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未来农资零售商消失的4大秘籍
从上世纪90年代农资经营放开到现在,农资行业也经历了一段从辉煌到迷茫的过程。而随着农资产能的过剩,农资销售的竞争是越来越激烈,利润越来越薄,销售额不稳定甚至逐年下降,市场份额也大幅度缩水。在厂家、经销商和合作社将农资销售重心下沉的情况下,单纯的农资零售商将会逐渐被市场边缘化,甚至在未来的5-8年内直接消失!
那么,是消失 or 转型?这就成了现在的农资零售商所面临的严峻形势!
那些从一开始是农民,一不小心开始卖上了肥料,而且还成功了,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农资零售商。在当前这种严峻的形势下,他们依然没有看清现实,继续抱着小富即安的心理,墨守成规,循规蹈矩的做农资零售。那么不好意思,优胜劣汰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弱肉强食也是天经地义的丛林法则。在这种自然法则面前,他们终将消失。
下边本人就分享一些农资零售商转型的模式和思路:
模式一:
借助工具,提升效率:工具类软件管理农资店
移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农业”已成为一种不可逆的发展趋势。农资零售商可以借助农资类软件去管理自己的店铺和卖货,比如农村淘宝、店管家、农管家之类的。
模式二:
改变思路,整合资源:农资综合/连锁超市
原来的零售店思维都是夫妻店,旺季卖货,淡季收款,这样的经营模式肯定已经不适用于当下竞争残酷的农资市场。从原来的单打独斗,演变成强强联手,厂商联动。把零售店老板从处理日常的农资买卖的鸡毛蒜皮中解脱出来,组建农资综合/连锁超市,形成一定的品牌效应和影响力。
模式三:
大胆跟进,趋势转型:变身“农业种植医院”
农民的追求很简单,只要增产。我们怎么解决农民的增产?首先你变成“大夫”。不仅要卖给他们农资产品,还要给农民解决方案——农作物优质高产的种植方案。从化肥、农药、种子入手,对农民的农事活动进行有效指导和解决种植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模式四:
改变平台,扩大视野:转型“农业合作社”
农资零售商转型“农业合作社”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是具备敏锐的市场洞察力,能够深入农村把握农民需求,准确把握市场形态;
二是拥有农资供应上行优势,经营农资是转型的核心目的,而在未转型前零售商与农户是简单的买卖关系,转型后将零售商和农户通过合作社的形态紧密联合在一起,建立起彼此之间的信任,通过经销商在农资供应中独有的核心优势,在增加农资销量同时增强社员与合作社粘连度;
三是在当地影响力大,农资零售商成立合作社,以农资统购统销、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等为亮点,将比其他合作社更快速的发展社员、壮大合作社规模,占据发展先机。
可以预见在未来农资市场发展中,农资零售商转型的合作社也必将占有一席之地!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