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坑钱!这几个涉农“协会”“研究院”全是假的
中国公益总会”、“中国担保协会”、“中国产品质量协会”……近日,民政部首批公布了203家境外登记的山寨社会组织。这些“山寨社团”主要目的是在境内敛财,有些甚至向企业敲诈勒索。1“山寨社团”境外注册 国内活动
在民政部首批公布的203家境外登记的山寨社会组织中,包括“中国民营企业家协会”、“中国长寿工程基金会”、“中国产品质量协会”、“中国中小城市电视媒体研究中心”、“中国国际投资贸易研究会”等等,涉及医疗、教育、餐饮等多个行业。
这些机构主要是内地居民利用境内外对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制度的差异,在登记条件宽松的国家和地区进行注册,多数都冠以“中国”、“中华”、“全国”等国字头字样,与国内合法登记的全国性社团名称相近甚至相同,是典型的“山寨社团”。
2、用发牌照、搞评选等方式敛财
“山寨社团”的主要目的就是在境内敛财,敛财手段包括发展会员、成立分会收取会费,发牌照、搞评选颁奖活动收钱,搞行业培训收费,有些甚至向企业敲诈勒索。
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副局长刘振国表示,这些社团开展活动时,往往选择较大场所,有的甚至在人民大会堂、政协礼堂、钓鱼台这样的地方来开展活动。他们还往往邀请一些国内名人参与活动,来提高他们的可信度。
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目前掌握的“山寨社团”名单(截至2016年2月)
涉农类:
1、“中国三农协会”
2、“中国三农产业协会”
3、“中国三农研究院”
4、“中国三农促进会”
5、“中国三农产业发展工作委员会”
6、“中国农业科技服务协会”
7、“中国土地法律与政策研究中心”
8、“中国土地研究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