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农资人 发表于 2016-4-21 09:04:18

农资电商不可怕,可怕的是恶性竞争

农资电商是一种新型的事物,它的到来既给传统的农资销售带来了冲击,也加快了各地好农资的流动,尤其是偏远地区带去了好农资,但把农资电商跟无证经营农资或者卖假农资联系起来是不负责的说法。
不否认有假货的存在,但绝大部分都是真的,只不过各个地方的经销商定价不同,存在的差价,从而造成了各地的串货,尤其是进口药,往往有业绩的考核,或者量多会优惠很多,一些地方经销商为了争取更多的优惠,进货量超过自己当地的销售,当地销售不了了,只能靠销往外地,这就出现了压低价格往外销售。把全国各地看成某地的几个农资零售店,比如说张三店里巴斯夫的百泰卖25一包,李四为了抢生意卖22一包,王五卖20一包,从而形成了恶性竞争,大家都有的农资拼命压价,甚至不赚钱或者亏点钱卖,而对于自己独有的农资拼命杀猪,这个没有利润了,肯定要从别的东西上赚回利润。

农资电商也是这个道理,反正不是自己的市场,赚到钱就可以了,到最后拼命压价,压到最后就是微利了。传统农资零售需要支付人工、房租等费用,而且绝大多数存在着赊账,按照电商农资的利润是很难生存的,这就给传统农资零售带来了很大的冲击。说到底不是电商农资给传统农资零售带来冲击,是恶性竞争给传统农资零售带来了冲击。

本来进口农药可以解决这个冲击的,那就是物流码,但这个被聪明的中国人刮掉了,所以进口药的地区垄断也被切除掉了,那些进口农药生产商和国内农药生产商与其一味的撇清与农资电商的关系和强调电商农资的质量问题,不如切实抓好自己经销商的管理和产品物流码的升级。说白了电商农资和传统农资就是因为“利”的关系造成的恶性竞争,只不过电商农资把原来零售店之间的小范围恶性竞争扩大了全国范围的恶性竞争!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农资电商不可怕,可怕的是恶性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