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兵的成功 发表于 2016-10-13 11:02:36

种好小麦管理方法(原创 干货)

马上就要到小麦播种时间了,如何种好小麦?根据长期的一线实践经验,笔者简谈几点看法,仅供参考,不当之处,敬请赐教:

一、如何选择小麦的适宜播种期。小麦适期晚播与防冻。
最近一段时间,不管是网上还是微信、朋友圈,都在讨论小麦的播种期、防冻等问题,可以说是真真假假、沸沸扬扬、热热闹闹,鄙人也发表点个人见解。

我们唐河属于“豫南旱作麦区”,秋季多干旱,又无灌溉条件(即使有灌溉条件,由于土质粘重,麦播时节也“不敢”浇水,一旦浇了透埫水,可能半月二十天机械也不能进地),为了“抢埫”,“早播”比较普偏(如不“抢埫早播”,就有可能缺埫不出苗),大多农户10月中旬播种,也有不少农户10月上旬就把麦子种上了。“抢埫早播”麦田,一旦遇到“暖冬倒春寒”年份,冻害比较严重。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弱春性”小麦品种上。因为不少农户不知道小麦品种还有“半冬性”、“弱春性”一说,不知道“弱春性”品种不能早播,早播容易出现冻害。“弱春性”小麦品种比较典型的,比如前几年播种面积比较大的“郑麦9023”以及这几年推广的“天民198”(兰考198、兰考矮早8)等,这类“弱春性”品种“春化”时间较短,如果播种过早,播种后气温高、埫情好,出苗快、生长快,年内旺长“起身”,如遇低温“倒春寒”,就会冻坏、冻死“花芽”、“小穗”,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这样的例子我们遇到的也确实不少。

唐河属于“豫南麦区”,按照《河南省麦播技术意见》,豫南麦区适宜播期为:“半冬性”品种10月15~25日,“弱春性”品种10月20日至10月底。不管是“官方”专家还是“网络”专家,大家都说今年可能会有“冻害”,为了预防冻害,小麦要“推迟”播期。只不过“官方”专家说要在“适宜播期内走下限”,即“适期晚播”,具体到咱“豫南麦区”,也就是“半冬性”品种10月25日前,“弱春性”品种10月底前播种。与咱们唐河农户正常年份的“抢埫早播”相比,要推迟7~10天播种。所谓的“网络传言”,有的说要比往年晚播3天,也有的说要晚播5~7天,至多说比往年推迟10天。与咱们唐河往年“抢埫早播”的实际情况相比,也没有多大出入。在这里,我再次提醒各位,你必须弄清楚你的小麦品种是“半冬性”还是“弱春性”,“半冬性”品种播种期不能早于10月15日,尽可能10月25日前种完;“弱春性”品种不能早于10月20日,尽可能在10月底播种结束。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年年都有不少农户不能做到“适期”,要么偏早,要么偏晚。对于这些不能做到“适期”播种的麦田,怎样防止出现冻害呢?

1、“早播”要“稀”。我们县不少农户习惯于“抢埫早播”,耽心晚播缺埫影响小麦出苗。如果真的播种偏早,一定要注意“适当减少播种量”,也就是“适宜播量走下限”。“早播”的小麦,由于播种后气温高,出苗块、分蘖早,分蘖时间长,单株分蘖多。早播加上播种量大,会造成“稠麦弱苗”。本来早播就不耐冻,容易出现冻害,再加上“稠麦弱苗”,个体发育不良,冻害会更严重。适当“稀”一点,群体不“过稠”,麦苗就会“壮”一些,冻害就会轻一点。

2、晚播要“补”。如果由于“腾茬”晚或“缺埫”等种种原因,在品种“适宜播种期”内不能做到“适期播种”,有的可能会到10月底甚至11月份才能播种。由于播种晚,播种后气温低、出苗慢,出苗后迟迟不能分蘖,甚至冬前就不会分蘖,形成“单根独苗”。这样的麦田,一是分蘖少造成群体数量不足,亩穗数少,俗话说“头稀”;二是“单根独苗”不耐冻,遇低温也会出现冻害。对于“晚播”麦田,一要以“稠”补晚,适当增加播种量,弥补因晚播单株分蘖减少的不足,保证每亩有一定的群体,即增加每亩“头数”;二是增施肥料,“补充”营养,强壮个体,既可增加分蘖数,又可提高抗冻能力。这里要注意,以“稠”补晚,“稠”要适当,按照“适宜播期”内的“适宜播量”,播期每晚播一天,每亩增加0.5斤播种量;“补充”营养可以从两个方面“补充”:一是底肥施肥量要增加20%,二是每亩用“芸苔素”半包加磷酸二氢钾1两拌种。另外提醒大家,不管是晚播麦田还是早播麦田,用芸苔素加磷酸二氢钾拌种,都具有提高出苗率、壮苗、抗冻、增分蘖的功效!

3、苗期喷打叶面肥。另外,不管是早播麦还是晚播麦,结合除草、治虫、防病,在生长期喷打芸苔素、磷酸二氢钾、氨基酸等叶面肥,都可以增加细胞液浓度,提高细胞液的“冰点”,从而提高小麦抗冻能力!

4、再说“保埫”抗冻。实践证明,凡是播种时及苗期埫情好的,出苗块,扎根多,分蘖多,麦苗就生长健壮,就抗冻、抗旱、抗病!因此,一定要千方百计“保埫”!一是秸杆覆盖保埫。前茬收获后尽可能让秸杆均匀覆盖地面,减少水分蒸发。二是旋耕后及时“镇压保埫”。三是播种后及时镇压保埫。假如确实因干旱缺埫,有水浇条件的,可以人工浇水“造埫”,但切忌“大水漫灌”。

二、关于施肥。下面我们主要谈下氮磷钾。
1、底肥要施足。按照有关农业专家、小麦专家制定的“河南省小麦高产技术意见”,高产小麦要“底肥与追肥相结合”,要“前氮后移”,要重点在“小麦拔节末期追肥”。以上这些“小麦高产技术”在豫北等沙壤土、有水浇条件或春季雨水较多的黄淮流域比较合适,但不适应于唐河。唐河,位于“豫西南”,属于“长江流域”,春季多干旱,有“春雨贵似油”之说,加之土质粘重,又多无灌溉条件,小麦春季不便追肥(追肥后遇干旱,不但肥料不能吸收,还会加重旱情;追肥后遇阴雨、或过晚,小麦易贪青、倒伏),因此必须施足底肥,不要“指望”追肥。

2、每亩施氮量要达到二十七八斤。市场上销售的、经销商所谓的“小麦专用肥”,大多含氮25%左右,如果是肥力基础比较好的,每亩施用100斤也就可以了。但是,对于一般地块,特别是花生茬以及秸杆还田且秸杆量比较大的地块,以及腾茬晚、播种比较晚的地块,每亩100斤就有点嫌少了,每亩120斤比较合适。一是一般薄地,每亩100斤相当于施入纯氮25斤,只能达到七八百斤产量,超千斤难,每亩施用110~120斤,容易形成壮苗,增加分蘖;二是花生茬,消耗地力大,必需适当多补充些营养;三是秸杆还田,秸杆腐烂过程中,微生物需要消耗大量的氮素,如果不增施氮肥,小麦会出现黄苗、弱苗现象。四是晚播麦田,必须增施氮肥,以肥促苗,以肥补晚。但是,对于肥力基础好,或上茬施氮肥量比较大,或播种比较早的地块,不宜多施氮肥,以免冬前旺长,出现冻害、倒伏。另外要注意,不管哪种情况,每亩总施氮量不要超过30斤。

3、关于磷钾的施用。小麦千斤以上产量,磷素施用量最好达到12~15斤/每亩,不能低于10斤/每亩;钾元素每亩最好也要有个十二三斤,当然,连续多年秸杆还田的地块,钾肥可以适当少施些。磷钾肥如果施的偏少,当年可能不会有啥影响,但如果连续几年偏少,庄稼就会表现出易生病、易倒伏、不抗冻、不耐旱等情况,严重影响作物产量。如果磷钾肥施用充足,不但当年、当季作物抗灾、高产,而且还能够提高土壤肥力,甚至下季(比如麦茬玉米、麦茬花生)只施用氮肥,不施用磷钾肥,作物照样高产。所以,如果有条件,要适当多施磷钾肥,当季用不完,下季还可用。建议施用100~120斤/每亩复合肥,再加20~30斤二铵;或三个15、三个17的平衡肥100斤/每亩,再加30斤尿素。

三、关于整地。种麦整地注意哪些事?
说到“整地”,老“庄稼筋”都知道:整地要“上虚下实”,要“踏墒”、“保埫”。

这几年,年年都有一部分麦田出现黄苗、弱苗、死苗、黑根、不扎根、不分蘖(不“破头”)现象,甚至成片、成行死苗,严重影响小麦产量。究其原因,就是整地质量差,土壤不实(不踏实、不踏墒、不保埫),悬空跑风(漏埫、跑埫)造成的。

1、旋耕机旋后没有镇压或没有镇压好,表土过“虚”,一脚下去能踩很深,风吹日晒,土壤水分散失,造成“缺埫”,小麦不能正常出苗或出苗后“吊死”,即使不死,也是黄弱苗。

2、上茬玉米长势好,秸杆还田量大且秸杆分布不均匀,由于秸杆的影响造成“跑埫”、“悬空”,出现黄弱苗、死苗、不扎根、不“破头”。

要解决以上问题,一是旋耕机旋耕后一定要反复、多次镇压,使土壤“踏实”、“踏墒”、“保埫”,防“漏风跑埫”。二是秸杆还田要尽量使秸杆散布均匀,并且要增施氮肥。(《农资经销商》张春亮)

刘帅杰 发表于 2016-12-17 12:35:06

多学多问,交流,交友-我要做一个新时代新型创新植物生长调节剂农资人(QQ:841577631)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种好小麦管理方法(原创 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