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农资人不适合年轻人干 [复制链接]

二维码

挺:0 | 贬:0 | 收藏: 0 | 阅读数:7377 | 回复数:2

发表于: 2015-5-6 10:51: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心灵驿站 于 2015-5-6 20:20 编辑

听到有人说,农资这个行业不适合年轻人干,心里很不是滋味。为什么这样说呢?是因为年轻人经验不足,还是怕年轻人跳槽,还是怕年轻人抢了一些老人的饭碗。管它呢,反正这句话让我很不舒服,想想自己年轻时,也没有人告诫自己说这里养不住年轻人。那时老一点的都在位置上,我们就在市场上跑,大事老人们拿主意,小事情我们就办了。办好了给个口头奖励,办不好也不会有太多的责罚。经历过那段的人都会怀念,工资不多但是干得很快乐。
    也有人说,现如今农资市场产品正在更新换代,加上电子商务的突飞猛进,把农资业也搞得人心惶惶,以为这样一来,好多业务员要没事干了,被网络搞得没饭吃了。加上市场透明化程度越高了,农资业务员的话语权也不是很重要了,有些人就在考虑下一步该怎么做了。

    更有人讲,将来的农资经销商也许会被渠道扁平化进程淹没在商海里,也许零售商的日子也不是那么好过了,有能否存在下去的疑问了。其实我感觉这纯粹是闲扯蛋,农资业务员能不能被大量裁员,那是企业和市场说了算的,经销商和零售商谁能活那也是市场说了算的,不能因为有这样的迹象,就沉不住气,想法走其它路,还不至于到那种程度的。
    讲个故事吧,口岸上的装卸工日复一日地装船卸船,每天挣到一定的装卸费,生活也很安逸。突然一日,另一群人来跟老板谈可以用更低的装卸费来装船了。先前那群人要跟这群人拼命了,最终的结果是把装卸费调到一个更低的程度,把那群人赶了出去。而哪一天又来了一群人,开着机器,装船更省事了,还用不了多少人,装卸费还不很高,先前那群人又要跟他们拼命了,简直是抢人家的买卖。终究老板还是用了有机器的人,而先前那些人就回家的回家,留下的留下,留下的人还学会了开机器,挣的钱还不比原来少。尔后这些装卸工就教育自己的子女以后要学会开机器,而不是简单地干苦力。这样几年下来,口岸上装船的人还是先前那一批装卸工的后代,依然在过着安逸的生活,只是劳动强度不同了。
    每一次科技进步,都会引起行业内的一次震荡,特别是人员的强烈变动,一些人的生存机会就会受到威胁。而这些人就会拼命地要保住自己的这个工作机会,不让外来者进入。其实这是非常正常的一个推理,将来的农资从业者肯定不会减少,因为市场这么大,会有更多的农资相关产业衍生出来,原来的业务员也许会有一部分变成了产品经理,一部分变成了技术经理,一部分变成了网商,一部分变成了农产品经济人,一部分转型做了经销商,一部分又变成了土地流转者,一部分又变成了职业农民。细分下来的职业就更多了,有的专职做销售,有的搞农机,有的搞喷药,有的专注收割。也许一项化肥又可分成种肥的、基肥的、追肥的专业队伍,原来的农资业务员就会在这里找到更适合自己的位置了。
    经销商也一样,是缺不了的。不管行业如何变幻,对于生产厂家来说做直销是很不现实的,缺了经销商大厂几百万吨的货怎么往下发,资金怎么回拢。所以,经销商也不是大家想的那样会死多少,我们说的死是指那些依然依附于厂家而不思进取的经销商。想着把控一块区域却做不出多少业绩的经销商,看到好多竞品在市场上跟自己竞争,却无计可施的经销商,也没有思考将来怎么应对,对零售商的管控也不够了,这样的经销商就会死,而不是他死了就没有后来人了。去年一个县级经销商悄悄跟我说,有个品牌让利挺有诱惑的,想干,我说这个我不反对,但有一条得记住,不管干哪个品牌,都要立足于打开市场,稳定地长久地来干这件事,不然自己最后会落个空,不仅失去了抢占先机的机会,还会在消费者心里落个不知道他在卖什么的名头。
    零售商也是一样,到基层去看看,现在年轻人搞零售的也是不少,能跟老百姓打成一片的都是信誉够得上的,能给他们帮助的,包括实心周到的服务、来店迎来送往的微笑、还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零售商也要脑子活,卖的产品太杂了不一定是坏事情,但要有重心,价格上的欺诈永远不要有,说得直一些,零售商就是直销的源头,没有了零售商不是明摆着让种地少的农民受苦嘛。
    回到主题吧,年轻人想得多,在当今的农资环境下,怕自己会没有多大出息,想想看,现在不管是业务员还是经销商还是零售商哪个不是以年轻人为主,成功了的农资经销商有个共同特点,就是能抓住机遇,找到农资的销售本质,勇于实践。做农资本身就是个苦差事,我跟人说做农资苦,是相对的,哪个行业的销售不是那么苦,有不付出劳动就会赚到钱的销售吗?
    行业在创新中前行,有些人就会掉队,这很正常,有些人就会在队伍中寻找自己更好的位置,这是自然的。听说一些农药外企的高管在向国内企业走,这也是在转型,是随着国内农药企业的逐步壮大把这些人吸引进来的。化肥企业也在转型,向高科技产品进军,市场上的产品出现了高中低档的差别,市场空间也在变小,业务员很是不知道该怎么去销售,苦闷中就感觉跟不上队伍了,就想做点其它了,做点自己原来想做的事了,这都是理解的。
    有人支持年轻人多做些不同行业,以锻炼自己,也有人支持年轻人做一行爱一行,钻进去了,哪个行业都有发挥的空间。我感觉首先是要让自己的脑子里充满了无限的激情,再充满了足够多的专业知识,加上自己对市场的清晰判断,农资行业里一定有你的一席之地。

    题目是后来又改的“对不起,我要走了”,走不走关谁什么事儿呢。走有走的意义,在有在的理由,我们每个人都把握好自己就行,该记住的人和事都会记住的,是吧。


发表于: 2015-5-17 11:06: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朋友,这篇文章是您写的吗?
发表于: 2015-5-19 16: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宣传下而已!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