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2010年济南植保会必去的15个旅游景点
一、趵突泉位于济南市中心,趵突泉南路和泺源大街中段,南是千佛山,东边泉城广场,北边则是大明湖,在这四面夹击之下的就是趵突泉公园,面积158亩,是以泉为主的特色园林。
趵突泉又叫槛泉,是泺水的源头,如今已有二千七百年的历史。“趵突泉,三窟并发,声如隐雷”,“泉源上奋,水涌若轮”。泉水一年四季恒定在摄氏18度左右,严冬,水面上水气袅袅,薄雾冥冥,一边泉池波光粼粼,一边是亭台楼阁,金壁煌煌,构成了一幅奇妙的人间仙境。历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诗人诸如曾巩、苏轼、张养浩、王守仁、蒲松龄等都有吟泉都忍不住在此留下美文以志之。
泉池西侧的“观澜亭”建于明朝天顺五年,亭内石桌、石凳,可供游人休息赏泉之用。西墙上嵌刻的“观澜”为明代书法家的所书,“第一泉”石刻,是清朝同治年间书法家王钟霖的墨迹,亭西“趵突泉”石碑,是明代山东巡府胡缵宗手笔。泉东池的北岸,水边窗明几净的建筑就是素有胜名的蓬莱社,又称望鹤亭茶社,想当年康熙、乾隆两个皇帝都曾在这里临水静坐,品茗赏泉。当品尝到趵突泉水后竟将南巡中携饮的北京玉泉水全部换成趵突泉水,故有“润泽春茶味更真”,“不饮趵突水,空负济南游”之说。
有一组较大的古建筑群在趵突泉北岸,通称三大殿。最南“泺源堂”,三间两层,歇山飞檐,建于北宋年间,挹厦柱上,刻有元代文学家、书法家赵孟兆的著名诗句:“云雾润蒸华不住,波涛声震大明湖。”字体雄浑有力,诗句传神,与波光水影交相辉映更为之添彩。殿后面又有两殿,原为“娥姜祠”,现改写为“娥英祠”,世人为赞颂舜的两位妃子娥皇、女英而建祠,以志纪念。在三大殿院内的花格透墙上,镶嵌着30余方石刻,都是历代名人的诗篇。特别珍贵而又不同凡响的是院内的那尊的“双御碑”,记载着康熙三临、乾隆二临趵突泉的题词诗文,标示着趵突泉的非凡地位。
在趵突泉以南石湾泉处的白雪楼,是为纪念明朝文学家、后七子领袖李攀龙所建,原楼已不存,九六年在原址上重建了与白雪楼连为一体的戏剧大舞台,于同年建成。这里常年举办以京剧为主的各种戏剧演出,已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知名的演出活动中心。趵突泉东南处的沧园据说是李攀龙曾读书的地方,院内三厅两院,外廊环绕,曲廊相围,院中奇花异木,苍松滴翠,当代著名小花鸟画家王雪涛纪念馆1987年建于此处,200余件绘画常年陈列展出。
位于公园西邻,环境清幽,景色宜人的园林胜景万竹园是趵突泉公园的园中园,占地18亩,以13个不同院落组成,园内有望水、白云、东高等名泉,是一处独具风格的私人庭园,始建于元朝,明代宰相殷士儋、清朝诗人王苹都曾是此园主人,后军阀张怀芝占据该园,历经数年修建方成今日规模。八四年正式对外开放。八六年著名国画大师李苦禅纪念馆设在园内。十八个展室中共陈列字画、文物200余件,是迄今为止,全国最大的书画纪念馆。园内还长年陈列着200余件明清古家具和文物。万竹园是在北方四合院的基础上,揉合了江南古典园林的特点和风格,曲廊环绕,院院相通,楼、堂、亭、庑参差错落,园内木雕、石雕、砖雕堪称三绝,一九九三年被收入《中国传统民居图集》,无论从园林艺术还是从历史文物来说都是一份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
趵突泉特色文化活动
灯会
趵突泉灯会由来已久。自唐玄宗定农历十五为元宵节以来,济南此日夜间便有放灯习俗,自1965年重新举办第一次灯会之后便形成传统,是江北较大灯会之一。趵突泉灯会主题鲜明,特点突出,集彩灯艺术与民俗文化为一体。每年于农历正月初一举办,持续一个月,已成为泉城济南一大文化品牌和冬季旅游主打项目,有“不到趵突泉观灯不算过年”之说。
菊展
趵突泉赏菊由来已久。早在宋代便有一代词人李清照赏菊的记载。从20世纪70年代末,趵突泉便开始举办菊花展览和菊文化活动,此后便形成传统,每年自10月底至11月底举办。初寒乍暖,泉城最好的菊花汇集到风光秀美的趵突泉。万菊盛开,姹紫嫣红,各种菊花造型无不显示着时代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一座座菊展棚内,菊花和山石、书画相映成趣,如同一座座艺术精品展,令人叹为观止。
泉水文化节
每年在众泉齐涌、泉水旺盛的九月下旬举办趵突泉水文化节。一般持续十天左右。泉水文化节内容丰富,活动精彩。诸如戏曲演唱、民俗活动、书画展览、趵突泉行为戏、杂技等文化艺术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参观。
灯谜
自1994年首届“趵突之春”全国灯谜展猜,此后便延续至今。每年春节期间,李清照纪念堂游廊内悬挂着全国20余个省、市、自治区、港台及泰国、新加坡等海内外灯谜大师和爱好者创作的灯谜佳品。活动一般从农历正月初五开始持续到农历正月十三,有时则根据情况持续到农历正月十三,有时则根据情况适当提前或延长。“趵突之春”全国灯谜展猜活动在海内外具有很高的知名度,省内外灯谜爱好者经常前来赏迷猜射,参与人数达10万之众。
听曲观戏
趵突泉曲山艺海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汲取京剧、吕剧、柳子戏等多种剧种,在趵突泉边集伶纳优,乐奏萧韵。白雪楼大戏台天天京韵阵阵,曲弦悠悠。每当双休日、节假日,白雪戏台、趵突泉边、万竹廊内、藤萝架下,多戏曲、多场景,专业、业余剧团齐上,京剧、吕剧、曲艺、柳子戏等戏剧各展异彩。
品茗
品茗论道的趵突泉茶文化历史悠远。趵突泉水清冽甘美,用此水煮茶,色泽纯正,醇甘可口,且茶水凸出碗边而不溢,堪称“趵突一绝”。北宋著名文学家曾巩有“滋荣冬茹温常早,润泽春茶味更真”的赞美诗句。三十年代,趵突泉的蓬莱茶社、榭园茶馆以及泉四周摆满的茶摊,颇具风味。目前趵突泉品茗分别集中在望鹤亭茶社、通乐园茶社、万竹园茶社北门茶楼及晚间的“观泉品茗”夜广场。
二、百脉泉公园
百脉泉公园涌泉遍地,泉清水秀,历代名人辈出,人杰地灵。“一代词宗”李清照的故里,就是章丘明水。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1084-1156年),著名文学家李格非之女,是中国几千年灿烂的文学发展史上最负盛名的女诗人。百脉泉公园是一处集吃、住、游、购、行、娱于一体的旅游景点,这里有名扬四海的章丘大葱,享有“一地开花满坡香,一家做饭四邻香”的明水香稻,还有龙山小米、黄家烤肉。节假日、双休日,您可尽情享受这里的湖光山色。
百脉泉公园因颇负盛誉的百脉泉而得名,始建于1986年,总面积25公顷。它坐落在章丘市区的明水湖畔。以古老文化著称的章丘,是中国“龙山文化”的发祥地,“东方商人”之乡,“一代词宗”李清照的故里。四季气候温和,自然资源极为丰富,享有“小泉城”的美誉。百脉泉公园因地缘势,顺着水的流向,整个园林被划分为自然风光区、龙泉寺和清照园三大部分。一入园内,徜徉其中,步移景异,引人入胜。名泉水景区是整个园林的要素,它以明水湖为中心抒发诗情画意。峻石之上,陡起一阁,名汇泉阁,登阁俯瞰,可观整个园林;极目远眺,明水市的现代神韵一览无余。阁下湖边,建有“濯缨”和“漪漪”两亭,可休憩亭下,赏泉水滨。飞架水上的两座大理石拱桥,将湖划分为三面。南湖小巧空溟;北湖波平浪细;西湖水深流急。荡舟湖心,水色天光,相映成辉,令人心旷神怡。明水湖中,诸泉相连,园门口有“泉”,泉水汨汨,奔突向上;汇泉阁后有“龙湾泉”,泉水涌动,波光粼粼;龙泉寺西有“金镜泉”,泉水如镜,闪铄晶莹。
而闻名遐迩的“百脉泉”在梵王宫殿下,由南北两组涌泉汇成,中架拱桥相通,池内涌珠浮翠,出神入化,堪称天下奇观。龙泉寺雄踞在百脉泉北岸,为济南地区著名佛寺,始建于明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现仅存大殿梵王宫。殿内,佛像金碧辉煌,壁画形象生动。伫立梵王宫前,云蒸霞蔚的湖光山色尽收眼底。位于百脉泉与园西北处的清照园,占地18000平方米,为纪念绝代女词人李清照而兴建,建筑有吟风榭、碑廊、漱玉堂、燕寝凝香、金石苑、易安楼,园内碧瓦飞甍,楼轩巍巍,秀竹翠柏,流水淙淙,镶嵌林列着全国知名书法家的书法碑刻,琳琅满目,风格迥异,美不胜收,是一座集中国南北园林风格于一体的园中之园。
百脉泉公园涌泉遍地,泉清水秀,历代名人辈出,人杰地灵。“一代词宗”李清照的故里,就是章丘明水。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1084-1156年),著名文学家李格非之女,是中国几千年灿烂的文学发展史上最负盛名的女诗人。百脉泉公园是一处集吃、住、游、购、行、娱于一体的旅游景点,这里有名扬四海的章丘大葱,享有“一地开花满坡香,一家做饭四邻香”的明水香稻,还有龙山小米、黄家烤肉。节假日、双休日,您可尽情享受这里的湖光山色。
2010济南植保会参会的企业注意了:我们中国农资联盟农资网http://www.nongzi.me,承诺给位2010济南植保会参会的企业一个免费的网上展厅,展厅支持展览,同时支持在线交易,让您线上和线下结合起来!详情请登陆我们的官网!
2010年济南植保会
三、灵岩寺位于济南市长清县万德镇境内的灵岩寺旅游区,距104国道8公里,北依济南,南靠泰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佛教圣地,总面积约50万平方公里,以其悠久的宗教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闻名,素有“游泰山不游灵岩,不成游也”的说法。
灵岩寺初建于东晋,兴于北魏,盛于唐宋,列全国四大古刹之首。灵岩寺峰峦奇秀,风光旖旎,以风景幽深、泉石秀丽著称于世。寺周群山环抱,深奥幽邃。寺内外摩顶松、千岁檀、朗公石、“镜泄春晓”、“方山积翠”、“明孔晴雪”等胜景别具情趣。寺内古木苍翠,怪石林立,殿宇峥嵘。灵洞曲涧、青峰翠峦环绕着古刹精舍,构成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著名胜境有千佛殿、墓塔林、辟支塔、大雄宝殿等几十处。其中最为引人入胜的是千佛殿内40尊宋代彩色泥塑罗汉,历来为观者和专家们赞誉不绝,梁启超称其为“海内第一名塑”;艺术大师刘海粟有“灵岩名塑,天下第一,有血有肉,活灵活现。”此外,不少名胜古迹大都流传着美丽动人的传说,如辟支塔基装饰的浮雕“地狱中的莲花”、“最后的半庵摩勒罘”,反映的是阿育王的政治生活。
元明清历代,灵岩寺仍然香火隆盛,香客游人不减以前。文人王世贞说:“灵岩是泰山背幽绝处,游泰山不游灵岩不成游也”。现存灵岩寺主要建筑有千佛殿、辟支塔、大雄宝殿、钟鼓楼、证盟殿、慧崇塔、墓塔林等。近年来,经过修复整理,交给佛教团体管理使用,作为佛教活动场所对外开放,使这座千年古刹重放光彩。
千佛殿是寺内保存下来最早的木构建筑,始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年),宋、明、清时予以重修,至今保存完好。千佛殿为单檐灰筒瓦顶建筑,殿面7间,建于两米高的基座上。前檐八根石柱,柱础雕刻着龙、凤、花叶水波及莲瓣、宝装荷花等纹样,雕工精美,匠心独具。斗拱由于层层叠套,使前檐伸出两米,檐角长伸高耸,显示出展翅欲飞的风采。
灵岩寺文物古迹十分丰富。周围群山环抱,有汉柏、摩顶松、朗公石、可公床、一线天、对松桥以及五步三泉、镜池春晴、方山积翠、明孔晴雪等胜景。
1995年6月23日上午,山东济南长清灵岩寺举行佛像开光庆典,来自全国部分地、市和济南市的来宾和佛教四众弟子500余人参加了开光仪式。中国佛协常务理事、济南市佛协名誉会长、长清灵岩寺住持明学法师主持了法会。
交通
解放桥、省体育中心乘游60路,票价50元(含门票);
济南长途汽车总站专线车,早8:00发车,下午15:30返回;
济南客运恒声公司(解放桥北)专线车,早8:00发车,下午15:30返回;
济南长途客运中心(堤口路)专线车,早8:00发车,下午15:30返回。
最佳旅游时间
1、弥勒菩萨圣诞日农历正月初一;2、释迦牟尼出家日农历三月初八; 3、释迦牟尼涅槃日农历二月十五; 4、观世音菩萨圣诞日农历二月十九; 5、普贤菩萨圣诞日农历二月二十一; 6、释迦牟尼圣诞日农历四月初八; 7、伽蓝菩萨圣诞日农历五月十三; 8、韦驮菩萨圣诞日农历六月初三; 9、观世音菩萨成道日农历六月十九; 10、佛欢喜日农历七月十五; 11、地藏菩萨圣诞日农历七三十; 12、观世音菩萨出家日农历九月十九; 13、药师琉璃光佛圣诞日农历九月三十; 14、阿弥陀佛圣诞日农历十一月十七; 15、释迦牟尼成道日农历十二月初八;
四、漱玉泉
以著名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居于此而闻名,名从李清照《漱玉集》而来。此泉北现有李清照纪念馆、楹联云:“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重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2010年济南植保会
五、千佛山著名佛教名山,位于市区东南,高21米。古称历山,隋代开凿石佛后,始称千佛山。山上有唐代古刹兴国寺,寺后千佛崖上有隋代的六十余尊佛。千佛崖下还有极乐洞、黔娄洞和龙泉洞,其中极乐洞中十六尊佛像最高达三米。
千佛山上新近又增添了一处胜境棗万佛洞,它将我国佛教之精华的敦煌、龙门、麦积山和云冈“四大名窟”于一洞,由万千彩塑和壁画构成一座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石窟艺术博物馆。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老亲自为“万佛洞”题名。
关于千佛山的来历,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载:"齐郡接历山,上有古铁锁,大如臂,绕其峰再浃。
相传,本海中山,山神好移,故海神锁之,挽锁断,飞来于此矣。"此神话与现实相近,据今人研究,千佛山是泰山余脉。距今5亿年前,济南地区为海域,18000万年前,发生了燕山运动,沉积的石灰岩跟泰山一起上升,造成了巨大穹窿构造,于是形成了千佛山。
千佛山原称历山,春秋称靡笄山,战国称靡山,南北朝称舜山、庙山、舜耕山。隋开皇年间,依山势凿窟,镌佛像多尊,始称千佛山,并建"千佛寺"。唐贞观年间,重新修葺,将"千佛寺"改称"兴国禅寺"。千佛山遂成为香火胜地。自元代始,每年"九九"重阳节举办庙会。解放后,1959年辟建为公园。
千佛山,东西横列,奇伟深秀,从远处望去,犹如一架巨大锦屏。山腰处建有"兴国禅寺"、"历山院"。除此之外,还散落着"唐槐亭"、"齐烟九点"及"云径禅关"坊等。
1981年,市总体规划将燕子山、平顶山、佛慧山、金鸡岭以及山南侧的北魏黄石崖石窟造像、佛慧山造像和开元寺遗址、山东麓的辛亥革命烈士陵园划入千佛山范围,作为千佛山风景区。1995年,山东省政府将千佛山列为全省七大风景区之一。以后又相继建成桃花园、瀛芳园、梨园、万佛洞、弥勒胜苑、大舜石图园、佛山书苑等,至此,这里便成为一个融山林、名胜古迹为一体的规模较大的游览胜地。
参加2010年济南植保会必去的15个旅游景点
六、大明湖大明湖位于济南市区中心、旧城区北部,与趵突泉、千佛山并称济南三名胜。济南号称“泉城”,有泉水百余处,其中名泉七十二处。明湖即是由众泉汇流而成的天然湖泊。泉水由南岸流入,水满时从宋代修建于北岸的北水门流出,湖底由不透水的火成岩构成,因而湖水“恒雨不涨,久旱不涸”,常年保持较固定的水位。公园面积86公顷,其中湖面46公顷。湖上有历下亭、汇泉堂、湖心岛等大小岛屿六处,公园自然景观优美宜人。湖水波光粼粼,鸢飞鱼跃,游船穿行。大明湖自古遍生荷莲,湖畔垂柳依依,花木扶疏,“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是她风景的最好写照。公园的人文景观十分丰富,历下亭、铁公祠、南丰祠、北极庙等三十余处名胜古迹掩映于绿树繁花之间,展现出悠久的历史文化。
大明湖是一天然湖泊,最早见于文字记载是北魏郦道元《水经注》,隋唐时名莲子湖,历水波,宋时曾名西湖,到金元时始称大明湖。公园内碑刻石碣较多,著名者有杜甫诗句:“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为清代何绍基书写,另有铁保书对联,何绍基、翁方纲等的碑记,皆具深厚文化内涵和艺术水平。
公园主要游览点有牌坊、遐园、稼轩祠、铁公祠、历下亭、北极庙、南丰祠、汇波楼、明昌钟亭、明湖宝鼎、曾公画壁、湖心百米大型喷泉等,其中历下亭、铁公祠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公园每年举办多种游园活动,有春节文化庙会、新春花展、荷花展及民俗文化活动和花卉盆景展览、奇石展等。
明湖湖心历下亭岛为著名海右古亭。唐代诗人杜甫于天宝四年(公元745年)与书法家李邕在此欢宴,杜甫即席赋“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诗句,历下亭以此而名播天下。北岸铁公祠为纪念明兵部尚书铁铉而建,他曾固守济南,抵抗燕王,后兵败不屈被杀。南丰祠为纪念宋代文学家曾巩而建。曾巩字子固,江西南丰人,于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任齐州(即济南)知州,他修北水门,治理明湖水患,政绩卓著,深得民心。
参加2010年济南植保会必去的15个旅游景点
七、四门塔四门塔建于隋朝后期,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是目前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单层亭阁式石塔。四门塔呈平面四方形,用当地出产的大青石砌成,非常坚硬,一千多年来尚无风化侵蚀的情况。由塔基、塔身、塔檐和宝顶组成,塔身上用石块垒砌挑出五层作为塔四角攒尖的锥状屋顶,上置石刻塔刹。
塔内正中央有一个四方平台,平台上有一座方形塔心柱,塔心柱上方以十六块三角形石梁和塔身相联系住塔顶。塔心柱四面各有一尊主佛像及左右二尊菩萨和弟子,目前剩下主佛。每尊佛像都是用整块大理石雕刻而成。佛像皆螺发肉髻,颜面丰润,细眉慈眼,隆鼻长耳,嘴角上扬,安详恬静。这些佛像雕刻细腻传神、刀法流畅、文饰清晰,极富中国文化、艺术的审美精神,是珍贵的佛教艺术极品。
交通路线:
67路公交车直达。
参加2010年济南植保会必去的15个旅游景点
介绍:
位于老城区西部,五龙潭与隋末唐初的山东英雄秦琼的传说有关,传说秦琼的宅第在一次豪雨之后下陷,就是今天的五龙潭,据说以前潭边还立有“秦琼故居”的碑石,大概也是好事者为之的了。
交通路线:
1、3、5、K50、K54、K59、游66、101路可达。
参加2010年济南植保会必去的15个旅游景点
位于济南旧城,珍珠泉饭店院内,该泉水自池底上冒时附有无数水泡,形如串串珍珠而得名。泉内现有鲤鱼甚多,鱼群嬉戏,也有水泡自口而出,俗称“鲤鱼戏珠”。泉边有相传宋代遗留海棠一株,称“宋海棠”。
交通路线:
1、3、11、41、K50、K54、K59路可达。
参加2010年济南植保会必去的15个旅游景点
十、朱家裕朱家峪,是中国北方地区典型的山村型古村落,是山东省唯一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这里,祠庙、楼阁、古桥、古文化遗址等景点星罗棋布;四面青峰隐隐,溪中碧水悠悠;长白、胡山诸峰拱卫映带如画;悠久的历史文化,多姿多彩的风景名胜资源吸引着大批中外游客和学者。在他们眼里朱家峪就是一本很厚的“书”,涉及政治、历史、民族、宗教、文化、园林、建筑、艺术、自然、地理等科学。
据专家考证出土陶器,夏商时期有庐于此,距今3800年以上。朱家峪自明代以来,虽经六百余年沧桑,仍较完整地保存着原来的古桥、古道、古祠、古庙、古宅、古校、古泉、古哨等建筑格局。朱家峪大小古建筑近200处,大小石桥99座,井泉66处,自然景观100余处。
这里,自然环境幽雅,文化底蕴丰厚。自古以来,由于重视文化教育,人才辈出。清末至民国年间,本村私塾,星罗棋布,达17余处,先后有文峰小学、女子学校和山阴小学各一处。20世纪初,朱家峪开始有了新式教育。1932年,开明人士朱连拔、朱连弟创办了朱家峪女子学校,这是中国农村地区较早的女子学堂,设一个班,学生廿余人,孙吉祥(女)为先生。古老的朱家峪村,在章丘率先提倡女子教育,难能可贵,反响巨大。清末至今,全村教师120余人,从建国至2003年,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者达150余人。
胡山道教历史悠久,据考,道教历史上山东除泰山、崂山,胡山并列其后。自唐代时胡山顶峰上就有庙宇,远近百姓都有前来上香祈愿的。庙宇曾由僧侣和道士交替主持,自清康熙后,一直为全真教龙门宗主持,胡山是山东宗教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丰厚的民俗文化底蕴激起了人们对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回味、探索和深入研究的无尽兴趣。游客可入村“归真、访古、探幽”,一饱眼福,感悟人生。
参加2010年济南植保会必去的15个旅游景点
十一水帘峡水帘峡风景区,位于济南南部山区,山东生态旅游第一镇——柳埠。占地面积6000余亩,济南第一高峰梯子山和第一大峡谷九十九峡皆坐落于此。高山深峡成就了泉城第一大瀑布群,石画天成造就了济南唯一泰山石画园。神泉圣水铸就了“泉城之巅,趵突之源”的美誉。飞瀑成群、树木葱郁,是山东第一桃花水母发现地,被誉为泉城原始植被保存最好的原生态风景区。山泉秀美,奇石嶙峋,桃花水母飘游池中,水帘飞瀑争流林中;游人瀑布融为一体,原始植被保存完好,营造了纯净的自然生态旅游环境。
这里群山环绕,飞瀑成群,古齐长城蜿蜒而过,历史名人在此留下足迹,更有许多美丽的神话传说流传至今。这是一个毓秀钟灵的地方,“水帘峡”之名即唐太宗李世民所赐。
参加2010年济南植保会必去的15个旅游景点
十二、九如山九如山瀑布群风景区位于泉城济南南部,泰山北麓的连绵群山之中, 东临章丘,南接莱芜市和泰安市,距济南市市区48公里,紧靠327省道,交通十分便利。景区由日本著名的景观设计专家参与设计,游览面积12平方公里。
整个景区分为九如峡谷游览区、天篷瀑布游览区、深潭飞瀑游览区、长城古道游览区和生态休闲避暑区,是济南市最大的自然风景区,亦是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之作。
参加2010年济南植保会必去的15个旅游景点
十三、九顶塔九顶塔位于济南城南金舆谷西北白虎山坡下。因其塔身雕有龙虎而得名。建于唐宋时期。形制属亭阁式塔,平面呈方形,高12.2米。塔基和塔身为石建,塔顶为砖砌,塔基座特别高大,有三层须弥座。塔身由四块石板筑成,每面各辟尖拱状火焰形券门,门外两侧和上部刻有金刚、罗汉、神兽、菩萨、龙虎、伎乐人、飞天、莲花卷云等精美的高浮雕图案,气势飞动,华丽壮观。塔身中有塔心室,内有方形塔心柱,下为方形覆莲座,上每面各一佛龛,龛额刻飞天及忍冬花卉。龛内四个佛像均肉髻,面相端庄。塔顶为砖筑重檐,檐下各出二挑砖华拱,檐头为砖刻椽子。塔檐顶上由砖砌斗八形式组成平座,平座上置塔刹,塔刹由复钵、相轮、宝顶组成。
参加2010年济南植保会必去的15个旅游景点
十四、红叶谷红叶谷生态文化旅游区是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是“山东十大新景点”之一.占地4000余亩,以野生的灌木丛黄栌为主,是红叶谷独有的观赏树种。由于所处的南部山区是济南泉水的主要涵养补给地且景区海拔在500米在左右,平均气温比市区低5摄氏度左右,山地小气候较为明显又景区的植被覆盖率较高,达97%,空气中负氧离子的含量是市区的300多倍又是“天气氧吧”,故称红叶谷w为“泉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休闲度假的天堂”。
主要景点
大门景区:
大门景区是一组唐式的建筑群,它组合了从停车场到检票口的69级长台阶,气势恢弘的唐大门,院内古朴的广场和广场中的钟馗塑像,整组建筑造型典雅,巧妙的利用了所处的地势,特别是南面的长廊,更是观景、休憩、纳凉的好地方。
绚秋湖:
绚秋湖是在建设过程中拦河蓄坝围合而成的约15亩的水域,岸上亭台楼阁,青山绿树,倒映水中,秋日尤为绚丽多姿,故名绚秋湖。湖中有休闲小岛以曲桥与湖岸水榭相连,岛上建有“陶亭”;湖岸有垂钓 平台,可远览山色,可近观水光。
蔷薇园:
蔷薇园遍植樱花、碧桃、美人梅、蔷薇、玫瑰等蔷薇科植物,或丛生密植为花海或星罗棋布,点缀于不同风格的南北两组建筑之间,求方寸之地,做百处美景。
天趣苑:
天趣苑取天然成趣之意,于植被丰富的两条山谷上覆鸟网以成散养区,区中绿荫浓郁,瀑布飞泻,百鸟群舞,人行其中,耳听鸟鸣,宛若仙境。
朱老庵:
兴教寺是山东境内较早的佛家寺院,始建于西汉,历代香火繁盛,后又有别名朱老庵,这中间有一个美丽的故事,只有身临其境,才能真正明白那段历史的内涵。庵畔有泉名曰圣水,此泉又是泉城新七十二名泉之一,水质甘洌,常年丰旱如一,颇具灵性。
蔓园:
蔓园位于景区中最深的山峪中,其中共有山谷三道,全长800余米,谷中遍地是野葡萄、葛藤等藤蔓植物,自在枝头缠缠绕绕,寓意永不分离,故又名“情人谷”。置身其间,小桥流水,亭榭楼台,虽是人工,宛若天成,更有谷中深处的同心锁,为来谷的恋人们锁住一个美丽的承诺。
水趣苑:
水趣苑是红叶谷新开发的精品园区水趣苑,它的占地面积2000余平方米,以突出山青水秀观景娱乐为主要特点。水趣苑在很大程度上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整个园区因形就势,因势成形,是一处与山、与水、与花鸟鱼虫和谐共存、共游、共乐的休闲场所。喜动的游客在此可攀缘跳跃,观鱼戏水;喜静的游客可品茗聊天闲敲棋子;天热可遮阴避暑;天凉可挡风避雨。当您置身水趣苑中,您会领略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会感到天地造物之精美绝伦,会令您心旷神怡,留连忘返。
欧洲风情谷:
欧洲风情谷主要是展示荷兰郁金香为主要特色的专类园区。郁金香品种多达50余种,数量多达100万余株,花期不一,花色繁多。而且,全是荷兰郁金香市场上新培育出来的品种。洲风情谷占地近百余亩,五颜六色的郁金香花带点缀在园内富有欧洲特色的风车、雕塑与建筑之间,造化天成,美不胜收。
万叶塔:
万叶塔建筑风格采用的是我国传统的六角飞檐尖顶石塔,塔共分七层,根据佛教里面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而建,取一个比较吉祥的数字,古人有诗云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所以说“登临万叶塔,能尽揽红叶谷风情,登上塔顶能把这里的各个景点尽收眼底”!
参加2010年济南植保会必去的15个旅游景点
十五、泉城广场泉城广场是省会济南的中心广场,地处山、泉、河、城怀抱之中。环顾四周,北览旧城区古风新貌,西观趵突泉喷涌潺湲,南眺千佛山青翠绵亘,东望解放阁清雅如画,是市民休憩盘桓之胜地。
泉城广场东西约780米,南北宽约230米,面积16.96公顷。设计以贯通趵突泉、解放阁的边线为主轴,以榜棚街和烁文路的延续为副轴而构成框架。各功能分区围绕轴线由西向东依次展开。
广场本部主入口处,庄严的国旗猎猎飘扬,国旗下,“泉城广场”四个在字铭刻于入口标志之上,其背面刻有《泉城广场记》。
名士林分设南北,林内广植乔木,生机盎然,两组名士亭小筑林中,供游人憩息。南北名士林间宽阔平坦,是文化娱乐、庆典集会的佳境。
大型钢制异形曲杆主体雕塑《泉》高38米,重170吨,在广场主轴与榜棚街副轴相交处拔地而起,为国内所罕见。它取篆书“泉”字之神韵,三股形似清泉的造型辗转上升,恰与济南市市标的创意相和。地面铺装图案源自史籍对城池的描述,并配置七十二股涌泉及四组泉群。凝固的“泉”与喷涌的泉自“城”中磅礴而起,体现了泉城的风采,寄托了泉城人的无限乡思。 话说 作为山东人 没有去过济南 貌似有点小丢 照片还真是漂亮呢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