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栽培简述6
西瓜栽培简述6夏秋栽培
夏秋西瓜是北方地区夏季小麦收获前后,于5月底至6月初播种,8月收获。此时,正值高温多雨季节,植株长势弱,抗逆能力差,病虫危害严重,生产难度较大,必须采取相应配套技术措施,才能获得优质丰产。
整地做畦与覆膜
夏秋西瓜宜选择地势高燥、土层深厚、排灌方便的肥沃沙壤土。前茬收获后,立即深耕耙平。按1.7~1.8米行距挖好瓜沟,沟内施足基肥。每公顷施优质圈肥75 000公斤,三元复合肥为375公斤左右。为排水防涝,多采用高畦或小高垄栽培。高畦一般宽为1.6~1.8米,高为16~20厘米,每畦种一行,两畦间留宽30厘米排水沟。垄栽则分单行和双行两种。单行栽垄高为16~20厘米,上宽为15厘米,底宽为35厘米左右;双行栽垄较大,底宽为60~80厘米,上宽为50厘米,垄距为
3.0~3.5米,两行西瓜间距为25~30厘米,双向爬蔓。畦或垄做好后,播前用幅宽为50~60厘米左右银灰色地膜铺在瓜畦(垄)上,以驱避蚜虫,减轻病毒病危害。
选择良种
夏秋西瓜应选择抗病、耐湿、高温,节成性好,生长旺盛,光合力强的优良品种。
适期种植
1. 直播法 一般在5月底至6月初播种,宜浸种催芽。播时将已覆盖好的地膜一边揭起,卷放到另一边,按40~50厘米株距挖2~3厘米深播种穴,先浇水后播种,每穴2粒,芽尖向下,后覆土1.5厘米厚,铺好地膜。子叶出土后应及时破膜放苗,以防高温烧苗。可用手轻轻捅一直径2厘米左右的洞穴,刚能放出苗即可,破口处立即用土封严。
2. 育苗定植法 选地势高燥,通风良好的地方建造阳畦苗床,其上搭设小拱棚防雨。晴天上午10时至下午3时盖草帘遮花荫,防止强光曝晒。一般苗期尽量不浇水,以防幼苗徒长。夏秋栽培苗龄宜短,以苗龄15天左右,幼苗二叶一心时定植最适。多采用先定植后铺膜即按株距为40~50厘米挖好定植穴,直径为10厘米,深度以苗坨与畦面齐平为宜。定植完毕,覆盖银灰色地膜,幼苗处将膜开“十”或“T”字形口,让幼苗从破口处顺利伸出膜面,再用土封住膜口。
整枝压蔓
夏秋西瓜需严格整枝,以防叶蔓生长过旺。一般采用三蔓整枝法,即主蔓长到6~8节,长度20厘米左右时摘心,促进基部侧蔓生长,选留其1~3节上的3条侧蔓加以培养,促其生长健壮一致。雌花开放时,若植株徒长,难以坐果,可在雌花前3~5片叶扭伤瓜蔓。当瓜坐住后,植株生长仍过旺,可将坐瓜蔓10叶前打顶,以利幼瓜膨大。由于蔓叶旺盛生长时正值高温多雨季节,因此,采用明压法压蔓较好,以免伤蔓,引起病害蔓延。若开花坐果期植株生长过旺,也可在雌花前3~5节用暗压法重压一刀,以利坐果保果。
肥水管理
夏秋西瓜生育期短,营养生长旺盛,果实发育较差,应加强肥水调控。施肥原则上开花坐果前以控为主,少施或不施;幼瓜坐住后,及时追速效复合肥;后期每隔5~7天喷一次0.3%尿素和0.2%~0.3%磷酸二氢钾溶液,防止植株早衰。水分管理宜排灌结合,除满足西瓜生长发育所需水分外,还应保证土壤氧气充足,通透性良好,以满足根系生长所需。因此浇水宜采用沟灌法,即顺西瓜垄沟浇水,以便及时排除多余水分。浇水最好在清晨和夜间土温较低时进行。而排水除采用高畦、高垄栽培外,还应加强防雨防涝工作,特别是炎夏高温阵雨过后,除及时排水外,最好采用井水轻浇一遍,即所谓“涝浇园”,以增加土壤氧气,降低地温。
保花保瓜
夏秋西瓜开花坐果期正值高湿多雨,授粉受精极为困难。为防雨淋,应分别将雌花、雄花套袋,或预先摘下将要开放的雄花、让其室内开放,田间授粉。若授粉后3小时内遇雨应补授一次。夏秋西瓜果实发育正值高温强光,雨水集中的季节,极易烂果和出现日灼现象,应采取相应防护措施。首先,将结瓜着地部位做成一定斜坡的平滑土台,避免雨水过多积水浸瓜。同时当幼瓜碗口大时,瓜下铺厚5厘米左右麦秸或稻草垫瓜,防止接触地面果实感染疫病及受黄守瓜幼虫侵袭。其次,为防止烈日曝晒,在果实膨大生长后期至果实成熟期,将瓜蔓盖于瓜上或用树叶、稻草遮盖,均能有效防止日灼病发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