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人 发表于 2016-11-16 11:07:48

全丰航空董事长王志国:坚信飞防有未来

围观理由
“认准一件事情,就要义无反顾的坚持下去。我可以成就它,但不一定拥有它!”一席话,道出了安阳全丰航空植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全丰航空”)董事长王志国对飞防事业的热衷与坚持。从最初的整机购买,到现在的全自主研发,全丰航空虽不是国内最早的植保无人机制造企业,但却在王志国的带领下, 一步步成长为国内飞防领域的领军品牌。凭借过硬的研发、应用、推广实力,今年5月份,全丰航空正式当选为国家航空植保科技创新联盟理事长单位,汇聚产学研力量,加快推进植保无人机由工厂走向田间地头。

抓住农业转型机遇
事实上,早在全丰航空成立之前,王志国和正在处于上升期的安阳全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农药生产企业,小日子过得相当安逸。但是,政府采购农药对小麦种植户进行直接补贴这一举动,打破了原本平静的农药生态。原来农药企业的产品是要卖给千家万户,到最后政府成了最大采购商,这直接导致在小麦用药季节农资经销商的销量开始下滑。在这种情况下,农药企业、农资经销商在农业生产中所扮演的角色面临转换。

“国家把采购的农药直接补贴农民,并不能起到统防统治的效果,而统防统治又不能依靠种植大户、合作社等来完成,更需要的是专业化的统防统治组织。这个时候我们就意识到,将来中国农业的发展趋势一定是国家购买打药服务给农民。”王志国说。

在这种背景下,经过几年的摸索实践之后,2012年11月23日,安阳全丰航空植保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公司以智能悬浮植保机、专用药剂开发为龙头,以飞手培训为突破口,致力于搭建一流的农业综合飞防服务平台,服务于中国现代农业,解决中国农业劳动力急剧减少且劳动力成本快速增加的现实问题。

贡献飞防产业发展
年均2000万以上的投入,换来的是对行业发展的推动和巨大贡献,开创了行业内多个第一。2012年全丰举办了中国第一个农用无人机飞手培训班。2013年,全丰航空投资组建了国内第一个专门针对农用无人机培训的学校——安阳太行低空空间应用技术培训学校,到目前为止培养飞手2000余人,为行业发展输出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成立了国内第一个飞防大队——全丰航空植保飞防大队;制定了国内首个智能悬浮植保机企业标准,并通过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检测;在行业内首个取得植保无人机购机补贴,并在河南省进行试点;与中华联合保险公司合作,把农用无人机第一个纳入到了保险范畴,避免了用户可能存在的摔机损失风险;2016年全丰更是突破重重技术难关,全自主研发了3WQF120-12农用无人机,真正实现了从会飞的玩具到工业级农用植保无人机的历史性转变。从目前,全丰航空的市场定位是做一家有飞机、有服务、有平台的集成服务提供商。

2016年,农药市场继续低迷态势,杜邦、陶氏合并,拜耳收购孟山都,中国化工收购先正达等一系列巨头之间的合并,对国内一大批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创新能力的企业形成冲击。转型植保服务,成为企业争相关注的焦点。对此,王志国建议,尤其是一些原来经营额在三五千万以下的农资企业,立足原有渠道优势,转化为农业服务商,把一个县或者一个市做透,通过本地化服务来压低库存,将自己的农药直接打到农田里面去,将是中小型农药企业转型的一条便捷之路。

坚信飞防有未来
航空植保走到现在,风风雨雨,行业内难免会出现一些不认同的声音,这在王志国看来很正常:“这个东西从不认可到接受需要一个过程,任何事情都要有人去做。植保无人机这个市场肯定会越做越大,因为地总要有人种,药总要有人来打,关键在于飞机的载重量和质量以及自动性如何解决和不断提高。”

目前,受限于国家政策,很多经营性服务组织目前还拿不到打药补贴,需要通过不断的盈利来养活自己。但需要认清的是,专业化的服务组织才是中国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国家对种植大户、合作社等的支持还解决不了中国农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很多种田大户、合作社离开国家补贴政策后很难独善其身,但是像全丰航空、农飞客这样的专业化公司,却在没有国家政策支持的条件下仍然坚持,不改初心。在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中尽快形成正规军,建立县大队区小队的三级联动的统防统治队伍刻不容缓。五次邂逅汪洋总理不是偶然,而是王志国为了让飞防产业引起国家相关部门重视在不断做出努力。

“如果国家能够在政策上提供相应支持,那飞机打药这个事儿肯定能干成。”谈及飞防产业未来的格局,王志国充满信心:“估计两年内,国家将会对飞防产业出台系列政策,飞防应用市场将在2~3年内迅速迎来爆发期。2017年中国将会有1-2万架无人机在广阔的农田上空喷药喷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全丰航空董事长王志国:坚信飞防有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