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 水稻稻曲病的发生与防治 [复制链接]

二维码

挺:0 | 贬:0 | 收藏: 0 | 阅读数:2523 | 回复数:0

发表于: 2015-7-24 15:52: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农资信息 forum  农资信息 forum
    稻曲病[Ustilaginoidea virens(Cooke)TaK],又名青粉病,由病原真菌寄生引起。病菌以菌核在土壤中以厚垣孢子在病粒上越冬,次年夏秋季节,菌核内生出子囊孢子;厚垣孢子萌发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在水稻抽穗开花期侵入花器和幼颖。病菌在颖壳内繁殖生长,使谷粒膨大裂开,最后包裹全颖壳,病粒形状比健粒大3-4倍,墨绿色,表面平滑,后期裂开散发出墨绿色粉末,即厚垣孢子。2002年、2004年、2014年,邵东县中、晚稻稻曲病大流行,尤以2014年中稻为甚,中稻发生面积0.2h㎡,最高病穗率64.7%,全县损失稻谷212.1吨。根据调查分析,水稻抽穗期低温、阴雨、偏施氮肥是该病流行的主要原因。
禾欢农药推荐防治方法
1)选用高产抗病品种:一般散穗型、早熟品种发病较轻;密穗型、晚熟品种发病较重。
2)清除病残体:早期发现病粒应及时摘除,重病田块收获后进行深翻,以便菌核和曲球在土中腐烂,春季播种前,清理田间杂物,以减少菌源。
3)科学合理施肥:大田施肥有条件的应以农家肥、有机肥为主,氮磷钾肥配合使用,不要过多过迟施用氮肥。
4)科学管水:大田管水按水稻生长需水特性进行科学管水,即浅水栽秧,寸水返青,薄水分蘖,苗够凉晒田,寸水促穗,湿润壮籽。
5)药剂防治:在水稻抽穗前7-10天(圆苞期)及齐穗期可选用蓝菱75%代森锰锌WDG、讯靓(90%多菌灵WDG、戊净8080%戊唑醇WDG药剂预防。
联系我们:
公司名称:上海赫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上海市金山区亭林镇林宝路24
联系方式:021-57231676  
技术服务专线:18930816031
传真:    021-67231333
邮编:    201505
公司信箱:tjyheben@163.com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