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为王 发表于 2017-8-10 18:35:26

供应青麦6号 新麦26 郑麦366 丰德存麦5号 周麦27 周麦32 兰考198 衡观35 百农207 ...

供应青麦6号 新麦26 郑麦366 丰德存麦5号 周麦27 周麦32 兰考198 衡观35 百农207 百农4199 西农979 西农9718 郑麦7698 中麦175 郑麦9023 种子
电话/微信18603774896
QQ405971949



现金为王 发表于 2017-8-25 17:51:03

供应青麦6号 新麦26 郑麦366 丰德存麦5号 周麦27 周麦32 兰考198 衡观35 百农207 百农4199 西农979 郑麦7698 郑麦9023 种子
电话/微信18603774896



现金为王 发表于 2017-8-25 17:52:20

供应青麦6号 新麦26 郑麦366 丰德存麦5号 周麦27 周麦32 兰考198 衡观35 百农207 百农4199 西农979 郑麦7698 郑麦9023 种子
电话/微信18603774896



现金为王 发表于 2019-10-22 16:11:06

2019年山东省莱西市小麦秋种技术意见

今年小麦秋种工作以绿色高质高效为目标,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提高播种质量,打好夏粮丰收基础。重点抓好种子处理、深耕整地、宽幅精播、播后镇压等关键技术落实,示范推广绿色生产新技术模式。

优化品种布局

适度扩大专用小麦种植面积

各地要根据当地品种试验示范情况,引导农户科学选择小麦良种,进一步优化品种布局结构。要对接加工企业与农户,加大订单小麦生产的力度,适度扩大强筋及特色等专用小麦品种的种植面积。要选用通过国家或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且适宜种植区域包括青岛地区的品种;要坚持品种类型与生态区域相配套、地力与品种产量水平相配套、水浇条件与品种抗旱性能相配套,因地制宜科学选用品种。根据近年来小麦新品种试验示范表现,综合考虑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抗逆性和抗病性等因素,建议2019年小麦秋种品种布局为:

(1)优质强筋小麦品种以济南17为主,示范推广济麦44。

(2)水浇条件较好地块以济麦22、青丰1号、青农2号、鲁原502、山农20、泰农18、山农29号、山农32号为主,示范推广太麦198、烟农1212、青农6号、青农7号。

(3)水浇条件较差的旱地以烟农21、烟农0428为主,示范推广山农27。

因地制宜耕作整地

科学合理使用基肥

多年的实践证明,秸秆还田地块常年旋耕或者深松,土壤表层秸秆富集量大,土壤悬松,且容易加重病虫草害的发生程度。今年夏季我市降水偏少,麦田土壤墒情不足,因此,今年秋种要因地制宜选择耕作方式,切实提高整地质量。

(一)玉米秸秆综合利用。提倡玉米联合收获机加装粉碎还田机一次作业完成玉米收获的同时将秸秆粉碎均匀抛洒地面,秸秆切碎长度≤5㎝;玉米秸秆还田作业模式主要包括秸秆翻埋还田、混土还田和覆盖还田,翻埋或混土秸秆还田地块;选用旋耕机整地,用秸秆还田机打1~2遍;玉米联合收获均匀覆盖的基础上,翻埋或混土还田秸秆量较大的情况下,建议采用驱动耙整地或驱动耙+播种机的复式作业机械整地播种;有条件地方也鼓励玉米秸秆打捆离田应用。

(二)因地制宜耕作整地。耕作整地总的原则是以隔年耕翻或深松为基础,旋耕、耙、耱(耢)、压、起垄、开沟、作畦等作业相结合,正确掌握宜耕、宜耙作业时机,减少耕作费用和能源消耗,做到合理耕作,保证作业质量。

1.深耕(松)翻。土壤深耕或深松使土质变松软,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增强,是抗旱保墒的重要技术措施。耕翻可掩埋有机肥料、作物秸秆、杂草和病虫有机体,疏松耕层,松散土壤;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孔隙度,改善通透性,促进好气性微生物活动和养分释放;提高土壤渗水、蓄水、保肥和供肥能力。近年来,随着翻转犁的出现,解决了土壤深耕出现犁沟的现象;随着机械牵引动力的增加,深耕翻可以达到30cm左右。因此,有条件的地区,应逐渐加大机械深耕翻的推广面积。

2.少耕免耕。铧式犁或翻转犁深耕和深松工序复杂,耗能较大,在干旱年份还会因土壤失墒而影响小麦产量。因此,不必年年深耕或深松,可2-3年深耕(松)一次,其他年份采用“少免耕”,包括旋耕或浅耕等。旋耕机可选择耕幅1.8m以上、中间传动单梁旋耕机,配套60马力以上拖拉机。为提高动力传动效率和作业质量,旋耕机可选用框架式、高变速箱旋耕机。对于水浇条件较差、或者播种时墒情较差的地块,建议采用小麦免(少)耕播种。

3.耙耢镇压。近年来生产实践表明,播种前耕翻、深松、旋耕后进行耙地镇压,以及小麦播种后经过镇压的麦田,麦苗生长相对正常,受旱、受冻较轻;反之,旋耕后没有耙压,播种后也没有镇压,造成耕层土壤暄松,失墒快,影响次生根喷发,冬季透风,根系受冷受旱,死苗较重。因此,各类耕翻地块都要及时耙耢。尤其是秸秆还田和旋耕地块,由于耕层土壤悬松,容易造成小麦播种过深,形成深播弱苗,影响小麦分蘖的发生,造成穗数不足,降低产量,所以必须耕翻后尽快耙耢、镇压2~3遍,以破碎土垡,耙碎土块,疏松表土,平整地面,上松下实,减少蒸发,抗旱保墒;使耕层紧密,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保证播种深度一致,出苗整齐健壮。

(三)科学施用基肥。各地要在推行玉米联合收获和秸秆还田的基础上,增施腐熟有机肥,努力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耕层的有机质含量。一般高产田亩施农家肥3000~4000kg;中低产田亩施农家肥2500~3000kg。不同地力水平化肥的适宜施用量参考值为:

1.产量水平在每亩300~400kg的中产田,每亩施用纯氮(N)10~12kg,磷(P2O5)4~6kg,钾(K2O)4~6kg,磷钾肥底施,氮肥50%底施,50%起身期追肥。

2.产量水平在每亩400~500kg的高产田,每亩施用纯氮(N)12~14kg,磷(P2O5)6~7kg,钾(K2O)5~6kg,磷钾肥底施,氮肥40~50%底施,50~60%起身期或拔节期追肥。

3.产量水平在每亩500~600kg的超高产田,每亩施用纯氮(N)14~16kg,磷(P2O5)7~8kg,钾(K2O)6~8kg,磷肥底施,氮、钾肥40~50%底施,50%~60%拔节期追肥。缺少微量元素的地块,要注意补施微肥等。要大力推广化肥深施技术,坚决杜绝地表撒施。

适墒适量规范化播种

重视播后镇压

我市小麦从播种至越冬开始,有0℃以上积温550~650℃为宜,当前适宜播期为10月2日~10月15日,最佳播期为10月5日~10月12日。各地要尽早备好玉米收获和小麦播种机械,搞好机收、机播作业衔接,确保小麦在适期内播种。对于不能在适期内播种的小麦,要注意适当加大播量,做到播期播量相结合。

(一)适墒播种。小麦出苗要求适宜土壤相对湿度为70%~80%,达不到要求的地块一定要造墒播种;为了抢时播种,也可以播后浇“蒙头”水。在适期内,应掌握“宁可适当晚播,也要造足底墒”的原则,做到足墒下种,确保一播全苗。对于玉米秸秆还田地块,在一般墒情条件下,最好在还田后灌水造墒,也可在小麦播种后立即浇“蒙头”水,墒情适宜时耧划破土,辅助出苗。无水浇条件的旱地麦田,要在前茬收获后,及时进行耕翻,并随耕随耙,保住地下墒,待雨后借墒播种。

(二)适量播种。我市小麦以分蘖成穗率高的中多穗型品种为主,在适期播种情况下,每亩基本苗12~18万,在此范围内,高产田宜少,中产田宜多。当前我市已发生秋季旱情,可能造成部分地块播种偏晚,对于不能适期播种的晚播麦田,每晚播2天每亩增加基本苗1~2万,10月25日前播种每亩基本苗控制在20~25万,10月25日后播种的小麦每亩基本苗30~40万。晚播麦田要适当浅播,缩小行距,充分利用冬前积温,减少种子养分消耗,达到早出苗、多发根、早生长、早分蘖。小麦播种前要提前做好种子发芽试验,以准确计算播种量。

(三)搞好种子处理。根据上年度不同田块病虫害发生情况,选择合适的药剂和方法做好防治。拌种选用高效、低毒、持效期长的药剂。药剂包衣特别是杀虫剂拌种,操作过程要有专人负责,注意人、畜安全,拌种后的麦种应单独存放,避免人畜误食中毒。种子处理药剂要按推荐剂量使用,严格遵循安全操作规程,避免产生药害。根茎部病害发生较重的地块,可选用4.8%苯醚·咯菌腈悬浮种衣剂按种子量的0.2~0.3%拌种,或30g/L的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按照种子量的0.3%拌种;地下害虫发生较重的地块,选用40%辛硫磷乳油按种子量的0.2%拌种,或者30%噻虫嗪种子处理悬浮剂按种子量的0.23~0.46%拌种,白眉野草螟发生地块,用3%的辛硫磷颗粒剂每亩4kg拌细土10kg进行土壤处理。病、虫混发地块用杀菌剂+杀虫剂混合拌种,可选用32%戊唑·吡虫啉悬浮种衣剂按照种子量的0.5~0.7%拌种,或用27%的苯醚甲环唑·咯菌腈·噻虫嗪悬浮种衣剂按照种子量的0.5%拌种。

(四)规范化播种。采用常规小麦精播机或半精播机播种的,要注意使播种机械加装镇压装置,行距21~23cm,播种深度3~5cm。播种机不能行走太快,以每小时5km为宜,以保证下种均匀、深浅一致、行距一致、不漏播、不重播。小麦宽幅精量播种技术,改传统小行距(15~20cm)密集条播为等行距(22~26cm)宽幅播种,改传统密集条播籽粒拥挤一条线为宽播幅(8cm)种子分散式粒播,有利于种子分布均匀,减少缺苗断垄、疙瘩苗现象,克服了传统播种机密集条播,籽粒拥挤,争肥,争水,争营养,根少、苗弱的生长状况,能有效提高小麦产量。因此,今年各地要大力推广小麦宽幅精播技术,根据宽幅精播机械作业规格要求进行规范化播种。

(五)查苗补种与冬前化学除草。小麦出苗后,要及时到地里检查出苗情况,对于有缺苗断垄地块,要尽早进行补种。补种方法:选择与该地块相同品种的种子,进行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后,开沟均匀撒种,墒情差的要结合浇水补种。冬前化学除草效果好于早春,要在小麦3叶后且最低气温在5℃以上时广泛组织实施。防除阔叶杂草,以猪殃殃、麦家公等为优势杂草的地块,可亩用40%唑草酮水分散粒剂4~6g,或200g/L氯氟吡氧乙酸乳油50~70ml,对水30kg茎叶喷雾;以麦蒿、荠菜、藜等为优势杂草的地块,可亩用50g/L双氟磺草胺悬浮剂5~6ml,或75%苯磺隆水分散粒剂1.2~2g,对水30kg茎叶喷雾。防除禾本科杂草,以野燕麦、看麦娘、菵草等为优势杂草的地块,可亩用15%炔草酯可湿性粉剂20~30g,或69g/L精噁唑禾草灵水乳剂40~50ml,对水30kg茎叶喷雾;防除雀麦可亩用70%氟唑磺隆水分散粒剂2~4g,对水30kg茎叶喷雾;防除节节麦可亩用30g/L甲基二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20~35ml,对水30kg茎叶喷雾。

示范推广绿色生产新技术模式

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按照新形势下国家小麦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旧动能转化的要求,各地要加快试验示范推广一批高质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生产新技术,促进小麦生产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走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今年重点示范推广以下新技术:

(一)小麦水肥一体化技术。小麦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借助压力灌溉系统,将可溶性固体或液体肥料溶解在灌溉水中,按小麦的水肥需求规律,通过可控管道系统直接输送到小麦根部附近的土壤供给小麦吸收。其特点是能够精确地控制灌水量和施肥量,显著提高水肥利用率。水肥一体化常用形式有微喷、滴灌、渗灌、小管出流等,在我市小麦上以滴灌为主。多年生产实际已证明,该技术具有节水、节肥、省工、增产、提质增效等优势,特别适合我市井渠结合灌溉方式,是一项应用前景广阔的现代农业新技术。各地要根据生产实际和农民需求,加大农田关键技术和配套产品研发力度。特别要进一步加强土壤墒情监测,掌握土壤水分供应和作物缺水状况,科学制定灌溉制度,全面推进测墒补灌。

(二)小麦测墒补灌节水栽培技术。该技术是山东农业大学小麦栽培研究室经过十余年探索,研究成功的新技术。技术要点是:首先依据小麦关键生育时期的需水特点,设定关键生育时期的目标土壤相对含水量,再根据目标土壤含水量和实测的土壤含水量,利用公式计算出需要补充的灌水量,然后根据需要给小麦浇水。通过按需浇水,降低生产成本,节约水资源。

(三)小麦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小麦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重点是加强农作物病虫草害预测预报,把握病虫草害防治的关键时期,采用农业防治、生态控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科学选配绿色环保型农药,应用新型施药机械,加大统防统治工作力度。提倡在冬前选择合适的除草剂进行麦田除草。对茎基腐病等根茎部病害严重地区可根据当地实际隔年深翻一次,深度30cm为宜,并可适当推迟播期,减轻发生危害。保护和利用麦田害虫的各种天敌,发挥天敌自然控害作用,示范推广利用杀虫灯等杀虫新技术,推荐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绿色环保型农药防治麦田病虫害。

(四)小麦深松施肥播种镇压一体化种植技术。该技术是在玉米秸秆还田环境下,不进行耕翻整地作业,由专门机械一次进地可完成间隔深松、播种带旋耕、分层施肥、精量播种、播后镇压等多项作业,具有显著的节本、增效作用。

(五)小麦机械镇压技术。小麦播前、播后镇压是提高小麦苗期抗旱能力和出苗质量的有效措施。各地要选用带镇压装置的小麦播种机械,在小麦播种时随种随压。在小麦播种后用专门的镇压器镇压两遍,提高镇压效果。尤其对于秸秆还田地块,一定要在小麦播种后用镇压器多遍镇压,保证小麦出苗后根系正常生长,提高抗旱、抗寒能力。



供应周麦27兰考198周麦30周麦32周麦36百农207百农307百农4199烟农999烟农1212青麦6号长6359西农979西农529西农511济麦44新麦26师栾02-1郑麦366郑麦136中育1211中麦170中麦175小麦种子

以及甘杂1号,陕油0913,陕油107,陕油15,陕油16,陕油19,陕油28,秦优9,秦优88,秦优19,秦优10,秦优33,秦优7号,秦优17,伟隆88,秦油12,单杂1号,陕油1209,秦优188,油菜种子,
18603774896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供应青麦6号 新麦26 郑麦366 丰德存麦5号 周麦27 周麦32 兰考198 衡观35 百农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