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人 发表于 2018-9-13 13:35:14

【聚焦】丁醚脲——一个被遗忘的好药





其中,丁醚脲以1.45亿美元的销售额居于首位。2014年,这些产品的销售总额为5.75亿美元,代表了杀螨剂市场的62.5%。尤其是其中的前三大杀螨剂(丁醚脲、螺螨酯、螺甲螨酯),它们在2009—2014年间皆创造了两位数的复合年增长率。丁醚脲是杀螨剂中的第一大产品,是由汽巴-嘉基(现先正达)公司开发的硫脲类杀虫、杀螨剂,用于棉花、果树、蔬菜和观赏植物上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及螨等。丁醚脲为线粒体呼吸作用抑制剂,对幼虫、若虫和成虫阶段的害螨有效,但其杀卵活性有限。
许可情况目前在欧盟属于不被许可的成分(如下图)
丁醚脲在欧盟的再登记至今未获支持,并已于2003年退出了欧盟市场。丁醚脲的主要市场在巴西、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棉花作物,该产品还受益于对粉虱和刺吸式口器害虫的有效防治。
安全性情况丁醚脲不仅对幼虫、若虫和成虫阶段的害螨均有较出色的活性,而且对抗性小菜蛾防效也非常优异,且性价比高,颇受欢迎,但是丁醚脲容易发生药害,特别在一些敏感的甘蓝、白菜品种上药害明显,因此在使用时应当十分注意。严格控制用药量是避免丁醚脲药害的关键因素,在实际生产销售中,一定要提醒用户按照推荐的使用剂量施药,以免产生药害;正常条件下25%丁醚脲乳油使用剂量不超过50ml/亩。
丁醚脲在光照条件下,效果一般比较好,但是高温高湿强光条件下,丁醚脲容易对幼苗造成药害,因此选择晴朗的早上用药一般效果会比较好,药害相对会比较轻;

西兰花、花椰菜开花后,花球对丁醚脲敏感,因此开花后不宜使用。
国内市场情况1992年汽巴—嘉吉公司(先正达的前身)在我国开始推广应用试验,1994年获得临时登记,防治小菜蛾;1996年获得棉花红蜘蛛。国内最早是陕西秦丰、江苏常隆生产原药。目前国内仅有三家原药登记。

目前国内复配制剂状况从下图就可以看出国内的主要定位方向有三个:鳞翅目害虫、刺吸式害虫(小虫)和红蜘蛛这三个方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聚焦】丁醚脲——一个被遗忘的好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