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0 | 贬:0 | 收藏: 0 | 阅读数:14034 | 回复数:20

发表于: 2014-6-19 21: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玉米顶部叶片卷曲的几种原因


       近几年来,6—7月份在玉米拔节至抽雄前,经常可以看到玉米上部叶片卷曲的现象,有的呈牛尾状、有的叶片呈葱心状或鞭状直立,一般发生株率在10—30%,严重的达到40—50%,对玉米生产构成严重威胁。    一、 引起玉米卷叶常见的几种原因     1、玉米除草剂药害 主要是2,4—D和乙草胺引起的,发生时间较早,一般在6月中旬就能见到。2,4—D药害症状为叶片卷曲呈葱状叶,茎脆易折,叶色浓绿,雄穗很难抽出,气生根畸形,严重时叶片枯黄,无雌穗;乙草胺使用过量或不当引起玉米叶鞘不能正常抱卷,心叶变形扭曲成鞭状苗,茎节肿大。除草剂药害引起的卷叶,用手摸鞭状(葱状)叶片扭曲部分感到非常坚硬,下部有软硬相交部分。除草剂使用过量多大,施药时间过晚,施药后降水多,以及整地质量不好、镇压不当和播种过深、除草剂漂移等是引起药害的主要原因。在同一浓度下,玉米品种间对除草剂的敏感程度也不一样,在相同浓度下敏感品种和一些苗势较弱的品种常常受到药害,另外在调查中也发现,2,4—D漂移可以引起临近未使用除草剂的敏感玉米品种不同程度的受害,这就是有的地块本身没有使用除草剂,而表现出药害症状的原因。     2、玉米丝黑穗病 玉米丝黑穗病田间表现症状较为复杂,玉米上部叶片卷曲只是众多症状的一个类型,一般在7月上中旬发生。有的表现为顶部叶片沿中脉一侧卷曲直立,雄穗变形膨大扒开后可见白色薄膜内有黑粉,叶片出现黄白条纹。有的表现为卷曲较松散,雄穗可以抽出,但花器变形,叶片有黄色条纹。以种植感病品种和未使用有效成分种衣剂包衣、播种时间早的发病率高。     3、玉米顶腐病 玉米顶腐病可在玉米整个生长期侵染发病,表现出不同症状。一般在抽雄前10—15天表现为叶片卷曲呈牛尾状,植株出现不同程度矮化,顶部叶片也会出现短小、组织残缺或皱褶扭曲等现象。玉米生长中、后期,叶基部腐烂、仅存主脉,中上部完整但多畸形;以后生出的新叶顶端腐烂,导致叶片短小、叶尖枯死或残缺不全,叶片边缘常出现似刀削状的缺刻和黄化条纹。苗期侵染,表现为植株生长缓慢,叶片边缘失绿、出现黄条斑,叶片畸形、皱缩或扭曲,重病株枯萎或死亡。玉米顶腐病某些症状特点与玉米丝黑穗病等病害的苗期症状有相似之处,易于混淆,注意区分,玉米不同品种间的发病程度有明显差异。     4、原因待定 一些玉米品种的个别植株在大喇叭口期——抽雄前,上部叶片卷曲缠绕呈牛尾状,但不具有顶腐病的其它典型症状,特别是在植株茎杆上,无腐烂斑块和害虫蛀道状裂口,苗期生长并无异常。通过2年的观察,多数卷曲的叶片在抽雄期能自行打开,但上部叶片表现僵直,易折、叶色深,其产量与没发生叶片卷曲的植株果穗相比未见较大的变化。不同品种间发病程度差异明显,目前已知生产中20余个玉米品种出现此类症状。通过3年的田间观察,可以排除由光照引起的,这种疑似顶腐病的症状表现,究其卷曲的真正原因,是否由顶腐病原菌引起,还有待于进一步调查研究。   另外,据资料介绍,玉米疯顶病和瑞典秆蝇、蓟马两类害虫为害也可以造成玉米上部叶片不同程度的卷曲,但目前在本地区玉米生产上尚未发现由于上述2种原因引起的玉米卷叶现象。     二、建议     1、在施用玉米除草剂时,我们要根据土质、品种、降水、温度、风速等具体情况,严格掌握施药时期、喷药时间和剂量,发生药害后,应视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2、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针对不同的品种采取不同的栽培管理措施。冷凉地区要适期播种,采用防病效果好的种衣剂包衣。     3、加强田间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咨询解决。  
供应登海605先玉335伟科702蠡玉16正大12正大999隆平206登海9号登海618中科11农华101济单7号玉米种子和矮抗58西农979郑麦9023平安8号周麦27衡观35郑麦7698豫农035豫麦69豫麦57百农207周麦22周麦16小麦种子    18603774896   QQ405971949








  • [url=][/url]




供应青麦6号 新麦26
发表于: 2014-7-19 17:03:04 | 显示全部楼层
供应周麦27兰考198矮抗58衡观35百农207西农979西农9718郑麦7698平安8号豫麦58小麦种子 18603774896     QQ405971949  农资信息 forum

供应青麦6号 新麦26
发表于: 2014-9-10 21:44:20 | 显示全部楼层
供应周麦27百农207西农979西农9718郑麦7698平安8号濮麦9号济麦22矮抗58衡观35周麦22周麦16豫农202小麦种子 18603774896  
供应青麦6号 新麦26
发表于: 2015-6-26 15: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供应周麦27华育198周麦16周麦22矮抗58天民198兰考198衡观35平安8号西农979西农9718郑麦9023郑麦7698济麦22濮麦9号小麦种子  18603774896  QQ405971949
供应青麦6号 新麦26
发表于: 2015-8-5 19: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农资信息 forum  农资信息 forum  农资信息 forum
 农资信息 190925b9tkdaqzrraadu5a
 农资信息 190935mzo4hs94q348rlt5
 农资信息 190944piin64y4y3md6y8v
供应青麦6号 新麦26
发表于: 2015-9-12 10: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新麦26号,是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以新9408E1作母本,济南17作父本杂交,育成的超强筋半冬性中熟多穗型小麦新品种,是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最新研究成果。已通过2009-2010年度国家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生产试验。
中文名 新麦26
审定编号 国审麦2010007
选育单位 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
母    本 新9408E1

特征
幼苗半匍匐,长势旺,叶色浓绿,抗寒性好。分蘖力较强,成穗率高,株高75厘米左右,抗倒伏能力强。株型较紧凑,旗叶短宽、平展,株行间通风透光性好,穗多穗匀,结实性好。产量三要素协调,平均亩成穗43万,穗粒数35.3粒,千粒重45克。纺锤穗、长芒、白粒,子粒角质、均匀、饱满,外观商品性好。抗旱抗逆性强,高低温逆转对其影响较小,叶功能好,熟相佳。
主要特点
1》强筋高产。该品种不仅品质已达国际强筋小麦主要指标,且稳产性与丰产性极其突出。2009年国家黄淮南片冬水组区试,比对照品种新麦18增产5.87%,达极显著水平;2010年在小麦产量难以突破千斤的情况下,河南省科学技术厅组织专家对在辉县市孟庄镇高村的小麦品种“新麦26”千亩方的产量进行现场机收实打测产验收,产量结果为613.3公斤/亩(含水量12.5%)。在苏、鲁、豫、皖多点试范种植,点点高产,片片丰收,深得用种户的高度肯定。
2》抗病性较强。田间自然发病:高抗条锈病,中抗纹枯和叶枯病,中感白粉病。中国农科院抗病性接种鉴定:高抗纹枯病、中抗赤霉病,中感条锈病,慢叶锈病。
栽培要点
适宜播期10月上中旬,在适播期内采取下限。适宜基本苗每亩12-15万株。加强肥水管理,拔节末期要追肥浇水,早浇灌浆水,灌浆后期少浇或不浇水,提高优质强筋品质。病虫害防治同一般小麦品种。


供应青麦6号 新麦26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