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0 | 贬:0 | 收藏: 0次 | 阅读数:2410 | 回复数:0
如何快速有效的防治西瓜主要病害 西瓜属葫芦科,原产于非洲。西瓜是一种双子叶开花植物,形状像藤蔓,叶子呈羽毛状。它所结出的果实是瓠果,为葫芦科瓜类所特有的一种肉质果,是由3个心皮具有侧膜胎座的下位子房发育而成的假果。西瓜主要的食用部分为发达的胎座。果实外皮光滑,呈绿色或黄色有花纹,果瓤多汁为红色或黄色(罕见白色)。 夏天值得人庆祝的一件事情就是可以爽快的吃瓜了,西瓜不仅爽口、解渴,还能治口疮、牙疳,急性咽喉炎等症状。可以说是夏季必备良品。 西瓜侵染性病害有几十种,其中为害较严重的有西瓜蔓枯病、西瓜枯萎病、西瓜炭疽病、西瓜病毒病、西瓜白粉病、西瓜叶枯病、西瓜叶斑病、西瓜疫病、西瓜根结线虫病、西瓜细菌性叶斑病、西瓜细菌性果腐病、西瓜猝倒病、西瓜立枯病 、西瓜绵疫病 、西瓜褐色腐败病、西瓜黑斑病 、西瓜白绢病 等,这些病害的为害不仅影响西瓜产量,也影响品质。 下面我们来介绍下西瓜病害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西瓜蔓枯病 蔓、叶、果实均可发病。叶部受害,也称褐斑病,初期为褐色圆形病斑,中心淡褐色,直径0.3-1cm,病斑边缘与健组织分界明显;后期病斑可扩大至1-2cm,病斑近圆形或互相愈合成不规则形,病斑中心淡褐色,边缘深褐色,有同心轮纹,并有明显的小黑点。连续降水时,病斑扩展很快,可以遍及全叶,最后叶片变黑枯死,沿叶脉发展的病斑,初呈水渍状,后变褐色。叶柄及瓜蔓上发病,初为水渍状小斑,后变褐色梭形斑,斑上长黑色小点,为病菌分生孢子器。果实受害时初生水浸状斑,以后中央部分为褐色枯死斑,并呈星状开裂。与西瓜炭疽病的区别是,蔓枯病病斑表面无粉红色黏质物,中心色淡,边缘有很宽的褐色带,并有明显的同心轮纹和小黑点,不易穿孔。 病害原因: 西瓜枯萎病各个时期均可发生,以结果期发病最重。其病菌适宜温度在25-30℃,土温低于23℃,高于34℃,发病则轻,土壤含水量高,湿度大时发病重。该病主要靠含菌土壤传播,重茬种植,土壤中病菌多,病株率可达70%左右,病残体及病粪,种子亦可传病。 防治方法: (1)实行6-8年的轮作(2)播种前用1000倍禾俊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喷施,严格消毒杀菌,防止种子传染。或用戊优45%戊唑嘧菌酯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浸种15分钟,进行种子消毒,或用55℃温水浸种15分钟。 西瓜枯萎病 症状 幼苗发病时呈立枯状。定植后,下部叶片枯萎,接着整株叶片全部枯死。茎基 部缢缩,出现褐色病斑,有时病部流出琥珀色胶状物,其上生有白色霉层和淡红色粘质物(分生孢子)。茎的维管束褐变,有时出现纵向裂痕。根部褐变,与茎部一同腐烂。 发病规律 病菌从根顶端附近的细胞间隙侵入,边增殖边到达中心柱产生毒素,堵塞导管,破坏根组织,阻碍水分通过。连续降雨后,天气晴朗,气温迅速上升时,发病迅速。 防治方法 ①农业措施 避免连作,改善排水。酸性土壤要多施石灰。发病地块的茎叶要同覆盖用秸秆一同烧毁。利用葫芦和南瓜砧木嫁接栽培,可以彻底防治枯萎病。 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用1000倍禾俊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喷施,或 800~1500倍蓝菱75%代森锰锌水分散粒剂灌根,每株 0. 25千克灌根,5~7天1次,连灌2~3次。1份瑞毒霉,2份代森锰锌拌匀140倍液,于傍晚喷雾,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西瓜炭疽病 西瓜整个生长期均可受害,其中以生长中后期发病比较严重。苗期子叶染病,子叶出现圆形和叶缘出现半圆形褐色病斑,病斑有黄褐色晕圈,其上可伴生有黑色小粒点。幼茎染病,其茎基部产生褐色凹陷病斑,造成猝倒。生长中后期叶片染病,最初为水渍状斑点,后扩展成圆形紫黑色病斑,有时病斑具有轮纹,干燥时,易破裂穿孔。茎蔓染病出现椭圆形黄色病斑,而后凹陷,变为紫黑色,严重时病斑扩至全蔓,使全株枯死。果实染病,初为水渍状褐色凹陷病斑,病斑常呈龟裂状,湿度大时分泌出粉红色粘稠物,严重时病斑连片腐烂。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以菌丝体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种子也可带菌,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西瓜染病后,病斑上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风雨及灌溉水传播,进行重复侵染。气温20~24°C,相对湿度90~95%最适宜西瓜炭疽病的发生。在高温高湿、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植株生长差的情况下发病重。重病地或雨后采摘的瓜,至贮运期可继续发病蔓延。 防治方法 1.种子消毒 用禾俊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倍液浸种0.5小时,用清水洗后催芽育苗,或55°C温水浸种15分钟,再催芽播种。也可选用经种衣剂包衣的种子直接播种。 西瓜白粉病 主要侵害叶片、叶柄和茎蔓,初在叶片正面出现褪绿变黄圆斑点,不久叶面或叶背产生近圆形小粉斑,后扩展成直径1-2cm圆形白粉斑。感病品种白粉斑能迅速扩大,多个病斑融合成一片,严重的全叶布满白色粉状物,即该菌的气生菌丝体和分生抱子。发病重的叶片慢‘漫变黄枯萎,一般不脱落。进人生长后期,白粉状物变成灰色至灰褐色,且粉斑上出现黄色、后变为黑色的小黑点,即病原菌的有性态一闭囊壳。保护地栽培的小西瓜发病尤为严重。 防治措施 (1)进行土壤消毒,实施轮作种植;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的抵抗能力;加强田问管理,及时摘除病叶,集中烧毁,以防病菌传播蔓延。 (2)可选用优米达250克/升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或禾俊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000倍液进行预防,隔7天喷施1次。当棚内出现中心病株时,马上喷洒戊净430克/升戊唑醇悬浮剂3000倍液。 西瓜叶枯病 主要危害叶片,亦可危害茎蔓和果实,幼苗子叶受害;多在叶缘发生,初为水渍状小点,后扩大成褐色水渍状,圆形或半圆形斑,在高湿条件下,可危害整个子叶,使之枯萎。真叶受害,多发生在叶缘或叶脉间,初为水渍状小点,在高湿下迅速合并,渗透,使叶片失水青枯。高温干燥天气,则形成直径2-3毫米的圆形褐斑,天气潮湿时,可合并成大褐斑,病斑变薄,严重时引起叶枯。茎蔓受害,产生椭圆形或梭形、微凹陷的浅褐色斑,果实受害时,产生周围略隆起的圆形凹陷暗褐色斑,严重时,引起果实腐烂。潮湿时各受害部位均可长出黑色霉状物。 西瓜褐色腐败病 西瓜褐色腐败病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生。苗期染病,主要为害根茎部,引致根腐。根茎部染病,土表下根茎处产生水渍状弥散型病斑,皮层初现暗绿色水渍状斑,后变为黄褐色,逐渐腐烂,后期缢缩成蜂腰状或全部腐烂,致全株枯死。成株染病,初生暗绿色水渍状病斑,后变软腐败,病叶下垂,不久变为暗褐色,易干枯脆裂。茎部染病,病部现暗褐色纺锤形水渍状斑,病情扩展快,茎变细产生灰白色霉层,致病部枯死。蔓的先端最易被侵染,致侧枝增多,在低洼处的蔓尤为明显。果实染病,初生直径1厘米左右的圆形凹陷斑,病部初呈水渍状暗绿色,后变成暗褐色至暗赤色,斑面形成白色紧密的天鹅绒状菌丝层,x,J于西瓜疫病。该病扩展迅速,即使很大的西瓜,也会在2~3天腐败掉,损失严重。 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或降雨前可喷施迅靓90%多菌灵水分散粒剂500—600倍液、禾俊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蓝菱75%代森锰锌水分散粒剂400—500倍液,每667平方米喷施药液60公斤,每隔5-7天喷1次,连喷3-4次,并注重雨后补喷和田间排水。 西瓜黑斑病 西瓜黑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初生水浸状小斑点,分布在叶缘或叶脉间,后扩展为圆形至近圆形暗褐色,边缘稍隆起,病健交界处明显,上具不大明显轮纹,病斑迅速融合为大斑,致叶片枯黄。湿度大时病斑扩展迅速,致全株叶片枯萎。该病茎、蔓不枯萎,别于西瓜蔓枯病和枯萎病。果实染病,初生水渍状暗色斑,后扩展成凹陷斑,引起果实腐烂。运输和贮藏期该病可继续扩展。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稀疏的黑色霉层,即病菌子实体。 防治方法 1、选用适宜当地栽培的耐病品种。 3、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施用CM亿安神力菌沤制的堆肥,避免偏施过施氮肥,在结果期可喷复合叶面肥。 4、种子处理:用迅靓90%多菌灵水分散粒剂或禾俊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浸种2小时,冲净后催芽播种。 5、加强管理,露地西瓜雨后要特别注意开沟排水,防止湿气滞留,保持干爽。 |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Copyright © 2008-现在 中国农资联盟 版权所有 网络经营许可ICP证:( 鄂ICP备2022020491号 ) 鄂公网安备 42011202002170号 客服电话:027-59216800