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杂草防治 [复制链接]

二维码

挺:0 | 贬:0 | 收藏: 0 | 阅读数:5193 | 回复数:1

通过中国农资联盟认证的首席技术专家,拥有良好的植保技术以及职业口碑。 发表于: 2012-11-8 12:5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杂草发生及防治状况
  1、禾本科杂草种类多,常成片发生。麦田禾本科杂草主要种类有看麦娘、菵草、日本看麦娘、硬草、野燕麦等,这些杂草一旦在小麦田发生,往往扩展较快,易上升为优势种群,成为小麦田的主要杂草。但在同一块小麦田内,禾本科杂草发生常以1-2种为主,极少有多种禾本科杂草在同一田块内混杂发生。
  2、杂草出苗早,出草高峰多在冬前。冬小麦田杂草有冬前、早春两个萌发高峰。据调查,在小麦播种后6-10天,禾本科杂草即开始出苗。受温度、降雨和土壤湿度等因素的影响,杂草出土虽有早晚,但由于小麦播种前后要普遍浇水,一般年份禾本科杂草冬前出土率可达80%-90%,部分年份达95%以上。严重的草害通常来自冬前发生的杂草,一般冬前的杂草密度大,单株生长量大,竞争力强,危害重,是防除的重点。
  3、杂草群体大、危害重。小麦播种后杂草出苗早,秋季温、湿度条件适宜,杂草生长快,往往出现较多分蘖,群体大,生长竞争优势明显;早春时分,温度一旦回暖,杂草生长速度快,如不及时防治,易形成严重的“草欺苗”现象,影响小麦生长,甚至形成草荒。
  4、防治时草相不清,喷药时期偏晚。由于看麦娘、菵草、硬草等禾本科杂草苗期长势相近,不易区分,造成农民将耐药性较强的硬草、菵草、日本看麦娘等习惯性统一认为是野燕麦,从而降低了用药剂量;部分农民因担心杂草出苗不齐,将防治时间拖延到杂草起身以后,贻误了冬前以及早春的最佳用药时机。
    二、科学用药,及时防治
  1、选择对路药剂。禾本科杂草化学防除,药剂选择最为关键。麦极(15%炔草酯可湿性粉剂)和大能(5%唑啉?炔草酯乳油)是先正达公司推出的用于苗后茎叶处理的新一代含氟高效麦田除草剂,对野燕麦、看麦娘、菵草、硬草、日本看麦娘、棒头草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有着优异且稳定的防效,具有耐低温、耐雨水冲刷、使用时期宽、且对小麦和后茬作物安全等特点。
  2、及早喷药防治。应抓住冬前杂草小、耐药性差的有利时机,在小麦田禾本科杂草2-4叶期(11月中旬至12月初),杂草基本出齐时,选择晴天用药灭除。亩用麦极20-30克或大能80毫升,对水22.5公斤喷雾。对于以硬草、菵草等为主的地块,可亩用麦极20-30克加70%异丙隆可湿性粉剂60克,对水22.5-30公斤喷雾防除。
  对冬前苗期未进行化除、草害发生严重的田块,或防除后草害仍然较重的麦田,早春要及时开展补除。早春补除时间应掌握在小麦返青后至拔节期之前。药剂选择和冬前用药相同。由于春季杂草植株大,对药剂的抗耐性提高,药剂用量要比冬前增加10%-20%。
  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同时混发的小麦田,在选用麦极或大能防除时,可同时加入唑草酮、苯磺隆等阔叶除草剂,但不能与二甲四氯、2,4-滴丁酯、百草敌等激素类药剂混用。
  硬草、菵草等所占比例较高的田块,在选用麦极加异丙隆喷雾防除时,应注意查看天气预防,避免寒流来临前用药。如因喷施异丙隆后遇寒流天气造成的小麦黄叶,7-10天后可自行恢复,不会影响小麦的后期产量。对于以节节麦、雀麦、早熟禾等为主的小麦田,不建议使用麦极和大能防除。
黄杰兰QQ510704014
发表于: 2014-10-28 08:47:1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有用,分享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