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重金属污染要警惕 [复制链接]

二维码

挺:0 | 贬:0 | 收藏: 0 | 阅读数:4617 | 回复数:0

发表于: 2014-5-11 10:34: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土壤中的重金属主要来自哪些渠道呢?分析一下近年来各地陆续发现的一些 “镉米”、“铅米”和“砷米”,我们不难发现,在排除了土壤、地下水重金属本底值偏高和工业带来的污染因素影响,有相当数量的“铅米”、“镉米”和“砷米”为化肥输入农田重金属所致。如果目前化肥施用方式得不到迅速、有效的改变,由化肥导致的重金属污染还将呈持续恶化的趋势。若干年后,即使国家采取措施切断了化肥的重金属来源,但修复遭到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必定旷日持久且异常复杂,损失难以估量。

  在全国环境安全百日大检查中,笔者曾陪同重金属污染防治专家在一家大型磷肥生产企业就此作了专题调研。企业提供的检测资料显示,每年用于磷肥生产的230万吨磷矿石中,其砷含量为0.00176%,铅含量为0.0186%,除生产后的磷石膏渣将20%多的砷带到渣场外,其余大部分进入磷肥产品,并最终被带入农田之中。
  从绝对量来看,这家企业生产销售的磷肥每年将30多吨砷、200多吨铅带入土壤。在之前笔者调查的其他一些磷肥生产企业中,虽然因企业的生产规模、生产工艺和矿石来源不同,磷矿石中的重金属带入磷肥中的比例和绝对量各不相同,但磷肥将大量重金属带入土壤却是不争的事实,这其中包括国家重点防治的砷、铅、镉、铬、汞等。由于重金属在土壤中很难降解和被雨水带走,化肥中重金属累积下来,势必对农田造成日益严重的重金属污染。农田中的重金属还会通过食物链进入农作物,危害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更令人担忧的是,据企业反映,现在国家既没有对化肥生产过程提出去除重金属的强制性要求,也没有对化肥产品重金属含量的强制性控制标准,也就是说,国家和地方在化肥生产和产品质量的重金属控制方面存在法规空白和监管空白,这将带来相当严重的后果。尽管有的化肥生产企业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但由于法规和监管的空白,以及追逐最大经济利润的本能驱使,它们并不愿意自觉采取措施去除化肥中的重金属。
  为了确保化肥生产和使用的安全性,从源头上切断重金属对土壤和农作物的污染,农业、质监、工信、环保等部门应立即联手对化肥的生产和使用情况展开深入调研,对农田和农作物受重金属污染的情况进行持续监测和跟踪。在此基础上,呈请全国人大开展立法工作,从化肥的生产过程和产品标准两方面严格控制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明确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管职责和化肥生产企业的法律责任,引导和鼓励农民测土配方科学施肥,尽可能减少化肥的施用量和对土壤、环境的污染。同时,积极开展土壤修复的规划、科研和试点工作,并根据国家将要出台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执法监管,力争从“十三五”开始大规模的土壤治理修复工作。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