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0 | 贬:0 | 收藏: 0 | 阅读数:5205 | 回复数:1

发表于: 2012-5-30 09: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蚜科昆虫的 1种。俗称腻虫。为世界性棉花害虫。中国各棉区都有发生,是棉花苗期的重要害虫之一。隶属于半翅目(原为同翅目Homoptera),
翅胎生雌蚜 体长不到2毫米,身体有黄、青、深绿、暗绿等色。触角约为身体一半长。复眼暗红色。腹管黑青色,较短。尾片青色。有翅胎生蚜体长不到2毫米,体黄色、浅绿或深绿。触角比身体短。翅透明,中脉三岔。卵初产时橙黄色,6天后变为漆黑色,有光泽。卵产在越冬寄主的叶芽附近。无翅若蚜 与无翅胎生雌蚜相似,但体较小,腹部较瘦。有翅若蚜 形状同无翅若蚜,二龄出现翅芽,向两侧后方伸展,端半部灰黄色。  
危害症状:
棉蚜以刺吸口器插入棉叶背面或嫩头部分组织吸食汁液,受害叶片向背面卷缩,叶表有蚜虫排泄的蜜露(油腻),并往往滋生霉菌。棉花受害后植株矮小、叶片变小、叶数减少、根系缩短、现蕾推迟、蕾铃数减少、吐絮延迟。   
互利共生: 因为其排泄物为含糖量很高的蜜露,这能吸引一种个体较小的黄蚁来取食。而这种小黄蚁为了能与棉蚜长期合作,反过来常常帮棉蚜驱赶棉蚜七星瓢虫等天敌。
繁殖速度快:繁殖最快的昆虫
分类属性
发病特点:棉蚜除华南棉区局部地方外,全国大部分棉区都以卵在越冬寄主上过冬。每年发生十几到三十几代,由北往南代数逐渐增加。越冬寄主主要有花椒、木槿、鼠李、石榴、蜀葵、夏枯草、车前草、菊花、苦菜等。早春卵孵化后先在越冬寄主上生活繁殖几代,到棉田出苗阶段产生有翅胎生雌蚜,迁飞到棉苗上为害和繁殖。当被害苗上棉蚜多而拥挤时,棉蚜再次迁飞,在棉田扩散,南北不同棉区迁飞次数不一致,一般l~3次。晚秋气温降低,棉蚜从棉花上迁飞到越冬寄主上,产生雌、雄性蚜,交尾后产卵过冬。棉蚜在棉田的为害有苗蚜和伏蚜两个阶段。苗蚜发生在出苗到现蕾以前,适宜偏低的温度,气温超过27℃时繁殖受到抑制,虫口迅速下降。伏蚜主要发生在7月中下旬到8月份,适宜偏高的温度,在27~28℃下大量繁殖,当平均气温高于30℃时虫口才迅速减退。大雨对蚜虫虫口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因此多雨的气候不利于蚜虫发生。而时晴时雨天气有利于伏蚜虫口增长。苗蚜10多天繁殖一代,伏蚜4~5天就繁殖一代。每头成蚜有10多天繁殖期,共产60~70头仔蚜。有翅蚜有趋黄色的习性,可用黄皿装清水或黄板涂凡士林诱集有翅蚜进行预测预报。   
防治方法
1.农药防治,甲拌磷浸种,每100千克干棉子用75%甲拌磷乳油1千克,将50升55-60度温水倒入水泥砌的拌种池内,倒入药剂在倒入棉子搅拌,药剂吸干后,铲出堆闷24小时,就可播种  
2.保护利用天敌 ,棉蚜的天敌有瓢虫、草蛉、小花蝽、姬猎蝽、食蚜蝇、蜘蛛、蚜茧蜂、跳小蜂、蚜霉菌等。当天敌总数与棉蚜数的比例是1:40时,可以控制棉蚜。
3.播种时药剂处理   
4.内吸性杀虫剂涂茎   
5.喷雾防治:建议使用内吸性的杀虫剂,比如现在对于变异难打效果比较好的德民欣50%吡蚜酮(内含70%吡虫啉和烯啶虫胺)  
6.敌敌畏熏杀伏蚜
技术支持:银禾化工集团德民欣品牌。电话:15938708873,QQ:2606367521

发表于: 2012-6-10 16:37:51 | 显示全部楼层
增长知识了。。。。。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