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品牌化必须要重视的四个方面
本帖最后由 弘思文 于 2017-6-14 11:05 编辑农业品牌连接农业供给体系整个过程,笼盖农业全产业链全价值链,是农业综合竞争力的明显表现。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积极推进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建设支持地方以优势企业与行业协会为依托塑造区域特色品牌,引进现代要素改造提升传统名优品牌。创建农业品牌逐渐变成塑造现代农业的新措施,带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我国农业发展已迈入了品牌化时代,农业品牌建设变成目前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新任务,怎样建设和推进,关键是要围绕重点,发现发力点。建设农业品牌,需要有全局视野与战略眼光,建立“为农服务、助农发展”的新概念,统筹协调行政部门、社会组织与市场力量,充分运用工商资本、社会资源与宣传媒体,以品牌建设连接农业产业链的各环节,解决无用低端供给过剩与中高端供给不够的问题,促进我国农业从数量、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市场优势,促使农民增收致富,完成农业品质、效益与竞争力的飞速提升。杭州弘道经邦认为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抓起。
一、坚持一种精神。
打造好农业品牌并非一日之功,要挡得了诱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底线,始终坚持“工匠精神”,将“十年磨一剑”作为自觉选择。要遵守自然与经济规律,适应市场消费需要,以探求卓越的创新精神、精雕细琢的品质精神、客户至上的服务精神,用对“三农”事业的真诚情怀与执着探求积累农业品牌所应拥有的优秀品质。要学会把先进的技术、科学的管理与优秀传统文化加入品牌建设中,提升农业品牌的市场认知度与客户忠心度,最终完成农业品牌从量变到质变的升华,让农业品牌成为安全、优质、绿色的标志,成为生产者的骄傲与客户永久的品味选择。
二、抓好两项重点。
政府部门推进农业品牌工作,需要强化顶层设计,加强服务体系,这两个方面都要发力。做好顶层设计,便是要了解品牌建设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与重点任务。综合利用政策工具支持补齐品牌建设中的短板,将“三区一园”、扶贫开发、产业融合等工作和品牌建设相融合,为品牌工作提供动力支撑。加强服务体系,便是要建立健全农业品牌发展的服务体系和营销推介平台,对农业品牌实行动态管理,完善农业品牌培育保护机制,依靠各地农业综合执法力量,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和坑蒙拐骗行为,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杭州弘道经邦 韩经理 电话15157190997 QQ1580769298
三、做强三类品牌。
打造品牌应着重抓好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与产品品牌建设,实施分类指导。建立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是政府与行业组织的重要职能,要以县域或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为重点,加强基地与示范区建设,建立品牌创建利益联结机制,使其成为“地域名片”;农业企业品牌要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主,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强化产品质量认证及体系认证,使其成为参与国际竞争、占领国际市场的“主力部队”;农产品品牌要以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为载体,塑造植五谷、饲六畜、渔樵耕读、耕织结合的“小而美”特色品牌,使其成为富国足民的“金字招牌”。
四、要推进四项工作。
要贯彻落实好中央的决策部署与部党组的相应要求,明白基本思路,把握工作重点,加强重点措施;要推动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与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推进不同标准的衔接配套;要增强品牌主体的市场意识、品质意识与诚信意识,大力推动其创建自主品牌;要通过举办农业展会、营销推介等活动,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等新技术手段,拓宽农产品营销渠道,推动传统营销方式和现代营销方式的融合,提升农业品牌竞争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