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企业招聘不是在招爹?
时下,不论在网络上,报纸上杂志上,还是各种招聘会上,农资企业总是乐不思蜀的大量招聘员工,大有不招尽天下所有人才而誓不为人的精神,着实让人感动!但当真正的去接触这些所谓的农资企业时,几乎都是千篇一律的“俗”,这也就是成就了中国特有的农资小企业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其实,做为一个企业的老板,总想让自己的企业像神话一样,一夜成名,尤其在这几年的农资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于是,当看到一些颇有实战经验的人时,总是抱着马上给一颗灵丹妙药,能让企业起死回生,熟不知,企业自身已经是千疮百孔了,必须调养,而不能下猛药。所以,一个企业,怎么能像招聘一个爹一样的用满腔的期望来依靠。
招聘,就是人才的资源共享,是一种共同的探讨方法来解决问题。其实,真正的问题,也许就是企业长时间的积累所养成的毛病,比如责任不明确,执行不到位,行动太涣散,而恰恰的要去改变这些动西,会很难的,主要是牵涉到企业老板整个家族的神经。有一次,我遇到一个生产经理,给我诉说了一肚子的苦水,原来这个企业一年换了五个生产经理,主要原因是投放市场的产品都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每一个产品经理都雄心勃勃的想干好,但一上任就傻眼,所有工人都是老板的亲戚朋友同学介绍的,而自己其实没有一点实权,完全是老板夫人在生产车间把持,不去检验生产质量,整天的盯着生产经理,就这样,不到两个月就走人了。——这也恰恰的说明的,即是招来了一个爹,看到了事态的本质,难道能扭转这个局面吗?
毕竟不是亲爹!
招聘,就是人才的智慧发挥,是一种汇聚睿智并发挥到极点的行动,但是,每每的看到很多的企业总是用索取不汇报的方式来对待。由此,山东某生物公司给我打电话,当时大家谈的都很融洽,后来,他问:“你原先包那片市场?”我说:“都跑过!”他说:“哦!那你有很多的客户资源了?”我轻轻一笑:“没有!”——就这样,一场期望很高的谈话被冷落下来了!
记得在儿时,小孩一直把父亲当做自己的心中英雄,并问很多世界上好奇的事情,在开始花钱时,总是永无止境的伸手要,真正的长大后,才会懂得父亲的不易,但那时父亲已经年迈了!
其实,很多的企业总想不费吹灰之力,借用别人的资源来迅速的抢占市场。但今非昔比,当今的农资经销商,都有自己的思路观点,他们看中的是产品的品牌,而非个人的感情;个人关系好,大家可以吃饭喝酒,但对于自己不信任的产品很难接受。
话又说回来,企业没有自己忠诚的客户,谈何发展,谈何创品牌。而忠实的客户不是借来的,而是靠自己的企业文化来培养客户并感染客户与企业产生互动感情!
招聘,就是扩充人脉并凝聚人气,是一种企业要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团队组合。所以说,要能引得进,用得上,用的好,还要听取不同的意见,敢于改革,敢于创新。
很多老板,总是说“思路决定出路”,但最后还是沉迷于一时的快感,而忽视整体市场的存在,也就是说,你老板在大的能耐,也是稳坐中军帐,只知身边事,总是幻想在短时间内的成就,而没有感到市场真正的危机。
今年的农资市场倒了一大批农资企业,就是鲜明的例子。当时,我到一些企业老板那里,已经是资不抵债的情况下,很多的老板还认识是自己的市场人员没有把握好,于是,借贷把市场人员往市场上捻,最后,费用花完了,产品也滞销了,老板也倒了,这就是很多的老板总是幻想的赌一把,没有聆听市场前沿的反馈,到死也没有明白“生存就是发展”的事实。
总之,招聘,是吸纳人才,是一种互信平的,为一种事业而共同奋斗的目标。要看,就要看远;要思,就要思长;要做,就要做强。 该倒得还得倒.老板得思路决定了企业得出路.如果不把招来得员工当人看,企业还是死路一条 对待员工的态度决定了企业的高度,真个却是是有道理的 特此声明
楼主所转载此贴为我本人原创,这个帖子是我2009年8月18号写的,发表在我的博客上:http://zyh.1976.blog.163.com/blog/static/103857317200971852024698/
关于我写农资企业招聘之类的帖子是系列的,都在不同程度的场合进行了声明!
望楼主见到本人声明后及时进行删除,并说明原因!!
此时声明!!!
卧龙先生
2010年12月18号 对待员工的态度决定了企业的高度,真个却是是有道理的
回复 4# 卧龙先生 的帖子
首先对卧龙先生表示歉意,这个文章我是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f89e850100kepc.html
之前不知道是出自你的原创 回复 6# 冰吻 转载应注明出处 平衡 靠谁谁倒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