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缓控释肥白皮书发布!
导读:从小到大,从跟随到赶超,从从小产品到大产业,从高不可攀的贵族肥料到进入寻常百姓家;从2006年中国第一条年产30万吨缓控释肥在山东临沭投产,到全国缓控释肥产能达到700万吨;从匠心十年,聚力向前,到中国缓控释肥产业白皮书的发布:金正大等企业有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之功。2016年5月28日,由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缓控释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中国缓控释肥十年发展峰会暨产业白皮书发布”在北京召开。
国务院参事室参事刘志仁、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金涌、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司长周长益、科技部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主任贾敬敦、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何才文以及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联合会、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金正大集团等单位领导、专家出席会议,来自全国各地的化肥企业代表、种植大户以及媒体代表近四百人参加了会议。
发布会上,宜化集团、阳煤正元、华鲁恒升、天泽集团、河南心连心、双多化工等6家大型企业,以及金正大集团进行签约,携手推动缓控释肥行业新一轮的大联合、大发展。
我国第一部缓控释肥产业发展白皮书对外发布
值得关注的是,在峰会上我国第一部缓控释肥产业发展白皮书对外发布。该白皮书是缓控释肥10年产业发展在中国化肥业发展的缩影,其对缓控释肥产业10年的发展进行了全面系统梳理,总结了缓控释肥产业关键技术创新、大规模产业化生产、大面积推广应用等十年以来的发展历程和成果,并对新型肥料未来的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
此次白皮书的发布,开启了缓控释肥未来发展的全新篇章,预示着我国化肥产业已全面进入了新的上升发展阶段,将有力推动化肥行业转型升级、加快农资行业供给侧改革进程,进一步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
缓控释肥产业步入高速发展新阶段
纵观全球市场,缓控释肥由于其“增效、节肥、省工、环保”等一系列优点,不仅受到了肥料业自身的关注,更受到了农业、工业以及科技界的热捧。大力发展缓控释肥产业,是建设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新型农业技术以及促进国家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
经过10年的发展,中国缓控释肥产业从小到大,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世界范围内最大的缓控释肥生产和消费国家。在全球范围内,中国第一个将缓控释肥应用到大田,将贵族肥料变身为平民肥料,适应了中国农业对节工增效和保护生态的现实要求。目前,我国缓控释肥的技术和标准都已经达到国际领先,产业化规模和推广应用面积达到全球最大,已掌握了该领域的国际话语权。
此次关于缓控释肥产业发展白皮书的发布,进一步明确了缓控释肥未来在化肥行业转型升级、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中的重要地位。基于此,《白皮书》还就未来发展提出了多方面建议:一是加大扶持力度,降低成本,促进缓控释肥的推广应用;二是提升农化服务水平,提高农民对缓控释肥产品的认知水平;三是鼓励出口和海外投资,提高缓控释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四是支持产业技术辐射,促进我国化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是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促进缓控释肥行业健康发展等等。
缓控释肥产业助推行业转型升级
作为肥料生产和消费大国,目前我国已经化肥产能产量及消费量已居世界首位。然而我国肥料行业也面临着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对于未来行业的转型升级发展,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司长周长益认为,必须要大力发展新型肥料,并加大新型肥料的普及力度。
如何加快研发速度、调整产品结构、产业理性健康发展、缩小与国外差距,国务院参事刘志仁对此的思考是,希望将化肥企业“走出去”纳入到“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中;多听企业呼声,向国家建言献策;切实推动化肥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领军企业对行业的领军作用,增强化肥企业的凝聚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金涌则从科学施肥“精准施肥、合理施肥、有机肥和化肥联合使用、行业结构调整、产学研合作、发挥先进企业的领先示范作用”入手,推动我国化肥行业转型升级,助推农业全新发展,更好的保护环境、保护生态。
科技部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主任贾敬敦提出,未来需通过加强产业技术研究,持续进行技术不断创新,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实现规模化、产业化,力求开发出一系列低成本的产品。
“在化肥零增长这一行动当中,农业部把缓控释肥作为一项新肥料、新技术加以重点推广,应该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金正大进行的缓控释肥推广工作可谓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未来需要更多的政策红利和支持。”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何才文表示。
针对专家们在会上展开的关于缓控释肥行业未来产业链发展的探讨,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联合会周竹叶表示,目前化肥行业正面临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要自觉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发展理念,大力推动创新、绿色、环保的缓控释肥对于肥料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及中国现代农业的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联合发展携手推动实现绿色农业
《白皮书》指出,政策激励、化肥行业转型和下游农业需求三个层面正在汇聚成缓控释肥大发展的合力。
从政策层看,农业部《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提出要示范推广缓释肥料等高效新型肥料;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推进化肥行业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鼓励开发高效、环保新型肥料,重点是缓控释肥等7类新型肥料产品;科技部在《化学肥料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重点专项实施方案》中拟定到2025年化学肥料减施20%的科研目标;
从化肥行业自身看,缓控释肥主要是针对氮素而言,经过行业十年的发展,产业技术已经趋于成熟,随着化肥产业链合作模式的发展,我国缓控释肥企业及研发机构将来会与氮肥等上游企业的深度合作,实现上下游融合贯通,化解上游氮肥企业过剩的落后产能,促进我国化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农业层面看,轻简化施肥要求、规模农业和节水农业兴起都为缓控释肥更大的发展孕育了新的空间。
会上,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副理事长修学峰宣读了《缓控释肥行业发展倡议书》,她提出,缓控释肥如何谋划下一个十年,需要全行业凝心聚力,找到方向,拿出行动。并向全行业提出倡议:不忘初心,坚守责任;持续创新,精益求精;产业联合共同发展;行业自律,树立形象。
对于未来,金正大集团董事长万连步表示,“未来10年,将是化肥行业持续创新、新型肥料高速发展的10年,更是行业联合协作、融合发展的10年。唯有树立联合协作、融合共享的发展理念,通过优势互补、抱团联合发展,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金正大将坚持走政产学研联合发展的道路,通过输出技术、品牌、服务乃至资本,携手与上下游同行企业联合发展、做强做大。”(农资与市场 赵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