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姜的栽培技术 [复制链接]

二维码
联盟版主 发表于: 2011-7-8 08:53: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精细整地,配方施肥。选择土层深厚通透性良好、微酸性的土壤,首先进行土壤消毒,深翻土壤使其风化疏松。结合整地,每亩撒施优质腐熟农家粪肥2500~3000千克,生物菌肥2000千克作基肥。

  2.精心选种,适期早播。选用高产、优质、抗病性强的脱毒姜种。播种前30天左右,从井窖内取出脱毒种姜晒种催芽。选晴天翻晒种块1~2天,使生姜表皮变干发白后,选择块大、皮色好的姜块放入垫有稻草的温室或塑料大棚内,姜种堆放高度不超过80厘米,保持室内湿润,催芽温度要控制在21~25℃。20天后幼芽长1厘米时取出,切成小块,每块有1~2个芽,伤口用波尔多液蘸后播种。每亩用种150~200千克。生姜经过催芽,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可在4月初播种,比常规播种期提前15~30天,以延长生长期,提高产量。盖膜前应用除草剂兑水喷施,防膜下杂草。适当稀植可提高单株产量,促使姜块大而整齐。播种方式有如下几种:

  ①高畦栽培。将土地平整后开沟做畦,畦宽30厘米,沟宽30厘米,沟深15厘米,施入底肥与土壤混合后,按株距20厘米播种,每亩栽6000~8000株。这种方法在地势平坦,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块采用。

  ②条垄栽培。将土地深翻耙平,不做畦,按50厘米的行距开种植沟施底肥,与土壤混合,按18~20厘米的株距播栽,以后培土做成垄。此法适宜于地下水位低、通风透气性较好的梯田或斜坡地。

  播种后覆盖5~6厘米厚的细泥土,使其尽快出苗。利用阳棚种植生姜,播种期可比露地提前1个月,而且播种后出苗快,出苗齐,生长期长,有利于高产。利用阳棚薄膜在后期覆盖保护,收获期可延长15天,也有利于增产。

  3.科学管理,促进生长。生姜是遮荫植物,性喜阴湿、凉爽,忌高温烈日,可在播种后20天快出姜苗时采用遮阳网遮荫,也可每隔4~6行姜苗种植双行错窝春玉米,利于遮荫和田间管理。

  ①出苗期。生姜出苗达80%时,结合浇水。

  ②幼苗期。此期土壤湿度应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5%左右为宜(即有湿润感),苗高10~15厘米时追施提苗肥,亩施尿素10~15千克;苗高30~40厘米有1~2个分枝追施壮苗肥,亩施复合肥15千克或干猪牛粪250千克、草木灰75千克(或钾肥10千克)。
 ③旺盛生长期。结合追肥、可以用蛋白多糖液肥浇水,进行培土,每隔15~20天培土一次,共培土3~4次,将栽植平行变成垄行。视墒情每4~6天浇一次水,苗高50厘米、3~4分枝时第二次追肥,亩施硫酸钾30~40千克和生物菌肥1000千克,并拔除杂草。根茎膨大期进行第三次追肥,结合亩施硫酸钾肥和生物菌肥50千克。

  4.延时收获,提高产量。大田收获嫩姜在8月初采收,老姜最佳时期在10月中下旬至11月初,植株地上部开始枯黄,根茎充分膨大老熟时采收。

  5.防治病虫害。在病虫害防治适期选用低毒低残留农药进行防治。①姜腐烂病(姜瘟)。发现病株立即拔除,并用硫酸链霉素3000倍液灌根,每窝灌0.5~1升。在姜瘟发生前期用3%克菌康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80%代森锌800倍液喷雾或灌根,7天喷一次,连喷2~3次。在病株窝内及其四周撒施石灰消毒。②姜炭疽病。炭疽病多发期到来前,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叶面喷施预防;发病初期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或甲基托布津乳油1000倍液,间隔5~7天喷一次,连喷2~3次。③姜斑点病。发病初期喷施修宁500倍或龙克菌800倍,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④姜螟。叶面喷施甲维盐1500倍+新买灵3000倍,7~10天喷一次,共喷2次。

  6 叶面喷施。叶面喷施99植保,可以提高大姜的抗病能力,提高大姜的品质。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