde.com.cn
QQ在线:2973378314   联系电话:400-603-9658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多菌烯唑醇为什么预防小麦纹枯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