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人 发表于 2016-3-2 17:46:40

小麦赤霉病识别图谱及防治方法(春季必备)

症状:
赤霉病可侵染小麦的各个部位,从苗期到穗期均可发病,引起苗枯、茎基腐、秆腐和穗腐,其中以穗腐对小麦影响最为普遍和严重。穗腐一般在扬花后6—10天出现症状,发病盛期通常在乳熟期,黄熟后停止。穗腐发生初期,往往先在个别小穗的颖壳上出现淡褐色水渍状斑点,后扩散到整个小穗,由一个小穗蔓延到周边小穗,并引起穗轴水渍状青灰色或褐色坏死,部分或整个麦穗枯死,形成白穗。当湿度较大时,在颖壳边缘或小穗基部产生粉红色黏胶状霉层,在麦穗近8成熟时,遇高温高湿,粉红色霉层处产生蓝色小颗粒,用手触摸有突起感,不能抹去。受害麦粒皱缩、变小、干瘪,表面有粉红色霉层。

发病条件: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与流行受气候条件、菌源数量、品种及栽培条件等因素影响。赤霉病菌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广。菌丝发育适温为22℃—28℃,最低为3℃,最高为35℃。而对空气的相对湿度要求较高,空气的相对湿度在80%以上时发病率高,低于72%一般不发病。因此,当春季回暖早、田间湿度大,特别是小麦开花期雨水多的年份对赤霉病的发生极为有利。近年来,大型机械收割小麦基本普及,大量病残体留在田间,再加上小麦密度过大、过量偏施氮肥, 极易造成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小麦抽穗扬花期间若遇3天以上连续阴雨天气,气温保持在15℃以上,赤霉病将大流行。

识别图谱:




防治方法:
(1)用拌种剂拌种

(2)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喷雾一般用量为有效浓度0.05%~0.1%,即50%可湿性粉剂加水稀释500~1000倍,药剂持续期为7~10天,对麦株无药害,防效可达80%~90%,防病增产率一般可达20%~40%,病粒率可下降70%以上。有时用0.05%多菌灵与尿素混用,比单用多菌灵防病效果好。

(3)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喷雾使用浓度与方法同多菌灵。

(4)灭菌丹可湿性粉剂喷雾要注意的是灭菌丹只有预防效果,没有治疗作用。此药剂对麦类锈病有良好的兼治效果,使用浓度为0.25%,即50%可湿性粉剂加水稀释200倍,防效一般在71%~80%。

(5)福美双50%可湿性粉剂,使用浓度为0.2%~0.3%,即用50%可湿性粉剂加水稀释166~250倍。

(6)福美双对人畜安全,对麦株无药害,防效在70%左右,但持续药效期短,一般只有3~5天。福美双与多菌灵配成混合剂可降低多菌灵用量,一般用25%多菌灵与15%福美双混合成40%多福合剂加水稀释500倍液喷雾使用,防效在70%左右。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麦赤霉病识别图谱及防治方法(春季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