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提醒……
温度无疑是棚室蔬菜管理的突出重点和难点。建议菜农加强温度管理,棚室温度应该比作物的适宜温度上限再高出2-3℃为宜。其原因如下: 1.棚室内的温度计多挂在植株上部,白天不同部位的空气温度与所处高度基本成正相关,特别是植株繁茂与较高时,由于枝叶的遮阴作用,由生长点向地面测量,其温度下降梯度十分明显。一般地面温度可比生长点处的温度低3-7℃,若作物生长点处的温度在34℃左右,那么作物主体枝叶处的温度恰在27-30℃之间,处于光合作用的最适宜温度范围内。 2.棚室栽培,土壤水分供应充足,从而加速了作物叶片的蒸腾作用,降低了叶片温度,其叶片温度,一般比空气温度低3-5℃,即使空气温度明显高于光合适温2-4℃时,其叶片温度仍处在光合作用的适宜温度范围之内。 3.温度包括气温和地温,若地温偏低不但不利于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导致生根量少,根系吸收能力差,生理活性低,而且还会引起多种生理性病害的发生,甚至于烂根、死根,引起作物死亡。 提高棚内气温,可显著提高地温,较高的地温,同时施用加加旺激抗菌968微生物菌剂,能促进根系发育、增加生根量、提高根系活性、促进根系对水分和营养元素的吸收、转化和利用。从而达到促进作物地上部分的生长发育、提高作物产量、品质的目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