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0 | 贬:0 | 收藏: 0 | 阅读数:1873 | 回复数:0

发表于: 2015-1-25 14:39: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摘要:潮流无时无刻不引导着人们,我们从山野走向摩登,由原始化为科技,每天都在酝酿惊喜也在制造创意。而如今的潮流“腔调”却指向了田园。健康餐饮、空气指数、安逸生活成为我们魂牵梦萦却不着边际的构想。人们拼尽全力捕捉,最后化为了陶渊明的一句嗟叹。



哈佛商业评论日前发表一篇文章,由波士顿咨询公司前副总裁 Peter Acton所撰写:随着网络络平台的成熟,个人生产者逐渐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大规模制造商可能面临挑战。随着新型制造技术的兴起,个人手工业者重新掌握竞争力,一种存在于古希腊雅典的旧社会秩序似乎重演。



由于怀抱梦想的同时又不甘于跻身城市丛林,一部分“新农人”诞生,他们高学历,看惯了现代繁华,见识了五味杂陈,愿意用自己的所学所做贡献给养育自己的大地,给农人这一概念添加了新的内涵。



由于渴望那种书满卷,几亩田,饭菜香甜,一片天的生活,无数都市人返璞归真,未来的趋势从福布斯去年的一项报导可以窥知,美国千禧一代中60%的人在一个岗位上的停留时间不超过3年,而45%的人看重工作的自由灵活性甚于收入。最近一项调查更显示,87%的英国一等和二等学位毕业生认为自由职业非常有吸引力,85%认为自由职业将成为常态。自己动手制作东西的念头吸引了许多人,因此振兴了手工市场和集市。



他们中不乏海龟回国、城市青年下乡或乡村进城求学然后再回乡的高学历人士、有经营工业商业的成功者,也有进城务工、在外参军转业回乡的草根青年农民。这批人、这群人从个体来看,无论出身、能力、阅历、经历、理念、追求都具有较大的差异,但是对农业这一古老产业的探索和突破,对传统个体农业经营方式的组织和融合,对传统乡村生活的认可是共同的。传统的产业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才能重新唤起生气,传统的农业经营组织需要注入新的现代要素才能焕发出新的力量,日益衰落的乡村需要加入新的生力军才能再度呈现出勃勃生机。



城市人口的饱和,农村人数大规模迁徙,使的如今的农村老龄化现象严重。大批新农人的回归,使的高科技、高水平、高知识层面入主乡村。未来的前景不可估量,田园潮流引航,人力物力聚齐,农业领域更是大刀阔斧一片作为。



且让这庄稼生得更茂,且让我们笑得更甜!

(作者:《农商日报》明仔向前冲)



■文章来自网络,【农商日报】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请读者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农资信息 143910reciqan711z6icbq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