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识别西瓜常见病害提早防治大大降低损失
西瓜真菌性枯萎病和细菌性枯萎病症状有许多相似之处,在生产活动中不易区别,容易混淆,以致防治不当,殆误防治最佳时机,造成重大损失,实质它们是有着根本性区别的。一、症状区别
1、真菌性枯萎病。西瓜全生育期均能发病。苗期发病,子叶萎蔫,须根少,基部收缩,易变褐猝倒。伸蔓结瓜期发病、病株叶片自下而上呈失水状萎蔫,初发病时中午萎蔫,夜间能恢复正常。一般反复3-5天即枯死,大部分整株死亡叶片呈褐色连在茎上不脱落,也有的是一蔓或两蔓枯萎,其余蔓正常。茎基部易发生纵裂,裂处常有胶质物溢出。根系呈水浸状腐烂,湿度大时变褐枯死后病部出现粉红色霉状物,发病时纵切茎基部可见维管束变褐。
2、细菌性枯萎病。又称西瓜青枯病,以为害茎蔓为主。植株染病上端茎蔓出现萎蔫,最后全株枯萎而死。剖开茎用手挤压,有乳白色菌脓溢出。但维管束一般不变色,此病根部也不腐烂,是与真菌性枯萎病相区别的重要症状。二、病原区别
1、真菌性枯萎病。由半知菌类尖镰孢真菌所侵染,此真菌主要为害西瓜,大多不为害黄瓜、甜瓜等,病菌一般分布在15-30厘米的耕作层内。在8-34℃都可使植株致病,24-32℃为最适温度。
2、细菌性枯萎病。由西瓜萎蔫病欧文氏细菌所侵染,此细菌除为害西瓜外,还为害冬瓜、甜瓜、黄瓜等葫芦科作物,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最低8℃,最高42℃,经8-10分钟可致死。
三、发病条件区别
1、真菌性枯萎病。主要靠土壤传播,尤其以未腐熟的有机肥为主,由胚芽、根尖和伤口侵板材,发病程度取决于当年侵染的苗量,在灌水不当、连阴雨天气重,土壤粘重、偏施氮肥,地势低洼田发病重;施用未腐熟带菌有机肥、管理粗放、土壤酸性、天气多变及地下害虫为害重,都易诱发染病。
2、细菌性枯萎病。病菌则从伤口侵入侵染植株。西瓜生育期内,病菌通过介体甲虫进行多次侵染。若越冬食叶甲虫量大,带菌量大及暖冬则有利于发病,西瓜生长期内时晴时雨,天气闷热时则发病重。四、防治方法区别1、真细菌性枯萎病
提倡实行水旱轮作,与非瓜类作物轮作,采取嫁接栽培。
进行种子处理,可用55-60℃的温水浸种10分钟或用鑫科植保黄叶死苗120稀释1000倍液浸种30分钟。
苗床和育苗用的营养土不用西瓜地土,在西瓜移栽时避免伤根,并注重用鑫科植保根无线防治线虫。
农家肥要经过高温堆制,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肥,勿偏施氮肥、提倡磷肥钾肥配合施用,酸性土壤可用鑫科植保土壤改良剂,浇水不要串浇,及时清除病株病蔓并带出瓜地深埋。
在幼苗期、团棵期、伸蔓期、坐瓜期用靓果素800倍液、烂根死苗120稀释1200倍液药剂进行喷雾防治。发病初期用鑫科植保重茬剂每瓶对水300斤灌根,每株灌药液100毫克,每7-10天1次,连灌2次,可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在坐果前后用细胞分裂素500-600倍液喷洒植株,隔7-10天1次,连喷3-5次,能起到增产防病效果。咨询加17091001325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