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葡萄霜霉病的症状及危害 葡萄霜霉病在各葡萄产区都有分布,此病多在秋季发生。主要危害叶片,也能为害新梢、花梗、幼果等幼嫩组织。叶片受害,叶面最初呈现油渍状小斑点,扩大后为黄褐色,多角形病斑。环境潮湿时,病斑背面产生一层白色霉状物。即病原菌的孢囊梗及孢子囊;嫩梢、花梗、叶柄受害发病后,油渍状病斑很快变成黄褐色凹陷状,潮湿时病部也产生稀少的白色霉层,病梢停止生长,扭曲,甚至枯死。幼果感病,最初果面变灰绿色,上面满布白色霉层,后期病果呈褐色并干枯脱落。病害流行年份,病叶枯焦,提早脱落,病梢扭曲,发育不良,对树势和产量有较大的影响。 二、葡萄霜霉病的防治现状 笔者经过几年的实际调查,发现果农在防治葡萄霜霉病上普遍存在着以下三个方面的误区。误区一:重视病害的药剂防治,轻视病害的提前预防。果农一般不见发病,不用药,而喷药防治时又随意加大农药浓度,认为浓度越大,药效越好,从而导致病菌产生抗药性,导致防治效果很差。 误区二:重视树上管理,轻视地下管理。秋冬季不再深耕翻,秋季施有机肥数量不足或干脆不施,葡萄生长所需的营养主要依靠在生长季节追施化学肥料来补充,施肥种类又不全,往往偏施氮肥,而磷、钾肥施用不足。 误区三:重视采前管理,轻视采后管理。葡萄在采收前,各种技术管理措施都能及时准确的应用,一旦葡萄采收后,就完全放弃管理,听之任之,从而导致生长后期树形紊乱,通风透光不良,病虫害发生,树势弱,侵染源年年不断。 三、葡萄霜霉病的发病规律 葡萄霜霉病是一种真菌病害,病菌以卵孢子在病组织中越冬或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年春季在适宜条件下萌发,产生孢子囊,孢子囊萌发产生6-8个游动孢子,借雨水飞溅传播,由气孔、水孔侵入寄主组织,经7-12天潜育期,又产生孢子囊进行再侵染。 四、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方法 根据葡萄霜霉病的发病规律和果农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防治此病应着重做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一)采取综合措施,增强树势。结合秋季深耕翻,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牛、马厩肥2000-3000公斤,加磷、钾复合肥30-50公斤。施肥方法是在离植株60-80cm的地方挖沟,沟与栽植行平行。沟宽40㎝,深50-60cm施后将沟填平;生长季及时采取抹芽、定梢、绑蔓、除副梢、摘心等措施,保证架体通风透光,科学追肥,避免过量偏施氮肥,以满足树体生长发育的需要。果实采收后,要保证树体的通风透光,也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以保护叶片,从而达到增强树势的目的。 (二)加强病害的预防工作,病害发生时及时进行有效的防治。植株的病残体中越冬的卵孢子是主要的初侵染源,因此,秋末和冬初,结合冬前的修剪进行彻底清园,剪除病弱枝梢,清扫枯枝落叶,集中烧毁,并在植株及地面喷一次3-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以消灭越冬菌源,减少次年的初侵染。发病初期,喷施1:0.5:200倍波尔多液,一般使用3—5次,每次间隔15天—20天,能收到很好的防治效果,亦可喷50%瑞毒霉600倍,或90%疫霜灵粉剂600倍液防治,全期喷3—4次,每次间隔15天左右。喷药时要注意喷布细致周到。 |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Copyright © 2008-现在 中国农资联盟 版权所有 网络经营许可ICP证:( 鄂ICP备2022020491号 ) 鄂公网安备 42011202002170号 客服电话:027-5921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