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菜叶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复制链接]

二维码

挺:0 | 贬:0 | 收藏: 1 | 阅读数:2736 | 回复数:0

发表于: 2015-7-23 16:43: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植保农技 forum  植保农技 forum

      芹菜叶斑病又称早疫病、斑点病,是芹菜的一种主要病害。各地普遍发生。严重地块减产30%-50%。
【致病病原】
      病原为芹菜尾胞菌,生长发育需高湿度,分生孢子萌发和产生芽管侵入则需要有水滴存在。
芹菜叶斑病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为害叶柄和茎。
【发病症状】
(1)叶片。叶缘先发病,逐步蔓延到整个叶片。病斑初为黄绿色水渍状小店,后扩展成近圆形或不规则灰褐色坏死斑,边缘不明显,呈深褐色,不受叶脉限制。空气湿度大时病斑上产生灰白色霉层,严重时病斑扩大成斑块,最终导致叶片变黄枯死。
(2)茎或叶柄。茎或叶柄受害时,病斑椭圆形,开始时为黄色,逐渐变成灰褐色凹陷,茎秆开裂,后缢缩、倒伏。温度高时亦产生灰白色霉层。
【传播途径】
      初侵染源主要为种子或残留病株。病菌以附着在种子表面和侵入种皮内的菌丝及残留病株和土壤中菌丝与孢子越冬,在环境条件适宜时,菌丝体产生分生孢子,通过气流传播至寄主植物上,在水滴存在的条件下从寄主表皮直接侵入,引起初次侵染。播种带病种子,出苗后即可染病,并在受害的部位产生新一代分生孢子,借气流风雨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周而复始一直延续到秋末,危害逐步加重。
【发生规律】
(1)夏、秋发病重,高温多雨或高温干旱,但夜间结露重,持续时间长,易发病。
(2)缺水缺肥、排水不良、灌水过多或植株较弱发病严重。
【防治措施】
(1)种子处理:播种前用50℃的温汤浸种30分钟晾干后播种。
(2)茬口轮作:重发病田块,提倡与其他蔬菜隔年轮作,减少病源数量。
(3)加强管理:合理灌溉,开好排水沟系,降低田间湿度和地下水位,保护地栽培要注意降温排湿,切忌大水漫灌。适时追肥,可冲施百绿丰冲施肥,增强作物免疫功能,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4)清洁田园: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清除病残体,带出田外销毁,并深翻土壤,加速病残体的腐烂分解。
(5)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开始喷药,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药剂可选用百绿丰苦参碱杀菌剂,发病初期用300倍液均匀喷施叶面,病害大面积发生时用150倍液喷施,病害严重地域三天后再喷施一次。另外,保护地区在发病初期可用25%一熏灵烟熏剂进行闷棚熏蒸或喷撒5%百菌清粉尘剂,每亩每次用药1千克。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