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0 | 贬:0 | 收藏: 0次 | 阅读数:3198 | 回复数:0
近几年,花生以市场稳、价位稳、产量稳、效益高等优势表现,激发我省农户种植热情,但对比小麦、玉米等其他大田作物,花生繁重复杂的栽培难度,依然是制约花生产业发展的瓶颈。如何突破瓶颈,实现花生栽培的机械化、标准化、规模化?1月12日,全省花生、土肥专家、农户代表会聚济南,隆重召开花生“种肥播——三位一体”高产栽培新模式研讨暨示范成功发布会,宣布我省花生已实现从种子—肥料—机械播种三位一体化的栽培模式。这令“花生界”人士不胜欣喜:花生栽培,终于有望成为轻简型产业了。 何为“三位一体”? 知名花生种业研究专家蔡长久是“三位一体”栽培新模式的科研带头人。他介绍,该新型模式的基础载体,是通过审定和即将通过审定的系列花生新品种。核心技术,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的花生覆膜W栽培法,及花生夏直播保护性栽培法。操作手段,是通过获得国家两项实用新型专利的欣昌农牌懒汉花生播种机,实现机械化播种,并以“大三元”花生配方施肥方案等措施为保障。 “简要说,‘三位一体’模式,即是花生从良种选择,到专业机械种植,到套餐式花生配方肥供应,三个环节相扣,形成全新的栽培技术新体系。”蔡长久总结说。 为何要推“三位一体”? 山东昌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新模式具体实施方。公司总经理刘骅毅说,“三位一体”新模式,来自于农资市场实践。 作为生物有机肥和微量元素肥供应商,多年来,昌农公司人员在与众多花生产区种植户接触中发现,虽然农资投入费用每年递增,但土壤贫瘠化却日益严重,重茬病害不断增多,特别在山区丘陵地带,土壤酸化速度加快,表现出严重缺硼和钙的症状,表现为花生荚果发育正常,但没有籽仁或籽仁中途停止发育,变黑腐烂等。 山东省农科院土肥研究所江丽华研究员说,之所以会发生这些病害,与我国长期“重化肥,轻有机肥和微生物肥料;重氮肥轻磷钾肥,重大量元素轻中微量元素”等不当施肥习惯有关。“新型模式的干预,一定程度上,可将不良方式强制性扭转过来。” 刘骅毅说,正是看到农民在施肥、选种和栽培上的难点,公司开始探索新型花生生产模式:能否像玉米种肥播一体化一样,也在花生栽培上实现一体化?花生播种机及专用肥虽已在市场上出现,但大多处于摸索阶段,找到肥料好配方和科学机械并不容易。经过努力,昌农公司终于与机械设计厂共同研制出新型花生播种机,并在省农科院土肥研究所的技术支持下,开发出“欣昌农”花生专用肥,再配合高级农艺师蔡长久积多年心血研发的高产花生种,及新型覆膜栽培技术,逐步组建起“三位一体”整套体系。 试验验证新模式成效 会议报告显示,试验性推广和大量市场调研数据,均显示,与传统的农户自己留种、抠膜放风等传统栽培模式相比,新模式具有明显优势。 来自莘县的赵瑞婷说,她试用新模式种花生,测产显示,一墩平均比普通模式多结2-5个果;与花生打了几十年交道的山东绿英花生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孙培章,一直在探索花生栽培和病虫害防治技术。他也认为,种肥播一体化运作,不但为种植户提供便利,减少人工投入,更能提高产品质量安全。 蔡长久表示,新模式使本来繁重复杂,难以规模化、标准化实施的花生生产,变成了技术高度集约化、机械化、标准化的轻简型产业。“试验证明,新模式可使花生种植用工减少一半,成本降低三成,增产幅度在20%以上。” 选对花生新品种 花生高效有基础 虽然我国花生育种,现已成功实现了早熟与高产、优质与高产、抗旱耐瘠与高产的协调统一,小花生高产育种目标也已初步实现。但在花生品种推广层面,仍然普遍存在混杂、退化和老化现状。有人用“四多四少”总结,即为:审定的品种多,具有突出优良性状的少;推广的品种多,形成主要栽培品种的少;经营花生种的多,繁殖花生种的少;混杂冒名的多,纯真名实相符的少。 为改变这一现状,“三位一体”新模式良种基础载体,不仅选用表现优异的大花生新品种(如青花5号、青花7号、花育33、花育36等)和小花生好品种青花6号,专家还在2012年品比试验中,从青花6号中选出优良变异单株806,籽仁亩产402.5公斤,比相邻大花生组的对照品种花育33增产4.19%。另外,当前正在试验示范的昌花5、6、8号,也表现出了强劲的增产潜力。 “大三元”施肥新配方 花生高产有保障 三位一体”模式之所以取得成功,与昌农公司倡导的“大三元”施肥分不开。据了解,“大三元”,分别以氮磷钾肥料、生物肽有机肥料、多肽复合中微量元素肥料各为一“元”,强调“三元”平衡搭配,共同施用。 江丽华说,当前花生种植多只施化肥,且以氮、磷、钾大量元素为主,很少或基本不再施有机肥,造成氮、磷、钾元素过剩,钙、镁、硫、铁、铜、锌、硼、钼等中微量元素相对缺乏。土壤有机质减少,团粒结构恶化,供氧不足,有害厌氧菌滋生,有益菌不足。新模式验证,花生要想大幅度增产或者培创高产田,必须在合理施用复合肥的基础上,高度重视增施生物有机肥或者有机肥料,同时配施中微量元素矿物肥。蔡长久提醒,将数量较大且易用的农作物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提高有一定帮助。 江丽华介绍,一般每生产100kg花生荚果约需纯氮5kg,五氧化二磷1kg,氧化钾2.5kg,比例为1:0.2:0.5。新模式建议,高产田每亩施40—80公斤生物肽有机肥、中微量元素矿物肥20—40公斤。中肥田土壤基础肥力较低,要实现高产,采用氮、钾全量施,磷肥加倍施的施肥比例。漏肥漏水严重的沙性土壤应按照少量多次的施肥方法及增施有机肥,地力较差的地块应适当增加肥料的用量。 新型花生播种机 实现花生种植标准化 按照花生覆膜W栽培法和花生夏直播保护性栽培法的整体构想,蔡长久与机械专家创新研制出新型欣昌农牌懒汉花生播种机(获得国家两项实用新型专利),使高度优化集成的核心技术,融入机械化作业,标准化程度高,精准性好。只要耕好、整平、旋细土地,用该机可一次性完成花生播种、起垄、施化肥、整平垄面、喷除草剂、覆盖地膜和膜上压种成浅沟并覆土沟内等全部工序。12马力以上小四轮拖拉机牵引,每小时可播种3—5亩。近几年在全国各地示范的实践证明,农民一看就接受,推广普及很容易。 |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Copyright © 2008-现在 中国农资联盟 版权所有 网络经营许可ICP证:( 鄂ICP备2022020491号 ) 鄂公网安备 42011202002170号 客服电话:027-5921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