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资企业的发展趋势 [复制链接]

二维码

挺:0 | 贬:0 | 收藏: 0 | 阅读数:3179 | 回复数:0

回帖奖励 10 联盟金币      回复本帖可获得 1 联盟金币奖励! 每人限 1 次
发表于: 2013-8-24 16: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5-2006年全球的GDP从4.9%增长到5.4%,这主要得益于中国和印度的强劲增长。全球的贸易额每年以7%的增速发展,商品价格这几年也在不断的增长。商品价格的增长主要是原油价格的增长带动了其他商品的重新定价。

  生物燃料对农民、农村包括农资会产生新的深远的影响。生物燃料主要的材料是食糖作物和谷物、植物油、豆油。造成生物燃料迅猛发展有几个原因:一个是高涨的石油价格;第二,政策的鼓励;第三,厂商降低边际成本。欧盟和美国对生物燃料都有很明确的支持政策。我们国家对生物燃料的政策不太明确,去年年底国家发改委出台了一个《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通知规定不能用玉米作生物燃料。相比之下,我们生物燃料可能会发展的比较慢一些。

  2006年玉米价格出现了非常大的波动,主要原因就是乙醇生产对玉米的需求不断增加。

  世界经济的宏观环境要求农业必须要不断的发展,才能够满足由于粮食库存不足和生物燃料发展带来的影响,农业必须要大幅度的发展。

  但是,我们的可耕地资源有限,中国人口增长比较迅速,土地单位面积的产量增长必须要依靠化肥。化肥是粮食的粮食。过去十几年化肥增长了近一倍。这两年复合肥的增长要大于氮肥、磷肥和钾肥的增长,这也是一个发展的趋势。

  磷酸二铵是2007年最具戏剧性的,90年代磷酸二铵国际市场的价格苦苦挣扎。2001—2004年艰难维持, 2007年二铵价格一下拉到了400美元/吨,这个价格毛利润增幅是100%。这是中国进口磷酸二铵的变化。

  中国限制出口征税政策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其他含氮含磷的品种有一些变化。复合肥在今年1-6月份出口有很大的增长。磷和钾两个品质在国际上重新定价,造成它的增长。

  直都很平稳,因为整个的国际对钾肥的需求不是很大,从2003年开始由于运费的拉动,带动了钾肥价格的上涨, 它的走势每年涨50%都不止。我们对钾肥的依赖性非常大。

  对于钾肥联合谈判,这是中国进口化肥的一个大事。这两年钾肥价格一直上涨,引起了用户的不满,这主要是国际供需发生了变化,不用钾肥的地区产钾肥,用钾肥的地区不产钾肥,成本比较高,同时它的最大特点,包括很多人国内的谈判成员说,钾肥的垄断性很高,只有几家公司,加拿大、俄罗斯,再有中东的两家,以色列和死海,还有南美的智利,数量很少,他们掌握了全球大部分的钾肥,中国也有钾肥,但是发展速度很慢,由于垄断,我们的能力有限,对钾肥价格的操控比较困难。

  近期的化肥市场大的情况,我看到几个上市公司,包括化肥企业发展的非常迅猛,在不远的过去,只有半年时间,已经脱胎换骨了,而且他们一旦变强了,要有一个新的资源争夺,而且它强了之后会更强,农资行业就是这样。这些情况会对我们在未来的发展有所启示,尤其是在资源重新定价上。

农业对外开放的程度决定着整个化肥市场行业的发展前景。我从四个方面对农业行业对外开放作如下阐述。
  一个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新阶段。当人均GDP向3000美元、4000美元迈进的时候,我们就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经济高速增长对农业的要求,对农业增长的约束条件越来越大,把握整个农业发展的前景是至关重要的。
  农业跟世界市场有着重要的关联。在很多方面我们是依赖国际市场的,农业的开放程度决定了我们今后的一些要素的投入。
  整个中国农业对外开放新的形势,除了世贸我们的一些承诺,对国际上很多新的变化和端倪我们要把握住,包括多哈谈判、双边的自由贸易协定、美国正在出台的农业新法,这些都是影响中国农业对外开放一些新的因素。
  到目前为止,中国很可能是世界农产品市场最开放的国家之一,目前全世界农产品的平均关税水平为62%,我们现在的平均关税的水平是15.3%。农资这两也年发生了显著的变化,2005年我们对外资开放农药、农膜。开放之后中国的农产品贸易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整个市场的开放是推动了进出口贸易,出口从2002-2006年出口的年增长率是8-12%,近期是21%。1998年的时候出口增长率只有2%,进口只有4%,对外开放对整个农业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
  由于国际市场对中国农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严,门槛越来越高,质量背后很重要的就是对农资的需求。从中国农产品结构提升的角度来看,今后十年、二十年对化肥的需求更重要的是满足环保之类的要求。
  农业对外开放会有一些新的格局、新的因素,这些新的因素之所以推动中国农业进一步的对外开放有六个因素:第一,世贸组织的多哈谈判,由于多边的变化导致新的开放的高潮,多哈结束以后我们会进一步开放市场;第二,这几年我们积极推动地域性的贸易,跟东盟四国签署了协议;第三,与国际农业老大的政策有关,美国农业新法会对全球农业产生很大的影响;第四,澳大利亚、加拿大小麦局势变革,澳大利亚加拿大这些国家没有大粮仓,它走的是国际贸易道路;第五,生物燃料产业的崛起,我们对生物燃料基本的评估就是全球的农产品进入一个高价时代,今年上半年农产品价格上涨,或多或少受到国际价格的推动;第六,中国的外资布局有了新的形势,外商投资企业在国内大的加工企业已经占到70%,我们也在分析,如果外资对其他的产品、其他的行业也有类似经营,这应该说对我们国内农资行业是有影响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对企业利润的空间会压缩。
  总结一下中国的农业对外开放的形势,我们有这样的几个结论:中国正处于一个关键的历史时期,农业问题不仅越来越重要,而且越来越敏感;中国农业对世界市场的眷恋度将进一步增强;世界农业集中华与资本化趋势增强,跨国公司有可能完成对全球长的垄断;世界农业正在经历第三次转型和变革;中国将坚持走改革开放之路,但将在市场开放和国内市场安全之间寻求政策的平衡点。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