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对康宽、福戈和垄歌 的观察(转) [复制链接]

二维码

挺:0 | 贬:0 | 收藏: 1 | 阅读数:6837 | 回复数:4

发表于: 2010-12-27 21: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首先我表明一下我的身份——国内制剂企业一技术推广人员,有感湘北等地部分田块稻飞虱偏重发生来谈谈康宽、福戈、垄歌等产品在水稻上的优劣。我的观点是主观的,但是我尽量保持客观的角度来分析问题。大家也可以就自己所了解的情况一一道来。
    要说今年农资市场最热的焦点是什么?我想水稻区域的农资人都毫不犹豫的会说是康宽、福戈、垄歌。诚然,康宽等产品对农资行业的推动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过分的宣传也留下不少隐患。先讲优点:

1、康宽对推进农药预防用药观念;

    以往农户存在见虫杀虫,见病治病的传统观念,但康宽在推广过程中宣扬的是在稻纵孵化初期用药防治,以预防为主。这既是根据康宽的产品特点提出的,同时也符合“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预防用药是最经济有效地植保手段,康宽这点贡献会让很多企业在产品推广过程中受益。

2、突破农资经营者和农户用药成本承受上限;

    以往有机磷和菊酯类农药主导稻纵市场时,防治稻纵农户心里承受成本在4-5元/亩;承受阿维类药剂上限成本10元/亩;如今康宽、垄歌14元/亩,福戈16元/亩;直接推动了农户对高端产品的认知度和接受能力,作用堪比锐劲特在水稻上的推广,为更多的高端产品在水稻市场敲开了道路,也为众多农化企业混水摸鱼提供了依据。

3、暂时否定了农药有毒之说;

    据目前资料显示其对环境非常友好的一面,但是未来未知呢?这个谁也说不准,任何事物都有辩证的一面,但从目前来看,康宽表现出积极的一面。  

4、对稻纵的优异的预防效果;  

    这点虽有争论,但是焦点在于康宽对高龄稻纵的防效直观度问题,本身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问题。本身从植保的角度和康宽的产品特性来说,其预防效果是毋容置疑的,但是起到壮苗增绿就显得很牵强了,同一人同一品种,甚至同一田块的苗架上表现都有差异性,这很正常。

5、否定了国外产品没钱赚的定律,提高人们对品牌的崇拜度;

    康宽在渠道利润分配上做的很好,市场暂时管理的也不错,所以大家都有钱挣,推起来积极性也很高,改变了很多人卖进口产品没钱挣的看法,直接提高了人们对手中有个好产品,天下老子都不怕的底气。

    再来说缺点,刚才提到“任何事物都有辩证的一面”,所以不可避免的就某些隐患:   

1、间接诱导稻飞虱发生;

    据说其对稻飞虱的刺激作用是三唑磷的4倍,但暂时没有资料表明其有刺激作用。但是其年初宣传水稻只打两次药,加上今年稻纵整体发生偏轻且虫口比较整齐(今年华中大部分地区<以湖南、江西为例>稻纵只有四个孵化高峰期需要防治:6月20日二代稻纵仅重庆及湘西北部分地区发生偏重,三代主峰7月20日左右、四代前峰8月3日左右<因7月底降雨的迁入蛾量形成>、四代主峰8月20日左右),所以用康宽防治的田块用药次数较少(实际上用阿维的也没有多打药)。但这一点无疑违背了预防用药的理念——减少了对稻飞虱的有效预防。加上价格偏高,不好配药,部分销售商就省去了稻飞虱的防治药剂或者用吡虫啉等低劣的防治药剂,导致凡是用康宽且没有预防稻飞虱的田块稻飞虱发生严重。所以减少用药次数的后果是稻飞虱累积成灾。

    康宽不防稻飞虱,有福戈啊?可实际上福戈对褐飞虱的控制作用比吡虫啉好不到哪去。只因为噻虫嗪并没有表现出优于吡虫啉多高的活性,说来说去还是烟碱类化合物,与吡虫啉存在交互抗性(烯啶虫胺也是如此),所以此噻虫嗪+氯虫苯甲酰胺纯属浪费,共毒系数增加只是一个宣传手段而已。

    在棉花上也有类似的案例发生,抗虫棉并没有降低棉花用药成本。因为抗虫棉对一代、二代棉铃虫抗虫效果好,故而减少用药次数及前期有机磷和菊酯农药要的少,导致棉花盲蝽蟓逐渐上升为优势种群,成为南北棉产区头号公敌,落花落蕾于无形。而盲蝽蟓的防治成本并不低于棉铃虫的防治成本。

2、大家追捧和崇拜一个产品只能让他死的更快;

    吡虫啉、阿维就是很好的例子,就是再好的药,还是需要轮换使用。

3、打蚊子非得高射炮么?

    从今年稻纵发生情况来分析,早稻+晚稻(5月中旬-9月初),只要掌握好时间,顶多四次稻纵防治即可。就是用35%丙辛只要在田间老虫苞少且新卷虫苞20-40个左右用药,持效期也很不错(5月22-6月8日本人亲自在广西南宁市隆安县进行的药效、调查药前1天、药后1、3、5、7、15天防效,6月8日稻纵整体化蛹率达40%以上,还能有新虫源起来么?)。再则稻纵在28℃左右发育历期为一个月左右一代,因为今年降雨比较集中,且直接影响湖南、江西的台风很少(不要跟我谈台风,我搜集了去年到今年所有台风的路径图、卫星云图及降雨实况图等信息),今年稻纵发生还是很整齐和有规律性(前面我已经提到4次防治孵化峰)。所以你用阿维也好,有机磷也好,只要药剂搭配合理和时间把握好了,一代消灭掉了,等下一代发生起来差不多要1个月,持效期不亚于使用康宽和福戈。保叶率略有不及,但是成本低啊。  

    还有诸如价格高、用水量少对钻心虫防效不理想等等问题我觉得都不是主要的,但减少用药次数,且没有有机磷兼治稻飞虱的作用,间接诱发稻飞虱足以让其失去减少用药次数的优势,甚至防治稻飞虱成本更高。

    所以综合来说,对于中、晚稻,半个月一次药这个时间不能丢,不关用什么药,水稻一封行,一定要用好的噻嗪酮类产品(振敌虱、泰歌)持续性预防稻飞虱。不论什么药,我们要辩证的分析优劣,一定要做到合理使用农药、轮换用药,才能取得病虫害最大化防治效果。
发表于: 2010-12-27 21: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水稻专业防治!
发表于: 2011-9-27 21: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了,学习了。
发表于: 2011-12-16 15:32:19 | 显示全部楼层
挺好的学习了
发表于: 2011-12-28 09: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V5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