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生产中如何做好防盐与排盐
对于盐渍化的表现和危害想必菜农已经非常清楚,但是对于如何预防盐渍化、处理盐渍化,有些人可能束手无策。本期,将继续探讨土壤盐渍化问题,重点在于切合实际的,操作性强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及时的土壤检测是预防盐渍化的第一步 蔬菜所需的无机养分又叫无机盐,而化学肥料中有的全部为无机养分,有的以无机养分为主。因此,土壤的盐渍化与施用的化学肥料有直接的关系,是无机养分过剩积累导致。所以说,预防盐渍化必须清楚土壤中矿质养分含量。 通常土壤检测的是可吸收利用的养分含量,如水解氮、有效磷钾等。当这些有效的无机养分过量时,大量的剩余养分会不断被固定而成为难以吸收的化合物,这就是土壤盐分的来源。所以说对土壤进行检测,可掌握土壤中无机养分的含量,根据检测的结果进行施肥,低则加量,过则减量。让土壤中的无机养分始终保持在适宜蔬菜生长的合理范围之内,既能够满足蔬菜需求,又避免在土壤中积累。 据了解,当前对土壤无机养分的检测有氮、磷、钾、钙、镁、氯、钠及部分微量元素等多个项目。山东省寿光市土壤肥料测试与研究中心的丁光国老师介绍说,一般当氮、磷、钾、氯、钠过量时,土壤全盐含量会超标,这表明土壤有盐渍化的风险。当以上五种在适宜范围内时,全盐含量则较低,一般不会发生盐渍化问题。而需要说明的是,当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的时候,即使氮、磷、钾、氯、钠在适宜的范围内,也会出现全盐含量超标的情况。 增有机减无机是预防盐渍化的第二步 通过微信、电话与菜农交流时发现,很多人都提出增加有机肥的用量,减少化学肥料的用量是预防盐渍化的关键。那么问题是增加多少有机肥,增加什么样的有机肥,减少多少化学肥料呢? 对于这个问题,蔬菜的生长以及土壤的变化是一个动态过程。有机质不停被分解,无机养分不停被吸收,这个量通常不是固定的,也很难固定。因此预防盐渍化方法之一——合理施肥的“合理”之处就在于将有机质提高至20g/kg之上,将无机养分控制在蔬菜适宜生长的范围之内(少则增、多则减)。 将有机质提高至20g/kg之上,可以不用考虑土质类型的影响。关键在于用什么样的有机肥。生鲜粪肥通常有机质含量低而盐分含量高,因此不提倡大量使用。单纯提高有机质可使用稻壳、秸秆等,这些材料中有机质含量高,但须较长时间分解转化才能起到效果。像黏性大的土壤建议多施,每亩4000斤以上。 减少无机营养的供应也是相对的。当土壤有机质的含量达到20g/kg时,对无机养分的蕴涵能力也会提高。但通过土壤检测,当无机养分超过蔬菜适宜含量时,就可通过拉空水的方式减量,或者陆续降低无机养分的用量。比如土壤速效钾的含量超过400mg/kg时,拉一次空水就能够使其降到适宜水平,或者是按照正常用量的2/3或减半使用。若严重超标,底肥可停止使用,栽培过程中需多拉几次空水。 栽培过程中处理盐渍化土壤 吸盐解盐的产品是重点 当土壤出现盐渍化以后,轻者蔬菜虽然生长,但会表现多种异常,重者蔬菜根本不能生存。而实际生产中,出现根本不能种植的重盐渍化土壤的情况较少,多是轻盐渍化。那么,在不影响蔬菜生长和管理的条件下,就需要使用具有吸盐和解盐的功能性产品来消除土壤的盐渍化问题。 什么样的产品具有吸盐的作用呢?从技术本源上来说,团粒结构就能够起到良好的吸盐效果。因此,可以理解为凡是利于团粒结构形成的产品都具有吸盐的功效。团粒结构是由大量的土壤胶体组合而成,腐殖质、微生物、高分子化合物(蛋白质、多肽、氨基酸、糖类)都是土壤胶体的类型。因此使用这一类的功能性产品,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就能够起到良好的吸盐作用。 团粒结构促进方案:氨基酸、腐植酸类产品+微生物菌肥+酶类产品,冲施。 同时,硅肥、生物碳肥也具有吸附效果。硅能够与过量的矿质元素络合,从而降低土壤中的盐浓度。而具多孔性的生物碳肥可以将过量的矿质养分吸附到其结构内,从而避免盐的危害。 不得不说,许多含解磷解钾菌的微生物菌剂对解除盐渍化也有很好的效果。连续冲施这样的微生物菌剂,可以将过量的被固定的磷钾解离为可吸收利用状态,从而避免积累在土壤中形成盐害。微生物菌剂建议选择加加旺激抗菌968品牌。 这里输入使用农艺措施排盐 降低土壤盐分含量 俗话说“盐随水走”,可利用水对盐分的淋洗作用将土壤中的盐分带出耕作层,在操作上可于空棚期灌大水,或者揭膜后利用自然降水淋洗。要注意在栽培时经常划锄,切断毛细管,避免毛管水将深层盐分带至耕作层。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