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0 | 贬:0 | 收藏: 0次 | 阅读数:3033 | 回复数:0
氮是构成蛋白质的成分,是生产的基础,也是产量形成的物质基础。果树体内氮含量低,虽然能成花,但是坐果率低,果个小,果实色淡质差,产量低,长期缺氮会导致果树抗逆性减弱、寿命缩短;果树体内氮含量高,虽然果个大,但枝叶徒长,花芽分化不良,落花落果严重,若夏秋季果树叶片中氮含量超过2.5%,则果实推迟成熟,着色差,肉质粗,含糖量和硬度降低,不耐贮藏,生理病害多,不宜安全越冬。 雨季要供氮。6~7月处于雨季的地区,尤其是保肥力较差的果园,氮肥随降雨淋失严重,易造成缺氮,使功能叶早衰或早落,所以应保证雨季氮肥供应不断线。 春季施氮肥,对当年开花、坐果无效。氮一般以硝态氮和铵态氮两种形式为有效状态,铵态氮、硝态氮进入果树体内后,转化成二氧化氮,与碳水化合物结合生成氨基酸,贮存于树体内。这一转化过程的时间虽然尚不明确,但肯定是需要较长时间的。果树开花、坐果需要的是树体内已经贮存的氨基酸形式的氮。因此果树补氮应在秋季施足基肥(8月下旬至9月上旬,有机肥为主,配合磷钾肥)的基础上于采收后追施氮肥或叶面喷施1~2次高浓度氮肥(以不发生肥害为原则),而不应该春季补氮。 |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Copyright © 2008-现在 中国农资联盟 版权所有 网络经营许可ICP证:( 鄂ICP备2022020491号 ) 鄂公网安备 42011202002170号 客服电话:027-5921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