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瘟病的防治方法
粟瘟病的防治方法 粟的叶、叶鞘、穗颈、小穗柄和籽粒各部均可被害。上海赫裕农业科技研究到叶片上典型病斑为梭形,中央灰白色至灰褐色,边缘深褐色,潮湿时,叶背面生灰霉状物;叶鞘上病斑亦呈梭形,较大,严重时茎节变黑,易折断。穗颈和小穗柄被害时,均为暗褐色,组织坏死,致使上部谷穗或小穗失去养分供给而成为死穗或"死码"。在华北地区粟出苗2~3片真叶时,即能引起苗枯,而在东北苗期发病极少 【上海赫裕农业科技病原菌】 病菌分生孢子梗单生或2-5根束生,无色或基部淡褐色,不分枝,2~3个隔膜,顶端稍尖,有时屈膝状,孢痕显著;分生孢子洋梨形或梭形,无色透明,基部饨圆至较圆,有小突起,顶端较尖,2个隔膜 。 【上海赫裕农业科技发病特点】 病菌在病草、病株残体和种子上越冬,成为次年的初侵染源。以病草最重要,病草体内的菌丝体在室外干燥环境堆放,经过两年仍有72%存活率。田间残留病残组织越冬后,组织内的菌丝尚有40%以上存活率。种子带菌侵染率极低,田间发病后,叶片病斑上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重复侵染。本病发生发展的适温为25℃左右,阴雨多雾,空气湿润时为害严重。不同品种在不同生育期抗病性有较大差开;氮肥过多,加重发病。 【上海赫裕农业科技防治方法】 (1)选用适合当地的抗病良种。 (2)及时处理病草、病残株,进行种子消毒,以减少菌源。带病谷草远离田间,最好堆在棚(室)内,进行探耕灭茬,在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方法同粒黑穗病。 (3)合理密植,勿过量施用氮肥。 (4)有条灯件的地方,于叶瘟发病初期喷药防治。或抽穗期施药预防穗瘟。禾欢蓝菱王、戊净80(80%戊唑醇WDG)、 金优福25%吡唑醚菌酯SC、讯靓(90%多菌灵WDG)、 蓝菱75%代森锰锌WDG.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