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禾农资:田间地头走出的华南第一
2016年7月的一天,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大黄村金柚大户廖岸宾来到离家不到500米的大黄农技站,农技站门口的宣传栏上贴着金柚的栽培方案、植保方案和施肥营养方案。廖岸宾告诉记者,这里是自己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的地方,“每个月天禾还会派专家来大黄村‘坐诊’,给我们柚农提供技术指导!”梅州“天禾好金柚”农技服务品牌,是全国农资流通企业十强广东天禾农资公司加快构建“以作物为导向”服务体系的一个缩影。
农资公司卖化肥农药,那是本行。但传统模式门槛低,竞争激烈,难以做大。“不走寻常路”的天禾农资,通过组建技术团队,走上田间地头,为农民提供全程农技服务,摸索出一条传统农资销售企业转型农业综合服务商的新路。
而凭借“总部统一采购、网络深度分销”的商业模式,天禾农资又搭建起“深耕广东、覆盖华南、走向全国”的经营网络。63个区域配送中心,让天禾农资得以直接对接超过1万家终端门店和种植大户,大大减少流通环节和成本。
打造专业服务团队??传统农资批发商转型农业综合服务商
2009年,广东省农业生产资料总公司在产权单一、经营模式传统、内生发展动力不足等弊病缠身的情况下,启动了股份制改组,设立天禾农资。在4次增资扩股后,天禾农资成为了一家混合所有制企业,省供销社所持有的集体所有制资本持股47%、自然人持股31%、社会投资者持股22%。
“改制是手段,不是目的,通过改制,我们充分发挥了各方投资主体的作用,借助市场机制激发企业活力。”天禾农资董事长邹宁介绍,为了增强对农业源头技术的掌控,天禾农资全资收购珠海瑞农植保公司,拥有了首个农药制剂定点企业,并于2016年推出首款自主研发农药新产品“瑞农稻瑞”。2015年以来,天禾还先后控股并购省农科院科农种业公司、参股大丰植保科技公司,增强种子、农药的研发创新能力。
邹宁认为,为农户和作物提供更直接、更优质、更专业的服务,是天禾的立足之本。天禾目前已经建立起一支400多人、占员工总数1/4的专业农化技术服务队伍。“在同等规模农资流通企业中,我们拥有的农技服务团队是最庞大的”。
天禾农资总经理梁品告诉记者,这些农技专业服务人员平均年龄33岁,他们常年在田间地头工作,为经销商、核心门店及农户提供从测土配方、育种、耕作到施肥用药的系统农技服务。每年,天禾农资都要到田间开展技术指导和种植试验示范等1万多次、举行各类技术培训会3000多场次。
从2015年起,天禾农资加快从农资销售向农业综合服务商转型,确立了“以农户为中心,以作物为导向”的经营理念。通过共建种植示范基地,天禾农资围绕作物全程解决方案,在全省建立了21个“天禾好作物”种植示范基地,涵盖金柚、果蔗等12种作物,编制了40多种作物的1000多套解决方案,构建起“农技—化肥—农药”三位一体的新型农技服务模式。
统一采购深度分销??创新经营模式撑起华南第一销售额
“对农资行业而言,无论是农资销售,还是农技服务,都离不开完善的经营服务网络”,梁品介绍,以物流配送网络为支撑,天禾农资建立“总部统一采购、网络深度分销”的采购经营模式。
从2010年开始,天禾农资提出要全力推进“配送网络终端化”战略,构建“深耕广东、覆盖华南、走向全国”的现代农资配送服务终端网络。
为全面提升物流配送网络的运营效率,天禾农资与市县供销社通过共同出资、业务对接等方式,合作共建区域配送中心,直接对接终端门店和用户,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
“供销社系统目前在全省经营网点3.4万个,在农村特别是农业主产区拥有庞大的经营销售网络,这是我们可以借助的独特优势”,梁品告诉记者,目前公司业务已覆盖广东所有乡镇,辐射整个华南地区,延伸至全国各地。
与此同时,天禾农资还与中海化学、挪威雅苒、瑞士先正达等国内外著名农资厂商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由总部统一为各经营分支机构采购和调配货源,确保供应链体系高效运作。
“统一采购,大大降低了产品购进成本,”梁品介绍,更重要的是公司通过统一采购,建立了健全的质量追溯体系,确保所售产品的质量及效果。
经过6年多的探索实践,天禾农资的商业模式日趋成熟,并在省内外快速复制。截至2016年3月,天禾在全国范围建立63个区域配送中心,服务于超过1万家终端门店和种植大户,拥有配送及农化服务车辆近400辆,仓储面积合计超过15万平方米。
强大的经营服务网络布局,直面终端的经营模式,带来销售额的迅猛增长。2009年至2015年,公司年销售额翻了一番,年利润总额翻了两番,化肥年销售量、农药年销售额分别达到208万吨和13.3亿元。2014年,天禾农资位列全国农资流通企业销售收入第七,华南第一,其高端化肥销售规模更是占广东市场份额的30%。在经营模式创新方面,天禾农资无疑是华南地区乃至全国农资流通行业的“弄潮儿”。
拥抱“互联网+”??用信息化管理技术重塑农资生态圈
2015年,“互联网+”概念成为各行各业创新的新思路。天禾农资在“低头看地”的同时“抬头看天”,紧跟时代大潮。
“在同行业中,天禾的信息化管理应用水平是一流的。”邹宁对公司“互联网+”战略的实施颇为得意。在相对传统的农业领域,应用信息技术建立企业资源管理信息平台来推进企业精细化管理,确实并不多见。
通过引入国内最先进的NC-ERP 6.0管理系统,天禾农资实现了对供应链、资金、财务、人力资源、物流、客户信用的全程监管,逐步打造出一个具备促销管理、全渠道营销管理、知识管理和统一会员管理功能的互联网营销平台,以及电商平台和大数据分析系统。
2016年,广东天禾又与用友软件合作,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打造ERP、营销、零售、农技服务、作物圈、社群一体化的农资行业领先的O2O综合信息化平台,并重点开发了天禾宝、天禾联盟和门店通三大信息系统。其中,天禾宝APP主要针对农户直接提供技术市场和服务;天禾联盟APP主要面向核心门店;门店通则连接天禾、门店和农户三者,打造专门的为农服务平台。在整个系统中,前台营销系统与中台无缝对接,实时获取费销比数据。
同时,天禾还牵头组建省级供销系统电商平台运营平台,以农资电商为突破口,目标对接整合供销社系统电商资源,探索建立供销社互联网营销平台。
“我们要用‘互联网+’思维重塑农资生态圈。”邹宁说,在他的计划里,未来几年,天禾农资将加快建立起涵盖种子、化肥、农药、技术服务、物流配送、农村金融、农产品加工等功能在内的综合服务体系,发展领先的现代农业综合服务商。
企业家说
广东天禾农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邹宁:
农资企业应回归
农业生产的本质
种子、肥料、农药、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农资产品,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投入品。作为农业生产大省和消费大省,广东也是农资生产和消费大省。来自广东省农业厅的数据显示:广东共有农资生产企业1800多家,农资经营门店52000多家,农资年使用量约4000万吨。
在农资行业,上游产能严重过剩、入行门槛低、主体多小散都是行业痛点。随着国家提出2020年化肥农药施用量“零增长”,农资企业的发展可谓压力重重。
“农资商品不同于一般消费品。”邹宁说,大部分农资企业还是停留在关注经销商和自己的销售渠道上,关注的是如何通过各种营销方式销售更多的高利润率的产品。“这偏离了农资企业的本质价值和意义”。
在邹宁看来,农资企业应当把注意力聚焦在最终的使用者,即农户和作物上面,去帮助农户生产高品质、标准化的农产品,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进而实现农资企业的价值。“要不忘初心,回归农业生产的本质,回归农资服务的本质,摒弃营销型的浮躁气息”。
正是基于这个“初心”,天禾农资将“以农户为中心,以作物为导向”作为自己的经营理念,定位成为以现代农技服务为先导、直达终端的配送体系为支撑,专业提供作物解决方案和优质农资产品的农业综合服务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